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斯睿
科學紀錄片作為紀錄片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延續了紀錄片所特有的紀實美學特征,隨著數字技術在科學紀錄片的應用,科學紀錄片又呈現出了技術美學特征。因此在數字技術時代下,科學紀錄片因為當前的語境變化,展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一、消費文化語境下科學紀錄片的趨向
在消費文化語境下探討科學紀錄片數字技術的發展,首先必須要理清消費文化到底與視覺文化有著怎樣的緊密聯系?消費文化是一種行為文化,在這種以大眾消費為導向的社會語境中,受眾的觀看行為成為了評價一部科學紀錄片好壞的主要指標。在影視藝術領域,消費文化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審美的泛化,這種視覺審美層面的問題與視覺文化又有著緊密的聯系。人們對于視覺效果的追求和喜愛,才是視覺文化盛行的關鍵性因素。在消費文化語境下視覺文化呈現了視覺性、虛擬性、大眾化、商品化的顯著特征。
數字技術促進了視覺文化在影視藝術領域的發展和繁榮,相對于電影和電視劇而言,紀錄片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與挑戰,科學紀錄片若想贏得受眾的注意力,除了在主題內容方面著手,必須在視聽感受層面進行革新。視覺文化開始與紀錄片市場化的趨勢緊密結合,大眾的視覺審美需求成為影響紀錄片創作的重要因素。
數字技術的出現,讓傳統科學紀錄片形態經歷了巨大變革,科學紀錄片作為影視藝術文化的重要題材,與電影一樣,經歷了從傳統理性的視覺藝術的推崇到后現代感性視覺文化的張揚轉變。數字技術應用于電影領域的成功,讓許多紀錄片的創作者感受到了數字技術的魅力,也開始加入到技術創新的浪潮中來。同時數字技術的使用增強了科學紀錄片沉浸式的體驗。沉浸式的體驗指的是觀眾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影片中去,身臨其境的感受影片中的場景與畫面,大腦與情緒的變化隨著影片中的情節的變化而變化。上文中提到科學紀錄片有些題材難以直接拍攝,如果單純的依靠同期聲解說與專家采訪,很難在視覺層面達到一定的高度,滿足觀眾的需求。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等這類影視藝術形式正是依據人類視聽需求而發展起來的,如果影片具有很強的震撼力與感染力,觀眾會不自覺地沉浸在視覺文化的享受之中。
在這個“注意力經濟”的時代,這種強烈的視覺刺激和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讓觀眾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因此這種消費文化的語境下,許多科學紀錄片也趨向于奉行視覺效果的最大化原則,迎合數字技術帶給人們的“奇觀”效應。
但是視覺文化也帶來了相應的問題與挑戰,觀眾在追逐視覺刺激的同時,許多炫酷的場景與畫面造成了人們的視覺饜足,人們的感官欲望在不斷地擴大,但是思維的運轉卻遠遠慢于人們飛速增長的視覺需求,過度的追求視覺體驗,讓人們忽略了事物本身的實用價值與意義,同時數字技術帶來的虛擬影像,也讓真實與虛擬的邊界越來越模糊。
二、新技術語境下科學紀錄片的未來走向
(一)科學紀錄片從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轉變
數字技術的出現改變了科學紀錄片的敘事策略和表現形式,而這種改變,也讓科學紀錄片不斷的向市場靠近。科學紀錄片作為提升公民素養的一種影像藝術,最初的目標受眾是文化程度較高的知識分子,很難觸及到大眾階層,科學紀錄片的目標是傳播科學知識與科學精神,這種傳播應該是普及到每一個受眾,但是傳統科學紀錄片的敘事風格與畫面,很難吸引普通大眾,而數字技術的出現,讓這種尷尬的境地得到了轉變。
科學紀錄片向著“大片化”的方向發展,不再單靠影片內容吸引受眾,而是努力為受眾營造新的視聽享受,3D、4D電影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受眾對于影視畫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數字技術帶給科學紀錄片的美學轉變,可以更好地解決科學紀錄片難以走向市場的問題,一方面可以讓科學紀錄片從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轉變,真正實現科學傳播的目的,只有更多的人去觀看,才能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養;另一方面也使科學紀錄片實現產業化的發展,不再自娛自樂,只有走向市場才能使科學紀錄片更好的生存下去,只有獲得資金才能制作出更加精良的科學紀錄片。本文之所以將BBC的科學紀錄片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除了因為BBC的數字技術水平較高,還因為它成功的在紀錄片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具有良好的觀眾口碑與市場回報,BBC的科學紀錄片制作團隊更是懂得如何吸引受眾。
(二)VR與AR等新技術樣式的出現
CG技術、3D技術已經走向成熟,并在科學紀錄片中大量的使用,目前的數字技術還在不斷的更新換代。VR技術與AR技術已經初步應用在紀錄片領域,虛擬現實技術能夠讓觀眾沉浸在更加“真實”的環境之中,營造的觀看體驗會超越傳統紀錄片,科學紀錄片與數字技術的結合是大勢所趨,不僅僅是簡單的視覺變革,未來的科學紀錄片的呈現方式可能會更加多樣化。科學紀錄片雖然不是科幻片,但是科學紀錄片所創造的視覺奇觀與其本身科學傳播的紀實特性的結合,會讓科學紀錄片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影視藝術美感。
目前VR與AR技術在科學紀錄片領域的應用還在探索階段,這種虛擬現實技術比廣泛應用的CG 技術等具有更高的擬真水平,未來科學紀錄片可能讓觀眾直接體驗到宇宙太空的奇妙,直接觀看人體內部細胞的變化,如VR科學紀錄片《太空探索者:新的黎明》帶領觀眾進行了一次虛擬之旅,讓他們身臨其境地體驗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以了解地球人是如何探索太空的。
數字技術的發展也面臨著許多的困難,目前采用VR、AR技術拍攝的科學紀錄片耗資巨大,制作周期較長,無論是時間成本、制作成本還是播放成本都很高。由于這種新技術還在初期探索階段,拍攝與制作還具有很大的難度,技術水平的不成熟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受眾的真實感。同時這種新興技術會面臨更為激烈的理論困境,除了虛擬技術是否會讓紀錄片喪失真實這個問題外,過度強化影片的視聽感受,受眾可能不能直接接收到科學紀錄片本身所傳遞的知識與信息,形式美感大于內容美感,可能會引發關于科學紀錄片創作理念等一些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