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華 李元慶
【摘要】本文針對PLC課程目前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指出了PLC課程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途徑。
【關鍵詞】PLC課程 理實一體化
一、概述
可編程控制器(PLC)是一種以計算機技術、微處理器為基礎、通信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及傳統繼電器控制技術等組合發展起來的工業控制裝置。PLC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它打破理論課與實踐課單獨進行的教學模式;它是一種理論中有實踐,實踐中有理論的教學法。
二、PLC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特點
PLC是一種常見的工業控制器,它是為工業環境應用而設計制造的微型計算機;它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順序控制定時、邏輯運算、算術運算和計數等操作的指令,它編程簡單,使用方便。它通用性強、靈活性好;它安裝簡單、維護方便,它體積小、低耗能、性價高。PLC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突破了以往理論與實踐相互脫節的現象,它強調了要充分發揮師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設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項目,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可通過邊實踐、邊教理論來實現,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教理論和實踐動手交替進行,整個教學環節貫徹‘理中有實,實中有理,強調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教學中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能大幅度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三、PLC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PLC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兩個方面:
1、傳統的課時安排理論過多,實習實踐課時過少,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由于教學中只注重理論而輕實踐教學,學生缺乏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在學習中很難掌握PLC課程的主要內容,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諸多困難。如廣西城市職業大學智能學院17級電氣自動化專業(1)班,PLC課程總課時64課時,理論課程學時60課時,實驗只有4課時,理論與實訓課時比約為9:1;理論與實踐的課時安排很不合理,它忽略了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必須掌握的操作技能,課程教學不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以及自主編寫項目程序等能力,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偏低,期考全班平均分只達到了65分。
2、雙師型師資缺乏,具有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嚴重不足。目前大部分職業院校的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教師嚴重缺乏實踐教學經驗,很難適應PLC課程的一體化教學。如廣西城市職業大學智能工程學院,2017年電氣自動化專業有教師9人,都是從大學畢業直接到學校任教的年輕老師,他們嚴重缺乏實踐教學經驗。
四、PLC課程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解決方案
1、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不斷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操作技能。
PLC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求教師既具有能講授專業理論知識的能力,又具有教授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技能;教師既講授理論知識,又指導學生實踐操作。如廣西城市職業大學智能工程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從2017年開始,每年輸送2-3名教師到相關企業、工廠或到實驗室跟班進行實踐技能作訓練學習,通過三年多時間的培訓學習,到2019年12月9名教師已經全部進行了一次輪訓。九名教師具備了既能講授PLC課程專業理論知識,又能教授學生實踐操作技能。
2、理論教學與實踐場所洽而為一。
PLC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場所合而為一是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硬件,它既能滿足理論教學的需要,又能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要實現PLC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教學場所要做到一體化,要將理論教室和實訓室統一布局,把教室和實訓室合而為一。這樣既方便學生自學、又方便學生動手操作,教學環境與畢業后的工作環境相接近,實現了工作環境與學習環境、企業文化與學校文化相互融合,使學生在校便能感受到企業文化氛圍。
3、改革考核評價方式
PLC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涉及專業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知識,一般期末理論考試試卷是不能夠完全反映學生的真實成績,在期末成績評定時可以將學生的平時表現、實訓操作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期評時將平時成績、理論考試成績、實踐操作技能成績、職業素養等均考慮在內,評價的標準統一規范。根據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特點,設定考核評價方式標準。平時考核具體可以分為課堂表現占30%、拓展訓練占30%、實訓操作占40%;我院2018級電氣自動化專業學生實施PLC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18級“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216名學生參加PLC課程一體化教學后,學習成績提高明顯,學生的考試成績平均分從上一屆的平均65分提高到了平均分85分。除了進行期末理論考試,還設定PLC課程專門的實訓考核標準,這樣學生不僅學習到了PLC的相關專業知識,也掌握了“十字路口交通燈控制”、“送料車自動循環控制”、“智力競賽搶答”等PLC實訓操作技能。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水平及實際操作能力,為學生以后參加實際生產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結束語
PLC課程一體化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師生雙方互教、互學,實踐操作和理論知識交叉進行。該教學法能使學生對PLC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操作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可靠,且重點突出,該法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操作技能,該法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真正能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教學質量提高明顯。
作者簡介:梁翠華,女,1995.09,廣西欽州人,廣西城市職業大學智能工程學院專任教師,主要研究方向:電氣自動化技術。李元慶,男,1960.11,廣西城市職業大學教授,福建省龍巖市人,主要研究方向:電氣自動才扮支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