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喜
(廣西賀州市昭平縣馬江中學 廣西 昭平 546805)
新課程改革以來,學校的教學工作逐漸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加入了許多的網絡教學管理手段,“互聯網+”這一新興的科學技術逐漸融入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因此,當代的農村學生在知識方面的儲備要比“互聯網+”出現之前的學生多得多,并且當前農村的教學條件和硬件設施也已經和城市學校不相上下,這時,作為農村初中學生的班主任,就要從教育工作者自身出發,積極改革并且更新農村學校的“軟件設施”。班主任要對自己班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進行大膽的創新,巧妙地運用“互聯網+”這一班級管理的輔助工具來對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的積極做好溝通交流的工作。
當前的農村發展狀況基本上已經和城市沒有什么太大的差距,基本上每個農村學校都有互聯網設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通訊工具,這給農村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班主任要積極強化班級的管理和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值得注意的是,農村的孩子大部分的父母都在城市中工作,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孩子缺少了初中這一階段應當獲得的關心和管教,此時,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和溝通交流就變得十分重要,班主任在做好基本的班級管理之外,還要注重學生在行為習慣、心理變化、思想發展等方面的引導。這樣就要求班主任巧妙地利用“互聯網+”這一班級管理的有效輔助工具,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狀況,引導學生在心理和思想層面上的正確方向,讓學生發展、成長為一個德、智、體、美各方面都全面,且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正確的社會人才。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同學之間建立一個網絡交流群,如QQ群或者微信群,每天在交流群里發布學習任務,并及時的對學生的出勤狀況和作業完成的情況進行抽查,這樣班主任就可以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彌補了農村學生身邊沒有家長約束行為的這種情況,讓學生在家中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幫助規范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很多農村學生會有很多的心理問題,這樣的學生在學校中往往很自卑,不愿意開口和班主任說心里話,此時,班主任就可以通過網絡和學生主動地進行溝通,讓學生在虛擬世界放下防備,以此來疏導學生的心理狀況,讓班級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更加有效。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農村班主任要緊緊跟隨發展的腳步,努力適應在“互聯網+”的形勢下的科學技術,充分的利用“互聯網+”對班級管理工作展開創新和改革,增加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溝通,讓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給學生家長了解學生、了解教師、了解學校提供一個網絡平臺。上文已經說過,農村學生的家庭情況不同與城市的學生,大多數的農村學生是留守兒童,他們身邊只有爺爺奶奶。班主任可以針對這樣的情況建立一個學校和家庭溝通的網絡平臺,讓遠在異鄉工作的學生父母能夠比較及時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從而加強對學生的關心和監督。班主任通過和學生家長這種“互聯網+”式的溝通交流,可以在學校和家庭之間形成一個“教育合力”,讓學校和家庭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這種“教育合力”可以有效的針對學生的情況和問題進行指導和幫助,給學生提供一個比較良性的學習環境。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互聯網+”建立一個家校通,通過家校通把學生的情況隨時發送給家長,讓家長可以不必通過家長會或者教師家訪才能了解到學生的情況。家校通這一網絡交流平臺,在拓寬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溝通渠道的同時,還節省了很多時間,促進了學校和家庭之間交流的有效性。
班主任在進行常規的班級管理工作之后,還要讓學生不斷地接收“互聯網+”中的新知識,利用“互聯網+”給學生提供多層面的資源共享,加強學生和社會中不斷更新換代的新知識、新資源的溝通,讓學生在“互聯網+”的幫助下不斷地發展和進步。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互聯網和其他學校的學生或者班級建立良好的資源共享的關系,讓不同地區、不同年級的學生通過“互聯網+”彼此交流學習資源、學習方法、學習體會等內容,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班主任還可以在資源共享平臺中互相分享學習資源和學習信息,在進行主題班會的過程中,讓學生分享學習到的各類知識。最終,班主任帶領學生在資源共享的“互聯網+”平臺上實現共同發展和進步。
總而言之,“互聯網+”的信息時代已經到來,農村班主任要抓住這一信息時代給班級管理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充分的結合農村初中學生的具體情況,加強在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