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亞云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北埝頭鄉泊東村小學 河北 保定 071400)
數感運用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彩票的中獎概率、利息與利率、空氣質量指數等,因而對于數字的分析能力是影響學生未來生活的重要因素。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變化,越來越需要人們具備較高的數據分析和判斷能力。數感的研究已成為現階段教育和教學的熱點問題之一。史寧中教授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解讀》中指出,數感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其一,數感是“關于數字(量)的一種直覺”;其二,數感與語感、方向感、美感等類似,都會有一種“直感”的涵義,具有對特定對象的一種敏感性及相關鑒別(鑒賞)能力;其三,數感是一種主動地、自覺地或自動化地理解數和運用數的態度和意識,是一種基本的數學素養;其四,數感包含感覺、知覺、觀念、能力,可以用知識來統一指稱,這一知識是程序的、內隱的、非結構性。那么怎樣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感呢?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存在,也處處需要數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以生活實例來啟發學生對“數”的靈感。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偏小,領悟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限,所以數學學科中抽象的概念和復雜的邏輯很難被學生理解透徹。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把課本內容與小學生日常生活相結合,引導小學生學會尋找并觀察生活中的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事物舉例,使學生融入現實生活情境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和感悟“數”和“計算”的意義,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敏感程度和認知程度。通過生活中的實例使小學生能夠切實感受生活中數與事物的關系,并使其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認識周圍的事物,用數學的思維分析事物,將小學生的數感啟蒙建立在豐富多彩的生活背景上。
如果把數學科目比作一座高樓大廈,那么計算教學就是這座大廈的根基建設。只有根基牢固了,數學這座大廈才能屹立不倒;只有學生具備了較強的計算能力,學生才能更好地展開數學活動,并形成一定的數感。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只重視學生的筆算以及計算結果,經常讓學生展開反復性的筆算練習。新課標背景下,教師不妨組織學生展開多樣化的計算活動。首先,是估算。估算是小學數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必須要具備的數學能力。學生具備了一定的估算能力,才能更好地檢驗數學計算結果,才能迅速地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而且學生只有具有了數字敏感性,才能展開較精準的估算活動。因此,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數學題目,引導學生展開估算練習。其次,是口算??谒悴粌H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反應速度和觀察能力,還能夠使學生的數學思維活躍起來,更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如36,學生看到36后就會想到6乘以6等于36,30+6,40-4,25+11等等各種數字組合。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口算能力的練習。例如分數乘法,無論是整數乘分數,還是分數乘分數,較強的口算能力不僅能夠保證計算的速度,還能夠保證計算的準確性。因此教師可以出示一些關于分數乘法的練習題目,讓學生展開口算的練習活動。
對于數感的表達,我們可以在數學課堂中抽出一定的時間,用來設計問題情境對話,讓學生們在進行分組討論的過程中,和同學進行相互學習,互相借鑒和互相啟發,從而體會到數可以用來表達一些什么信息,讓學生在對數的交流認識中,擴展本身的思維,豐富對于數的認識,并體會數字對于我們來說具有什么價值,從而使數感更加具體化。如在數學課程學習中講到L(升)和ml(毫升)時,教師會要求學生們觀察毫升并說出水的體積情況。這時會有很多學生說出不一樣的答案,比如1l和500ml等,其實這兩種表達出來的數字都是同一種意思,這說明了同樣的水可以用1升來表示,也可以用500毫升來表示,這樣學生們就能在升和毫升之間建立一個聯系,使他們清楚地明白能從多方位了解一個物品的表達方式,也豐富了學生本身對于數字的認識,促進了他們對于數感的了解。在課堂中不要進行一味的討論,讓學生們學會適當地傾聽,從別人的想法和講述中,發現問題進而進行思考,這也是數感的一種交流。
數學的學習是為了利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要把教科書中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出問題用以調動學生探索答案的積極性。解決問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理論運用其中,運用已學知識,了解新知識,學會新技巧,發散學生思維,從而找到解題思路,得出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找到答案的方法有很多,答案也并不只有一個。通過學生對實際問題的探索,使學生能夠運用計算方法和邏輯思維來解決問題,并切實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從而使學生的數感得到升華。
總之,小學階段是培育孩子良好思維方式和正確價值觀念的關鍵期,因此要在課堂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培養核心素養,通過教師的精心備課及活靈活現的授課吸引學生更多的汲取知識和思考方式,既有助于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水平,又有助于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數學運算不是簡單的運算過程,而是基于一個問題對另一個問題思考與理解的過程。數學學科的學習需要具備縝密的邏輯和活躍的思維,形成數感,因此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也是一門難度很大的學科,要求學生不僅要牢牢掌握課本上的相關知識點,在大腦中形成知識體系網,還要適度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探究出多種多樣的運算方法,使其數學學習成為一件豐富、快樂、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