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國妤
(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興隆鎮廟塘學校 貴州 湄潭 564100)
師生進行有效的互動才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尤其是在英語教學中更要保持師生互動的高效性。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課堂的整體效益都與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密切相關。師生互動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已經受到了高度重視。
1.1 對師生互動重視程度不夠。部分老師受傳統教育思想觀念的影響,只是注重于自身教學目標的完成和教學的進度以及教學過程中的紀律,不注重教學理念。在他們看來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但是他們的這種教學方式不能體現師生互動教學的價值,體現不出學生作為受教育主體的地位,嚴重阻礙學生對英語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1.2 師生互動的單向性。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作答,學生將結果反饋給教師,最后由其進行評價。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發起者。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這種互動方式占到整個課堂互動的90%以上,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對于教學的每一部分都制定了相應的步驟,并且對每一個步驟劃分嚴格的時間界限,這種互動方式是一種教師控制的單向互動。例如,在課堂中老師進行提問,學生回答課堂上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但是教師提出的大多數問題內容和答案都較為簡單,可以看出教師制定這種題目的并不是為了和學生進行課堂互動,而是為了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完成教學任務。在這種單向的課堂互動中,教師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教師在進行課堂互動中可以有條不紊地把握教學內容和方向,但是卻忽略了學生實際英語素養的培養,達到的結果只是學生應試能力的提高,僅此而已。教師在這種單向的課堂互動中,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教學目標,卻沒有完成學生語言綜合能力提升的最重要目標。
1.3 師生互動形式化嚴重。廣大英語教師已經認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的意義,并且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已經付諸實踐。但是在互動過程中不論是互動的形式還是效果不夠理想,展現出來的形象過于形式化。這里的形式化是指教師和學生都將課堂師生互動,單純地理解為課堂的提問、回答或者游戲。這種所謂的互動只是一種表層的形式化互動方式,真正的英語教學師生互動是一種情感上產生共鳴的深刻交流互動。教師設計的師生互動環節缺乏靈活性、系統性、全面性和全體性,不能夠將師生活動情境展現出廣泛性和深刻性,從而并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深層教學互動。
2.1 教師和相關管理部門應當充分重視英語課堂互動。首先,教師本身要認清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落后局面,以及認識到自己專業素養有待提高的重要性。以教師為主導,掌握唯一課堂話語權的教學互動模式已經不再適合于新時代下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認識到新課標下對教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積極夯實自己的專業基礎,培養自己的課堂組織能力、應變能力和互動能力。在課下與學生多交流,貼近他們的日常生活,要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及師生的課堂活動積極性。另外,相關教育管理部門應當發揮好領導和培養作用,積極鼓勵并倡導初中英語教師師生互動教學的創新化,對教師在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進行收集,根據這些問題以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技術水平為目標,對教師展開針對性的培訓。另外,讓教師多看一些案例教學,使他們在觀摩的過程中領會師生互動的價值。
2.2 激發學生積極互動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初中英語教學師生互動中出現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學生無法發揮主體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以提升學生參與互動興趣為目標,讓學生成為課堂互動的最主要部分。因此就需要教師進行積極策劃,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首先,教師應當具備優秀的組織能力,能夠組織出多種形式的課堂互動模式,使學生的英語課堂學習能夠多方位展開。可以采用英文歌曲比賽、觀看英語電影、英語分角色對話等方式。雖然進行多形式的課堂互動是必要的,但是應當有節制地采用并且保證互動的有效效果。通過這種課堂互動方式,學生和學生之間,以及教師和學生之間都能夠加強彼此的溝通和交流,并不再是局限于傳統的單向教師問答方式,學生能夠在課堂互動信息交流中發現自己的價值。其次,學生在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過程中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要根據周圍環境和學生的心理特點,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教學環境,促進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發展。比如,教師在設計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活動時可以融入相關的游戲元素,也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學生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可以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這對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有著重要的作用,使師生互動具有深刻性和廣泛性特點。
2.3 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師生互動情感交流,開展深層次的互動。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完成的,師生交流是整個互動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都受到師生的情感狀態的影響,因此,必須在教學互動中重視師生的情感交流。首先,必須建立起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應當是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關系,而不是缺乏情感交流的英語知識的溝通。教師應當與學生多多交流,努力把握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能夠對教師產生一種情感依賴并且信任教師,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地愿意互動。其次,要完善師生情感交流的渠道,促進師生深層次互動。學生由于各種主觀因素(如:不善交流)對于教師經常會出現敬畏心理,這使學生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師必須采取多樣化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比如,讓學生定期和教師進行英語知識交流,在師生交流中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建立英語班級學習群,教師作為管理員,以本章所學知識或者將要學的知識為出發點,鼓勵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進行知識和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師必須善于思考,選擇多元化的情感交流方式和學生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進行互動,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