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貴州省余慶縣白泥鎮中心幼兒園 貴州 余慶 564400)
對于兒童而言,他們正在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階段的幼兒的語言能力與閱讀能力也是發展最快的。而兒童繪本本身就有一定的趣味性,圖片色彩比較豐富,比較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也是社會上公認的好的閱讀工具。因此幼兒教師應當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借助兒童繪本閱讀媒介,全面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有目的的培養幼兒的語言閱讀能力。
1.1 比較符合幼兒的兒童觀念。對于任何一本優秀的兒童繪本而言,都比較符合幼兒的兒童觀念,也正是因為具備這個優勢,因此兒童繪本閱讀才會得到社會上如此高的評價。繪本作者將社會中的各方面的客觀內容,借助圖片的方式呈現在幼兒的面前,并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使幼兒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并深入的體會到繪本閱讀中的深刻內涵,這對于全面的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幫助。
1.2 更加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兒童繪本在選擇的過程中,大部分都是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的,比如穿衣、吃飯與走路等,可以說是與兒童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仿佛已經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一樣,因此對于兒童而言具有一定的親切感,可以有效的吸引幼兒的閱讀注意力。
1.3 具備顯性與隱性雙重意義。兒童繪本閱讀不僅具備表面上的顯性的意義,而且還具備 一定的隱性意義,繪本閱讀中的故事看上去比較平凡,但是實際上卻隱含著人生哲理,因此,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注重從深層次去分析繪本故事中所蘊含的情感,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實現語言閱讀教學目標。
2.1 合理選擇兒童繪本內容,確保語言閱讀教學高效性。要想充分的發揮繪本閱讀教學的價值,就需要幼兒園教師合理地選擇繪本閱讀的內容,這樣才能確保語言閱讀領域教學的高效性,因此,教師在選擇繪本內容的過程中,應當注重這三個方面,第一,確定繪本閱讀的主題,教師首先應當了解幼兒的興趣,從幼兒興趣出發確定繪本閱讀的內容,同時也應當注重符合語言閱讀教學的目標,比如現在的幼兒對于小動物、植物等非常感興趣,教師選擇相關繪本內容,第二,注重符合語言閱讀教學的主題,同時也應當注重與兒童的認知能力相符合,教師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繪本內容。
2.2 合理借助信息技術,營造繪本閱讀教學情境。幼兒教師在進行語言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借助繪本的形式,為了有效的吸引幼兒參與到繪本閱讀內容中去,教師可以適當地借助信息技術,為幼兒營造繪本閱讀教學情境,將繪本中的故事人物展現在多媒體上,在一定的視覺沖擊下,吸引幼兒的興趣,之后,教師引入繪本閱讀內容,讓幼兒參與其中,積極的閱讀,鍛煉幼兒的語言閱讀能力,完成繪本閱讀,促使幼兒全面的了解其中的內容,高效完成語言閱讀教學目標。例如《我愛媽媽》繪本閱讀中,教師借助多媒體給幼兒呈現出大熊與小熊的形象,并提出問題,大熊與小熊究竟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情,讓小熊說出“我愛你”呢。幼兒們積極地進行閱讀,了解到小熊不僅愛媽媽,還愛爸爸、爺爺奶奶。
2.3 開展繪本角色扮演活動,調動幼兒參與積極性。大部分幼兒非常的喜歡角色扮演,教師為幼兒營造真實的情境,并為每一位幼兒分配角色,這樣有利于幼兒全身心的參與其中,因此教師應當注重角色扮演活動的開展。教師在引導幼兒開展角色扮演的過程中,首先讓幼兒進行角色朗讀,然后,引導幼兒根據繪本中的故事內容進行編創與思考,完成語言閱讀教學任務,在對幼兒進行提問,讓幼兒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回答,促進幼兒的語言能力與閱讀能力的提升。
例如《晚安,大猩猩》繪本閱讀中,在故事中有動物園管理人、大猩猩、大象、小老鼠等角色,教師給幼兒們一一安排角色,并后進行扮演,按照繪本故事中的情節設定進行演繹,在讓幼兒們學會說“晚安”,提升語言閱讀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兒童繪本對于幼兒的語言閱讀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幼兒園教師應當注重兒童繪本的開發與應用,并從兒童的學習實際出發,探究合適的語言閱讀教學方式,促使幼兒真正地參與其中,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真正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幼兒的后續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