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追陽 諸佳風 季雪焦



【摘 要】 為解決舟山市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行業人才短缺的問題,更好地推動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行業的發展,進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對舟山市相關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分析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行業的人才現狀、存在問題的原因及發展需求,提出發展建議:建立健全人才培訓體系;制定專門的人才培養政策;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搭建人才引進平臺,加強人才政策宣傳;加快舟山市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行業的建設,擴大產業規模,提高行業知名度。
【關鍵詞】 舟山港域;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人才問題
1 舟山市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 行業發展概況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浙江自貿區”)于2017年4月1日正式成立。浙江自貿區地處長三角核心區域,是“一帶一路”的核心節點;浙江自貿區有其獨特的主導產業,已形成以油氣全產業鏈為核心的自由貿易格局,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行業發展尤為突出。舟山港域對標國際先進港口,不斷完善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體系,保稅船用燃料油年供應量已從2014年的66.5萬t快速增長至2018年的359.3萬t,占全國總量的31%,位居國內港口之首,躋身全球十大供油港。全球十大供油港排名見圖1。
舟山已發展成為我國保稅油供應體量最大、增速最快、競爭最充分、通關效率最高、交易交割最集中的港口城市。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企業包括國務院批準的和舟山市批準的供油企業,還包括船舶服務公司和代理公司等為供油企業提供服務的企業。浙江自貿區的成熟完善以及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使船供燃料油業務發展極為迅速,業務量不斷增加,由此也對相關人才產生極大需求并將逐年增加。
2 舟山市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 行業人才問題
通過實地調研發現,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遠大于供給。如中石化浙江舟山有限公司作為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行業中規模最大的公司,具備貿易部、市場部、銷售部、航運部、物流部、財務部、綜合部等7個部門,但整個公司的員工卻只有35人。人才短缺問題不只存在于供油企業,船舶服務公司也存在同樣問題。通過問卷調查得知,舟山市與船舶燃油供應相關的企業中,企業員工人數小于等于20人的企業占82.8%,21~50人的企業占10.3%,50~100人的企業占3.4%,員工人數在100及以上的企業占比為3.5%。
勞動力薪酬不高是造成人才短缺的重要因素,但在調研中還發現某些企業職位薪酬水平并不低但也存在招不到人的問題。深入調查發現,問題由以下7個原因導致。
(1)舟山市知名度較低,難以吸引外地人才。雖然舟山市位于浙江省,但地理位置偏僻,許多省外人不清楚舟山的具體位置,甚至對舟山一無所知。舟山市的一些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企業內的高端人才,在被總公司派遣到舟山前幾乎不了解這個城市,而且很多并不是自愿來到舟山分公司工作的。對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企業人員來源調查發現,非省內員工占比僅為20.1%,絕大多數職工是浙江省本地人員。
(2)舟山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保障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舟山市與一線城市相比,其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尚不完善,其中最大的問題在于交通不夠便捷。舟山市是目前浙江省內唯一沒有通高鐵的城市,雖在普陀設有機場,但規模小,航線和班次也少,沒有上海、杭州等地機場的高效便利,人們外出以搭乘巴士為主。因舟山是個旅游城市,假期的大客流往往會造成舟山周邊高速公路擁堵,以致進一步加劇舟山市民出行不便。在醫療保障方面,有企業反映舟山市醫療系統所能提供的藥物種類較少,不能滿足需求,且某些異地醫保賬戶在舟山市內的使用存在障礙。在外來員工子女教育方面,尤其是義務教育方面,現階段的有關規定對外地戶口員工的子女不利;而對于引進的外籍人才來說,因舟山本地缺少具有資質的國際學校,子女教育問題更加嚴重。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行業員工趨于年輕化,對于周邊的娛樂休閑類生活設施也頗為關注,舟山市雖在這方面較之前有改善,但仍存在不足。問卷調研得到的吸引人才的其他因素見圖2。
(3)企業對于舟山市相關人才政策了解不足。在與企業代表交流中發現,相當多的企業代表對目前舟山市的人才優惠政策缺乏了解,這不僅使他們失去了一個吸引人才的亮點,而且還造成企業及其員工錯失人才政策所給予的福利。
(4)舟山市內本地人才緊缺。與引進人才相比,吸納本地人才的成本更加低廉。然而舟山本地人才供給量與行業人才需求量嚴重不匹配。舟山市人才需求見表1。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業務對復合型人才需求量大,要求業務人員不但要掌握相關專業領域知識,還需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這類人才在舟山本地極為缺乏,而且還存在嚴重外流情況。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行業還不夠成熟,本地相關院校尚未能輸送相關人才。此外,舟山大多數國企的人員招聘是由所屬集團總部進行的,對舟山市和上海市、北京市等一線城市人才實行統一招聘標準,這對舟山本地人才存在較強的擠出效應。
(5)工作具有危險性。船舶運輸服務企業對船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因顧忌工作的高危險性,本地居民極少有愿意從事該工作的。
(6)在精準實施人才優惠政策方面缺少相關法理依據。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行業的大部分高端人才均為外來引進人才,許多員工雖在舟山工作,但仍屬于總公司員工,其戶口及社保的繳納不在舟山市。這加大了當地政府識別人才性質和歸屬的難度,制約了人才優惠政策的精準實施,無法充分發揮目前人才政策的作用和吸引力。
(7)人才培訓質量有待提升。雖然舟山為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行業人才集中地,但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行業發展不久,從業人員數量不大,尚未形成人才培養升級通道。調查統計發現,僅有不到20%的公司會對員工進行業務培訓。同時,培訓頻率也很低,多數在每年2~3次,且時間不固定,缺少行業專家指導,未形成人才培養和晉升體系。職業培訓對更新員工相關行業知識、形成好的職業素養等起著重要作用,而對船員的定期安全培訓和演習更是關乎生命安全。
3 對策建議
(1)建立健全人才培訓體系。由政府或相關協會引導設立專項培訓基金。聘請專家對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行業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技能及綜合能力培訓,可通過頒發結業證書來進行相關認證。
(2)制定專門的人才培養政策。舟山高等院校的學科設置也基本覆蓋了相關專業,建議由相關部門牽頭,保稅船用燃料油經營企業配合,與浙江海洋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加大人才本地供給能力。建議在每年的高校畢業季組織高校專場招聘會,并定期舉辦面向全球專業人才的社會招聘專場。
(3)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完善個性化服務保障體系,包括醫療保障制度、安排子女教育、住房安排等。對外地人員可增加交通補貼,外籍人員放寬定居政策、簽證時長等,并改善供油船船員的工作環境及提高薪資水平。考慮取消人才住房補貼中的企業補貼硬性規定,減輕企業負擔。為創造良好工作環境,政府還需加強交通、文娛、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讓引進的人才更好地學習、生活、工作,使其有更好的獲得感、成就感、歸屬感。
(4)搭建人才引進平臺,加強人才政策宣傳。建立專門性攬才機構,在海外宣傳和招聘聯絡工作。建議搭建人才引進平臺,該平臺不僅負責各地區宣傳和招聘工作,還要將舟山市人才引進政策進企業宣傳,讓企業和員工了解此類政策,更好地發揮政策激勵作用。同時,也可利用平臺促進本地相關企業間的交流,加強全產業鏈的緊密合作。
(5)加快舟山保稅船供油行業的建設,擴大產業規模,提高行業知名度。國際知名港口往往憑借其知名度和專業度來實現對人才的吸引。舟山港想要引進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必須大力加快保稅船供油行業的建設,擴大本地區產業規模和業務量的市場比重,并完善相關產業鏈。積極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和國家及地區性政策優勢,堅持以保稅船供油產業為特色和核心,提高該產業在全國乃至國際上的知名度,進而吸引高端和創新型人才,實現產業發展良性循環,推動區域經濟高速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