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猛
(安徽省定遠縣桑澗小學 安徽 滁州 233241)
學生的學習方式往往會影響他們最終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需要肩負起教書育人的職責,在信息化背景下不斷革新學生學習知識的方式,以便突出其主體價值、激發其學習興趣、完善其學習思路、發展其綜合能力,進而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具體來講,小學數學老師要善于發揮信息化教育手段的優勢,不斷整合和優化教學資源,同時打破時空限制,將課內外銜接起來,促使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以便順利提高其數學素養。
結合教材中的相關內容以及學生的喜好,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采用信息化教育手段來為學生構建富有趣味的學習情境,從而使之在興趣的引導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有利于迅速激發其主體意識,促使教學活動更加順利地推進。如,數學老師在指導學生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漫畫情境,并在色彩鮮艷的圖片中設計一個簡單的故事,將數學問題融入其中,然后據此要求學生發揮自身優勢為漫畫主人公排憂解難,有利于促使他們主動去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繼而列出算式、計算出最終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是積極的,且能夠主動聯系自己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現有的問題,有助于切實提高其學習興趣和效率。
數學與生活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所以教師也可以以生活為素材,運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幫助他們進行學習,從而不斷增強其學以致用的意識。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講課過程中提出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比如,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幾個家庭上個月的用水、用電量,并給出對應的月末繳費單,要求他們運用學過的知識計算出不同家庭所處地區的不同收費標準,初步了解小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或是出示一幅本地的區域簡圖,根據學生的家庭信息在上面標注其位置,要求他們運用比例尺的知識計算學校與自己家的距離。這種不拘泥于書本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識內涵,還可以使其學會靈活應用,在學與用的結合中強化其學科綜合素養。
傳統的教學活動更加注重知識教育,而且往往是教師分析、學生聽講,以致于他們最終學習到的內容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對于深層內容的挖掘還不足。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信息化教學手段來為學生提供實踐探索的平臺,促使他們在實踐中學習,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并總結經驗,了解知識的具體應用途徑。例如,數學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制作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模型,然后播放相應的數學實踐視頻,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以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為依據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然后再讓他們制作出一個三角形的模型,根據視頻指示通過拼接之后將其轉化為平行四邊形,進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們由單純的理論學習變成了實踐探究學習,不僅加深了他們的知識印象,也能夠促使他們更加直觀地掌握與理解知識內涵,進而不斷提高其學習效率。
在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合作學習,以便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并促使其通過合作探究獲取相應的知識。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手段將需要學生完成的任務按照順序展示出來,然后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和探究,鼓勵其自由發言、分享各種觀點,然后經過組內商討得出相應結論。之后,教師要讓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針對存在的不同之處進行深入分析,通過闡述各自觀點、聯系所學知識來驗證各自的猜想,同時要及時借鑒他人的學習經驗、了解其創新性想法,在共同努力中獲得更加全面的知識信息,并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探究能力的進一步發展。運用此種方式學習,學生會產生更多靈感,也會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思路,進而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數學是初級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也是發展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創新創造意識、科學探究能力的主要媒介,因此注重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能夠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使之在參與、實踐和應用中獲得全面發展的能力。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明確數學的實用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然后在信息化背景下采用有效的教學引導策略,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由理論性學習轉變為實踐探究性學習,從而推動他們的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