吳 巖
(廣西柳州市三江縣林溪鎮中學 廣西 三江 545505)
歷史這門學科其中的知識點內容都具備一定的教育意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歷史這門學科作為切入點,從而為學生傳遞一定的人生價值觀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為學生創設一個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務。
我國目前還是實行傳統的應試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時候受到一些傳統思想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時,存在著一定的認知錯誤,這些錯誤的思想也影響到了學生,導致學生對于歷史這門學科不重視,沒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還有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沒有采取正確的教學方式,只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課堂教學呈現出一種刻板化的態勢,對于學生來說,沒有一定的吸引力,自然學習的興趣就不高,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當前社會提倡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強調學生的綜合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側重點,為學生創設一個歷史高效課堂。
2.1 借助情境教學,促進學生的理解能力?;诤诵乃仞B的目標下,教師應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面對歷史事件,能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培養學生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有效利用手中的教材,充分對于其中的歷史事件進行講解,為學生構建一個情景教學模式,利用這種方式,以情景促進學生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這門學科其中的內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鴉片戰爭》這一課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的輔助,為學生展示一些歷史資料,讓學生可以實際了解到西方列強侵略我國的歷史影像,通過這種方式,喚起學生心中的愛國情感,更好地激發學生深刻體會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深化學生的理解。教師還應注重對于學生的啟發教育,讓學生通過自身思考,得出一定的結論。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對于學生進行提問,促進學生的思考程度。比如:當初的滿清政府,為什么會受到列強國家的欺侮?今后我們要怎么做,才能避免這樣的命運?借助于這些問題,促進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讓學生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時,教師再給予一定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
2.2 創設主題探究,鞏固學生的知識所得。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主題的方式,讓學生以既定的教學任務為主題,展開搜集資料的活動,通過這一過程,鞏固學生的知識所得,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傳統的教學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尊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教師應做到提煉重點知識,將其作為主題,讓學生也實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促進學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學習《抗日戰爭的勝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主題活動,給學生確定任務主題,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下搜集資料,尋找和抗日戰爭有關的歷史資料、素材。學生通過在課堂下利用多種形式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這一過程,可以看成是對于所學知識深化的一個過程,充分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2.3 加強實踐鍛煉,增強學生歷史底蘊。歷史這門學科和實際生活有著一定的聯系,單純的教學活動,有時候只能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學生才能將歷史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也有助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課本上的知識,深化學生的理解。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課堂下的時間,組織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展覽館等,通過這種形式,增強學生的歷史文化底蘊。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歷史學習并不能只局限于課本,教師應教會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能通過多種手段自己尋找歷史資料,汲取歷史文化,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學生有了一定的歷史底蘊,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來說,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綜上所述,歷史這門學科是一門具備一定跨度的課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導向,通過多種有效教學手段的輔助,為學生創設一個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