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蘊涵
摘要:微服務是未來圖書館服務的必然發(fā)展趨勢,各高校圖書館應該重視對微知識的搜集、加工與處理,基于此,本文通過對各高校圖書館開展的微服務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從理念、實踐、宣傳等方面提出微服務優(yōu)化策略;以方便各高校圖書館向廣大用戶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
關鍵詞:微服務;高校圖書館
一、引言
最初產生于計算機學科領域的微服務已從對一種服務架構的描述轉為一種服務理念,圖書館微服務研究也逐漸被學者關注,雖然圖書情報領域的微服務至今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但其實踐與研究正在深入開展著,如六屆圖書館微服務研討會的成功召開,展現了圖書館人將微服務進行到底的決心。這次研討會認為微服務已成為圖書館不可或缺的任務,高校圖書館微服務的優(yōu)化亦值得研究。
二、高校圖書館為微服務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圖書館微服務現狀
(1)微服務的主要內容
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微服務內容分為自建內容與外購內容,自建是指圖書館對館內已有實體資源,通過合理規(guī)范的整理形成數據庫,或者是通過對校內、館外的數字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并按照一定規(guī)范形成數據庫。外購內容是向數字資源提供商購買數據庫,如“新東方媒體庫”、“龍源電子期刊”等,這類數字資源平臺具有很高的學術性和專業(yè)性。我國高校圖書館微服務內容豐富,包括政治、歷史、文化等數據庫,具有學習價值;同時,在學習時間方面,都滿足“微”的標準,大部分圖書館主頁提供的視頻形式的微知識學習時長在十分鐘左右,某些會超過二十分鐘,但不會多于半個小時。
(2)微服務資源的來源
我國高校圖書館提供微服務的資源主要通過自建和外購資源。自建資源是根據高校辦學特色,依托該校優(yōu)勢學科資源而建立的能為當地高校建設作出貢獻的微知識資源;外購資源是該館向數字資源提供商購買的資源。通過對各高校圖書館網站的調查,我國高校圖書館引進的微知識資源主要有新東方媒體學習庫、超星公開課、龍源電子期刊,微信課堂等。
(3)微服務的服務方式
我國高校圖書館微服務方式主要分為訂閱式、推送式、檢索式、專題整合式及用戶自主交流式這五種。從提供微服務的平臺來看,大部分圖書館網站使用檢索和專題整合式提供微服務,大部分圖書館微信平臺使用訂閱的服務方式,圖書館微博主要提供推送式的微服務方式,對于“自主交流式”的微服務方式,很少有高校圖書館提供。
(二)知識服務存在問題
雖然多數高校圖書館都已開展微服務,但從調查情況來看,我國高校圖書館微服務仍處在發(fā)展階段,主要問題如下
(1)從服務內容上看,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采用外購數據庫的方式引進數字庫,具有自身特色的微服務較少。各大高校圖書館微服務內容存在重復建設的情況,如超星的“云閱讀”中的好幾個欄目,在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的微信平臺服務中很常見,沒有結合自身特色建立資源平臺,創(chuàng)新程度較低。從內容的使用方便程度來看,很多圖書館主頁只是將大量的數字資源集合在一起,并沒有專門的微學習這一導航;大部分圖書館微博平臺沒有進行合理規(guī)劃,系統(tǒng)性不強,用戶使用起來較困難。
(2)從微服務平臺上看,首先,功能不夠完善,大部分圖書館并沒有提供學習進度保存、記筆記、文字朗讀等功能,學習的進度無法保存,這不利于調動用戶積極性。其次,平臺維護存在問題,部分圖書館主頁上雖然標明了“微課堂”、“微學習”等分類,但進入后會有網頁顯示錯誤或者視頻無法打開的情況,這說明圖書館和服務商對微服務技術開發(fā)和維護的的重視度不夠。
三、微知識服務優(yōu)化策略
(一)尋求微服務與用戶需求的最佳切入點,有針對性的改進微服務內容
用戶需求是服務主體開展微服務的前提和依據,因此在開展微服務之前有必要對用戶需求進行調查與研究,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設計微服務的平臺。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用戶對社會科學類、生活常識類需求較大,所以各高校應將工作重點放在這些數據庫的建設上。在微服務學習時長上,大部分用戶希望在五分鐘以內完成一個單元,這就需要服務主體將不同時長的內容進行分割與重組,注重知識內容的系統(tǒng)以及連貫性,方便用戶根據自己的時間完成學習任務。
(二)挖掘自身特色,提高創(chuàng)新性
通過前文的調查,我們發(fā)現高校圖書館提供的微服務中的數字資源大多采用外購的方式引入,自建資源數量較少且種類單一,這就導致眾多圖書館的微服務內容千篇一律,毫無學校特色。各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向其他成功的公共圖書館學習,如云南省圖書館借助優(yōu)酷平臺發(fā)布云南省各個名族的風俗、飲食、舞蹈等微視頻供用戶觀看,我國各高校圖書館應認真學習云南省圖書館微服務的案例,總結其經驗,結合自身優(yōu)勢,通過開發(fā)利用現有的平臺,量身定制微服務內容,提高創(chuàng)新性。
(三)加強宣傳,提高微服務的使用率
從我國高校圖書館微服務的開展情況來看,各校之間存在差距,質量不平衡,許多用戶不了解微服務,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高校圖書館對微服務的宣傳不到位,導致用戶利用率低。各高校圖書館應該在學校官網顯眼的位置對微服務進行宣傳,或者通過培訓講座、尋寶活動、關注微信公眾號送禮這些有趣的形式對微服務進行宣傳,同時微服務平臺要注意將微服務內容放在易于發(fā)現的位置,避免隱藏于幾層標簽內,用戶操作的越方便,使用率越高。
參考文獻:
[1] 白才進,田加坤.基于供給側改革理論的圖書館社交網絡微服務研究[J].現代情報,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