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其歷史發展所劃分的古希臘藝術,每一個階段都有著鮮明的特點——荷馬時期造型單一;古風時期趨于成熟;古典前期因戰爭繁榮,后期亦因戰爭而逐漸衰落;希臘化時期沖破原有的禁錮和束縛,走向了更為廣闊的世界藝術舞臺。古希臘秉持著繼承藝術批評的原則,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希臘本民族文化的發展加上東方文化的傳播,成就了獨一無二的古希臘藝術,古希臘造型藝術對于西方藝術來說,是開端,也是源泉。
關鍵詞:古希臘造型藝術;希臘化;戰爭
黑格爾說過:在有教養的歐洲人心中,一提起希臘就會涌起一種家園之感。言簡意賅,我們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全部現代歐洲的文化,乃至歐洲以外的一部分地區的文化,都是在古代希臘和古羅馬的文化基礎上逐漸成長和發展起來的。
荷馬史詩《奧德賽》的出現證實了荷馬時期是希臘神話形成時期,簡單樸素的幾何造型為古希臘造型藝術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古風時期希臘社會經歷了復雜深刻的變化,城邦奴隸主文化政體為文化藝術的進步升華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古典時期已是百花齊放的時代,從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4世紀,短短一百多年的時間里,希臘藝術積極汲取著東方藝術的營養,同時希波戰爭的勝利也大大促進了民族統一,增強了民族自信感,社會經濟的繁盛和民主政治的活躍也為文化藝術的發展營造了優越的條件,希臘人在文化藝術的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然而,繁榮強盛的古希臘藝術仿佛被籠罩在戰爭的囚籠之下,精致而脆弱。
一、戰爭決定古希臘藝術的命運
(一)起,特洛伊戰爭
雖然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地中海文明起源于古希臘,但其實在古希臘之前,克里特島以及地中海其他地區的文明就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轉折點發生在特洛伊戰爭之后,地中海世界的文化趨向衰落,這些古老的文化突然神秘的中斷,之后新的種族占領希臘本土以及愛琴海新領域,希臘也拉開了新時代的帷幕,這個時代最遠古的階段被稱之為“荷馬時代”,而那些古老的文化也對希臘的藝術產生了深遠且悠久的影響。
(二)興,希波戰爭
希波戰爭是希臘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古典時期的希臘民主政治處于一個巔峰狀態,此時的自由民們踴躍參與進創造當中,為藝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古希臘的神廟重建于古典初期,為了慶祝他們在希波戰爭中的勝利,也為了成為城邦國家的紀念碑。建筑蘊含著生命感,也反映出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對美的要求,散發著和諧明朗莊嚴的氣息。
奧林匹亞的宙斯神廟是古典初期建筑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它是希臘人為了紀念戰勝波斯人而建成的產物,在類型上屬于多利克柱式,粗壯的多利克柱讓整座廟宇顯得莊嚴且宏偉。在雕塑方面,也擺脫了古風時期那種拘謹端莊和偏于裝飾效果的手法,造型藝術充滿著現實主義精神,產生了寫實而理想的人體造型。
(三)衰,伯羅奔尼撒戰爭
古典晚期,長期的戰爭和動蕩不安的時局讓希臘人的精神思想世界開始有所畏懼,對過去光榮的懷念和對現今生活的失望以及對于未來世界的懷疑交織纏繞,讓當時的思潮有了復雜多變的性質,希臘藝術不再像以前那么迷人,理想的光環逐漸消逝。藝術開始被一小部分富商貴族所壟斷,建筑規模和數量大大縮小,富有裝飾意味的科林斯式開始流行起來。雕刻變的世俗而現實,主要表達的是人們在動蕩時局下的真實情感,古典初期時,希臘藝術家們喜歡將人刻畫成神那樣的理想而完美,晚期時則將神表現成普通人的樣貌,高高在上的神開始有了普通人類的性格和表情,以此來歌頌生活的美和情趣。此時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家是普拉克西特列斯,他的雕像總是處于一種靜止狀態,人物的面貌沉靜悠閑但充滿著青春活力,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他的作品大多是神話題材,但又都充滿著生活樂趣。
二、古希臘造型藝術的發展
(一)造型藝術的萌芽時期
幾何形體風格的陶瓶是希臘造型藝術中最早的作品,風格簡單質樸,造型千變萬化,陶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幾何式雙耳瓶,這種風格的陶器強調對稱性,追求一種均衡安定的藝術效果,顯得樸素而又和諧。這一時期的小雕刻也是幾何形的,多用于隨葬和敬神,沒有細節的具體刻畫,但有生動活潑的感覺,《半人半馬雕像》為其典型。
(二)造型藝術的形成和發展時期
古風時期對于希臘來說,有一種“汝家有女初長成”的意味。這一時期,希臘社會經歷了復雜深刻的變化—原始氏族開始瓦解,奴隸制城邦國家出現。這一時期希臘和東方國家頻繁的貿易往來,使得東方文化在希臘的國土內大肆傳播與發展,東方文化的題材、構圖、裝飾圖案等無不影響著希臘藝術,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希臘的瓶繪圖案,瓶繪中出現了很多東方特有的動物造型和植物紋樣,比如獅身人面像和蓮花紋等,這一風格被稱為“東方風格”,后來還出現了黑繪風格以及紅繪風格,線條自然流暢,構圖錯落有致,造型別致,有一定的情節性。此時的圍柱式建筑也逐漸顯現出自身的光芒。
真正的希臘雕刻史是從古風時期揭開的,古風早期的雕塑技巧比較稚拙,很少有具體的細節雕刻,到公元前6世紀時,雕塑開始表現男子裸體的健美,但此時的雕像仍被各種程式束縛著,出現了所謂“古風的微笑”,古風后期的藝術家們竭力擺脫程式,他們追求完美和個性,比如埃伊娜島上雅典神廟的裝飾浮雕《受傷的戰士》,盡管還殘存著古風的微笑,給人一種機械的感覺,但已經默默滋生孕育著古典的氣息。
(三)造型藝術的繁榮時期
古典時期是希臘藝術的繁榮和全盛時期,不僅僅是藝術,政治、經濟、文學等也都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希波戰爭的勝利更是促進了希臘民族的愛國心和自豪感,各種廟宇拔地而起,圍柱式建筑代表—雅典衛城建筑群,便是當時建筑中的領軍人。雕刻也不再滿足于“古風的微笑”,而是在深刻了解人體的基礎上,用熟練的技巧創造出了各種富有動感的人體形象。盡管古典晚期時希臘藝術因長久的戰爭開始逐漸衰落,國力的衰弱使得建筑數量急劇減少,但對雕塑來說影響不大,雕刻在此時仍處于繁榮時期,但雕像已經沒有了以前那種崇高感和英雄氣魄,更多的是歌頌現實生活中普通人的性格和感情。
(四)造型藝術的衰敗時期
希臘化時期,伴隨著帝王野心勃勃的擴張與侵略,東西方文化在戰爭中不斷匯合、碰撞,這讓本已達到頂峰的希臘傳統造型藝術又出現了新的轉機,在這一時期的雕塑,不僅在表現范圍上有了巨大的擴展,比如有表現底層貧苦百姓的、塑造鮮明個性的、表達隱含寓意的、甚至還有表現畸形者形象的,風格上也開始向多樣化發展,既有忠實表現古典主義的傳統風格,也有表現個人情感的寫實風格,還有震撼人心的悲壯風格。
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向東擴張,希臘人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希臘藝術至此走向衰落。
三、結語
藝術應該追求自我,但追求自我也應該有一個根基和定律,而不是一味的反生活,這樣藝術才能經久不息,愈加繁榮。正是因為古希臘的造型藝術,為后來的藝術家們奠定了人體造型基礎,樹立了美的規范與思想,為后來的各種藝術運動和流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古希臘造型藝術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執著于理想化和形象美,古典藝術便是深受其影響的典型,就如人們在學習繪畫時,總要先從造型開始,去構架一個對藝術的最初印象,學習扎實的造型基礎和豐富的理論知識,才能有進一步的創造。藝術是日積月累的過程,是定律之上的自我追求。一切創造都應有最初的造型來支撐,而后才有個性發展、放逐自我。在這物欲橫流的當今時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藝術帶來了動力和催化劑,但藝術和經濟也并不總是并駕齊驅,當下的經濟肯定遠超古希臘時期,但今天的藝術卻比不上希臘時期那般繁榮,就像歌德和席勒生在那樣一個動蕩的年代,卻依舊開出了一朵朵燦爛的藝術之花。古希臘造型藝術中的高度自律性和程式化,使它能夠長久持續的發展,直到現在也仍舊有需要我們仰視的地方。
參考文獻:
[1]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史教研室編著.外國美術簡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2] [古希臘]修昔底德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M].徐松眼,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 夏正偉著.古希臘羅馬藝術文化[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3.
[4] 邵大箴著.古代希臘羅馬美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
作者簡介:蘇春香(1997—),女,江蘇人,碩士,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