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茹
(陜西省西安經開第一學校 陜西 西安 710000)
近些年來我國教學改革逐漸深入,傳統的教育理念逐漸不能適應學生學習發展的要求,促使教師重視對學生的素質培養,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和內容,展開對學生的針對性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教師就需要積極進行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設置各種數學問題,結合日常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分析探索,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可以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育質量。
1.1 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學生對于各種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就是要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利用數學知識,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分析,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時,可以通過各種實踐活動,或者針對性的問題進行練習,將數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從而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1.2 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小學數學課程不能只關注對學生的知識教育,還需要積極開展素質培養,讓學生可以在數學學習中形成獨特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教師通過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訓練指導,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可以在處理問題時形成獨立的思維模式。
1.3 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在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對傳統教育方式和內容進行改革,結合各種生活問題,或者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從而讓學生進行數學訓練,解決各種數學問題,這就可以改變過去枯燥單一的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2.1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創新數學教育方式。在數學課堂中學生才是教學的核心,要實現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就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創新數學教育方式,設計各種數學問題,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讓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并引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對各種數學理論進行應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意識,能夠更好地進行對問題的分析解決。
2.2 設置趣味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在數學課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對教材的分析,設置相關的學習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對各種問題的探索,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促使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維探索,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模式。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課程中關于“位置和平移”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對相關圖形的直接展示,在課堂上將各種圖形進行動態的移動,提出問題,如小明要從家里走到學校應該如何進行移動?就可以通過視頻進行展示,讓學生進行分析探究,將各種位置知識進行描述,從而有效加深學生對位置知識的學習和運用,能夠利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3 開展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通過具體的生活場景開展教學,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實踐操作,根據各種問題進行靈活運用,熟練掌握各種數學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課程中關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用學生經常見到的地磚進行問題引導,創設直觀化的情境,先讓學生計算地面面積和地磚面積,然后組織學生計算所需要的地磚面積,如果地磚都是平行四邊形的,請問應該如何進行計算和運用,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真正結合實際生活進行計算,促使學生融入到具體的情境中,先計算地磚的面積,然后計算房間地面的面積,逐步學習課程知識點,從而有效解決問題,鍛煉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合理設計各種數學問題,結合實際生活,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索,訓練學生獨立思維,讓學生可以自己進行對各種問題的解決,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實現對學生數學素養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