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苗苗 西安培華學院
法學專業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問題,同時也處于一個困難的就業環境之中。在我國,法學專業方面的人才需求十分迫切,而法學專業也是我國的一個熱門的就業行業,那么在面對法學專業就業窘境時,我們又該采取哪些措施來促進就業呢?而說到職業規劃我們也并不陌生,對于大學生畢業就業壓力前所未有,已然成為當今較為關注的話題,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也逐漸顯現。
根據麥克斯公司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可以總結出,法學專業的就業率處于所有專業的較后位置,已經明確屬于所有專業的腳后位置,已經屬于典型的“紅牌警告專業”。而目前對于各大高校而言,近年來的法學專業就業率也仍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就業狀況很不理想,根據問卷調查顯示85%的法學專業學生認為有就業難,無法在畢業之后選擇理想的職業;78%的法學專業學生認為對于未來的職業規劃十分渺茫。毫無疑問這使法學專業的就業前景處在一個就業窘境之中。
法學專業學生在擇業選擇上往往故步自封,提前沒有對自己的職業進行規劃,對自己就業的期望值過高,甚至有些學生不喜歡所謂“講究”,在面對就業時,寧愿選擇不就業,也一定要堅持過法考,當律師;進入所謂體面的公檢法機關工作。那么,問題來了,那些工作崗位是有限的,在一部分人優先勝出之后,剩下的職業者又該何去何從呢?從而也就出現了人才滯留,所謂的就業難的局面也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法學專業是一門知識性和學科性的學科,對專業性人才的要求是表達能力強,專業性能力強,邏輯能力強,再加上形象好氣質佳。相關的工作崗位在招人時往往對專業性人才的要求選擇也極為苛刻。再者,司法考試2018 年改革之后,也同時使法學專業成為了一個精英學科,它的從業門檻也開始逐漸提升,從專科提升到本科,而非法律專業的人員報名條件也更為苛刻,也就是符合司法考試的人數也在逐漸減半。“名校高學歷”的門檻也是就業的一個障礙。
法學專業的學生在面臨就業時大多會出現就業難的困惑,他們在職業選擇時感到束手無措,面臨畢業的他們不知道是該繼續進行學術上深造,還是選擇直接走向就業崗位。甚至于不了解就業形勢而錯過了報考的條件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源于他們沒有提早的對自己的職業做過相關的規劃。
法學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開設專業化的職業生涯規劃課是必不可少的,許多學生在就業時面對就業窘境,也是沒有為自己的就業選擇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針對這一點,教育部門應該與學校等教育機構進行合作與協商,積極加以引導,開設專業化的職業生涯課程,并采取 課堂+實踐 的模式開展授課,同時,也可以聘請法學類專業性的人才進課堂授課,讓學生近距離了解法學專業就業方向,培養職業興趣,更加明確職業選擇。加強學校和社會兩方面的互動性,讓學生能提早步入職場生活。通過這種方式的積極引導,那么,學生在畢業之際面對就業選擇上也不會顯得束手無措,舉棋不定。
法學類學生在剛剛步入工作崗位時,難免也會遇到許多問題,那么相關單位理應在錄用他們之后理應對實習生進行相關的職業培訓,這些畢業生剛剛從學校到就業崗位難免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應的狀況,那么,對實習生也積極的開展職業培訓之后,他們的工作效率也能有所提高,從而更能達到用人單位的工作要求。職業生涯是伴隨著職業者終身的,為此,用人單位應該積極對他們開展職業培訓也是確有必要的。
法學專業對于學術知識理論和實踐能力的要求較高,因此,法學專業學生也改變自身的就業觀念,提高自身技能,學會自我反思,自我調整,時時關注就業動向,走職業化道路,多面向職場,參加面試崗位,累計經驗,只有這樣才能為以后的職業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國的法制建設正不斷地完善與發展,同時對于法學類人才的教育也提出了更加高標準,高水平的要求。在職業生涯的視域下積極提升法學專業的就業率是尤為重要的,為法學專業的學生開展精準化的職業生涯教育,從而破解法學就業難題,提高就業“量”,加強就業“質”。然而在面對就業窘境時,法學專業的學生更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同時,也要為自己規劃好未來的就業方向,爭取為中國的法制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