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柳妮
(廣西柳州市柳北區私立麗江幼兒園 廣西 柳州 545001)
學前教育教學的設計目標,首先是尊重孩子自身的情感、思想、想象力,通過教學的活動內容設計,去開發孩子更深的思考力,進而匯集更大的創造力。反觀當前的學前教育,教師在學前教育的教學活動設計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學設計的能力方面還有待提高。這些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前教育的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教師對自身的自主發展意識淡??;教學活動設計不合理;為了改變現狀帶來的不足,本文從以下幾方面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能對教師的教學給予幫助。
目前很多的師范生尤其是應屆的畢業生,都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空有一肚子的知識卻不會說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更好的應用,這與高校教育重知識輕實踐的教法有很大的原因。當師范生自己還是高校學生的時候,他們所接受的知識多數以專業知識為主,沒有實踐的課程安排,除非少數有意識的學生會有意識的走出去尋找一些相應的實踐機會,鍛煉自己。經過幾年的高校學習,掌握了不少的理論知識,但是缺少與實踐相結合的鍛煉,因此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就顯得經驗很蒼白,主要表現在:
(1)不知道如何用孩子喜歡并接受的語言表達方式與孩子交流。
(2)不了解孩子表達需求的表現方式。
(3)不知道如何快速有效的讓哭鬧的孩子情緒安定下來。
所以上崗初期新的學前教育人總是覺得四處碰壁,舉步維艱,對班里的孩子束手無策。所學的理論知識在這群孩子面前竟然無計可施,甚至對這份工作看不到未來。但是,如果了解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并依據該年齡段孩子五大領域發展需要,為他們設計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他們喜歡的游戲化課程,不論是深情并茂的講一個故事,還是組織活潑愉悅的戶外運動,只有設計了孩子喜歡的,關注的,感興趣的課程,就能快速的縮短與孩子間的磨合期,甚至通過一節課就能俘獲不少孩子的內心,讓她崇拜你,喜歡你,信任你。
想要做好學前教育的課程設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業內的前輩多學多聽多思,總結提煉不同的教學方法,結合自己的認知和教學特點去摸索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教學設計方法。教育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改進的過程老師要具備默默的付出的精神,在學中思、思中改、改中進更科學的為孩子設計教學活動。
高校的教育偏向于專業知識的傳授,而對學前教育的師范生思想教育有些忽略,因此當這些幼師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對自身的發展前景沒有展望,對抗壓受挫的心理沒有預期,對自己將來的職業沒有規劃和期望,一切就顯得很茫然。對此,學前教育的師范生首先要轉變自身的意識,由被動的安排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轉化為做好一項工作我需要做什么我怎樣能把這個工作做的更好。
學前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符合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幼小期的孩子認知低,發展有限,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安排上就要在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圍內,既能很好的配合,又不會超出范圍。但不少學前教育教師都很難把控好這個度,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要么過高,致使整個的教學活動過程孩子參與的機會少,課堂氣氛不活躍,孩子的思維沒有得到發散,語言表達也得不到提高。要么過低,90%的孩子都已經知曉教學內容,無法有效的吸引孩子的關注度,孩子沒有參與的興趣,課堂記錄散亂教學效果不佳。
在學前教育的教學活動設計中,每一個教學活動的設定需要考慮到孩子的情感認識、人物共鳴和能力三個方面,借此達到全面培育的目的。比如,教師安排了一堂動物科學課堂,拿小狗作為事例,課程的設計上按由淺入深的順序。先讓小朋友對小狗的外形生理特征有個了解;然后是了解小狗有哪些生活習性;最后通過導盲犬、警犬、搜救犬等事例告訴孩子們,小狗是人類的好幫手,好朋友,引導孩子的情感認知,人類應該愛護小動物,用心去呵護它們。
一個完整而成功的教學過程,一定是充滿邏輯性,思路清晰,緊湊連貫的,這就要求學前教育的教師在安排教學環節時,一定要思路嚴密,搞清楚每個環節,每個環節的前后順序,因果聯系不能顛倒,由淺入深做到層層深入。
教學環節的邏輯性有嚴格的要求外,教具的準備工作也很重要。教具一定要準備齊全,比如體育課教師想要教孩子接力賽的一些常識或比賽規則,這些告知學生后,欲演示接力賽了,此時教師發現接力棒忘了準備或準備不足,這樣導致活動陷入僵局。還有一些教師準備了花樣繁多的教具,孩子根本無心聽課,都去哄搶教具玩,致使課堂紀律無法把控,甚至失控,這屬于準備了無效教具。以上兩種都是因為教具而出現課堂教學設計問題,這是可以避免的,課程安排前多做些準備思考問題就不會出現了。
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學前教育階段的課堂教學設計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教師不僅肩負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而且還擔負著教書育人,全面培養綜合人才的使命,既要文武雙全,又要德才兼備,任重而道遠。學前教育階段的教師今后會更加的注重學生的個性教育發展,關注學生需求、自身需要和特長,不斷的開拓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將生本教育的理念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