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院(457002)程紅英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見嚴重急性心臟疾病,是心臟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中老年患者多發,患者持續性心肌缺血缺氧,造成急性大面積心肌梗死,病情進展快且重,臨床病死率高[1]。早期診斷AMI是挽救患者生命重要手段,早期明確診斷是及時采取治療措施的基礎,對AMI的診斷主要從心電圖、臨床表現、血液檢查等入手,常規心肌酶譜是診斷AMI的重要指標,但并非心肌特有酶,而肌鈣蛋白I(cTnI)是心肌特有的抗原,特異性相對高,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于我院就診的疑似中老年AMI患者118例,將心肌酶譜與血清cTnI聯合檢查,探討其檢查中老年AMI的診斷價值。現報告如下。

附表 分析心肌酶譜、血清cTnI單獨與聯合診斷中老年AMI的結果(n=118)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于我院就診的118例疑似中老年AMI患者,男75例,女43例;年齡46~72歲,平均(58.63±6.14)歲;以臨床綜合診斷結果為金標準,診斷出105例AMI,其中32例前間壁梗死,41例前壁梗死,21例下壁梗死,11例前壁合并下壁梗死。
1.2 選取標準 臨床資料完整;知情本研究,簽署同意書;排除合并顱腦、心臟等外傷者;排除合并心臟瓣膜病、主動脈夾層、認知功能障礙者。
1.3 方法 患者經心電圖確診后,抽取空腹血,離心后取血清,使用全自動生化儀檢測心肌酶譜、血清肌鈣蛋白I(cTnI),采用酶速率法測定心肌酶譜,采用化學發光法測定血清cTnI水平。心肌酶譜診斷出中老年AMI的陽性標準:乳酸脫氫酶(LDH)≥250U/L、谷草轉氨酶(AST)≥40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5U/L;血清cTnI診斷出中老年AMI的陽性標準:血清cTnI≥0.09μg/L。聯合檢測中老年AMI陽性標準:心肌酶譜與血清cTnI檢測任一陽性;聯合診斷陰性:兩種檢測都為陰性。
1.4 觀察指標 ①血清LDH、AST、CKMB、cTnI水平。②分析心肌酶譜、血清cTnI單獨與聯合診斷中老年AMI的結果。③比較心肌酶譜、血清cTnI單獨與聯合診斷中老年AMI的符合率。
1.5 統計學分析 以SPSS22.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肌酶譜、cTnI水平 118例疑似中老年A M I患者,臨床綜合診斷確診出陽性1 0 5例,陰性1 3例;陽性患者血清LDH(301.25±38.24)U/L、AST(108.14±20.31)U/L、C K-M B(1 0 2.3 6±2 0.2 5)U/L、cTnI(0.52±0.13)μg/L,高于陰性患者LDH(145.21±30.75)U/L、AST(22.17±8.14)U/L、CK-MB(16.83±5.11)U/L、cTnI(0.07±0.02)μg/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4.139,P1<0.001;t2=15.086,P2<0.001;t3=15.116,P3<0.001;t4=12.417,P4<0.001)。
2.2 檢查結果 血清cTnI檢查出陽性79例,陰性39例;心肌酶譜檢查出陽性75例,陰性43例;聯合檢查出陽性104例,陰性14例。見附表。
2.3 診斷價值 心肌酶譜聯合血清cTnI檢查中老年AMI符合率90.68%(107/118)高于單獨血清cTnI檢查72.88%(86/118)、心肌酶譜檢查67.80%(80/1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9.307,P<0.001)。
本研究結果顯示,AMI陽性患者血清LDH、AST、CK-MB、cTnI水平高于陰性患者,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肌酶譜在臨床診斷AMI中應用廣泛,AMI發病時心肌組織缺血、缺氧,心肌酶進入血液,LDH、AST、CK-MB水平升高,與心臟受損程度關系密切,以CK-MB為主,CK-MB主要存在心肌,cTnI于AMI發生的4~6h在機體血液中升高,可持續6~10d降至正常,診斷AMI價值較高[2][3]。本研究結果顯示,心肌酶譜聯合血清cTnI檢查中老年AMI符合率90.68%,高于單獨血清cTnI檢查72.88%及心肌酶譜檢查67.80%(P<0.05),提示,心肌酶譜聯合血清cTnI檢查中老年AMI的診斷價值高于單獨診斷,這主要是因為早期中老年AMI患者體內心肌酶譜內的各因子值升高存在個體差異性,而血清cTnI水平在AMI發生后短時間內上升,維持時間長,兩者聯合檢測能起到協同互補作用,提高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心肌酶相關指標聯合檢查能提高診斷中老年AMI的符合率,為明確診斷AMI提供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