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鈺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洋學校
互聯網的興起,促進了各種虛擬空間的產生與發展,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便是典型代表。越來越多的學校為了提高教師專業知識,在傳統的校內教研、區域教研的基礎上,更是推出各種網絡學習課程,鼓勵教師進行網絡學習。
在“互聯網+”背景下,各行業都在探索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學校教學也不例外。星洋學校是智慧校園示范校,教師們都在嘗試應用信息技術推動課堂教學。而在改革實踐中,遇到難題求助于信息教師或是從龐大的網絡資源中篩選有用信息,往往耗時耗力,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老師們探索的積極性。
一個學校的老師通常運用的教學軟件或是使用的硬件設施具有相通性,如星洋學校教師常用的希沃白板、易加互動等軟件,對于不熟悉的老師或是剛入校的新教師,無法及時掌握。因此需要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將這些軟件使用方法以課程方式呈現出來,教師遇到問題,直接進入學習或通過討論區進行討論即可。星洋學校搭建的Moodle平臺能夠根據學校需求特色,有針對性的為學校教師提供較為權威的信息技術問題解決方案。
Moodle 是一個開源課程管理系統,目前常被用于高校或中小學自主課程管理平臺,平臺的開源性、易用,靈活性高等特點極大的滿足了學校教師專業發展對學習平臺的需求。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師依托于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來提升專業能力已逐漸普及開,而如何讓教師自主學習更加有實質性的效果呢?不僅僅需要教師具有強烈的自主學習動機,還需要為教師們構建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平臺。因此提高教師專業發展能力,需從教師學習動機以及學習平臺個性化需求兩個方面著手。
1.教師提升專業發展的學習動機
認知學習理論中提到學習的本質不是被動的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因此通常在教學中會使用任務驅動方式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同樣,教師若想達到提高專業發展能力,要有自主的學習意識,愿意去主動獲取知識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之一。而若是提高教師自主學習的意識,首先教師要有學習動機,學習動機主要來源于兩方面,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2.學校教師對自主學習平臺的個性化需求
教師提高專業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所以要解決的問題也應該從教學實踐出發。然而,各個學校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也許并不具有普遍性,各個學校信息化程度不同,軟硬件設施的不同,都迫切要求學校要有能夠滿足本校教師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學習平臺。
Moodle 平臺的開源性、靈活性特點能夠很好的滿足教師對自主學習平臺的個性化需求。
星洋學校Moodle 平臺是一個旨在面向“互聯網+”時代建構的一個課程管理與學習平臺,教師們可以在平臺中自主學習,同時也可以通過討論區發言或是創建課程方式分享教育教學與管理的經驗與智慧。以達到促進教師們專業發展的提升的目的。
課程中主要以學校管理以及教師發展為主,有關教師發展課程包括:校本教研、綜研課程、ICT 培訓、星洋教育云APP 應用。而其中的ICT培訓、星洋教育云APP應用兩門課程是教師們訪問度最高的。在Moodle 中可以在具體的課程中添加管理的教師,讓有所研究的教師能夠有所發揮,將自己的智慧分享給其他老師們。
以ICT 培訓為例,課程創建教師可以將子課程劃分給不同的教師,作為課程管理員,實現智慧分享。而在具體的課程中,創建課程教師可以選擇課程呈現方式,常用呈現方式為社區式或是主題式。在課程內容上,主要是由實踐經驗教師進行智慧分享,而其他老師們則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教師在分享與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專業水平。
星洋學校Moodle 平臺自開放使用以來,得到了教師們的好評,尤其是對于新教師以及對軟件學習接受較慢的老師而言,彌補了線下培訓的不足。對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形成教師專業成長驅動力
在Moodle 平臺中教師可以主動分享個人智慧,教師在分享中與他人交流,產生思想火花的碰撞。在平臺中成員間的發言、交流、分享、反思都在無形中以影響著每一位成員,對其專業發展進度起到驅動作用。
2.構建知識共享、交流互動模式,實現資源的高效應用
基于網絡的學習共同的特點,即為共享性,Moodle 平臺也不例外。具有知識共享的特點,在跨越了地理限制、時空局限的情形下,教師之間將個人知識、教學經驗、反思總結等有助于專業發展的資源共享在平臺上,實現了高度的知識共享,而基于校內特色的Moodle 平臺中,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知識分享、技術分享則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師們的專業發展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具有高效性的教師專業發展平臺中,利用Moodle搭建校內專有的教師專業發展平臺,模式彌補了傳統的教師專業化發展方式的不足,是提高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效果的有效途徑。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信息素養,提升教學能力,改進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