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臣 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統計局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下,銷售是整個企業產業鏈條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銷售情況體現了消費者的需求,也代表著企業最終的盈利點。銷售指標會決定企業的生產方向,通過工業統計對產品的銷售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市場需求,對企業擴展相關產品的銷售市場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1]
針對產品銷售指標的調查,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市場占有率,一種是市場覆蓋率。市場占有率是指企業中某種產品在市場上所有同類產品中所占的比重,市場覆蓋率越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就越強。在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條件下,其他企業的同類產品如果價格和質量都與本企業相當,那么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價格就是企業產品競爭的主要優勢。企業可以通過工業統計對銷售指標進行調查,針對調查結果,對企業中競爭力較強的產品進行生產上的改革,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
市場覆蓋率則是指,企業中某種產品實際銷售地區在該產品全部銷售地區中所占的比重,市場覆蓋率更傾向于空間上的銷售指標對比。企業應該根據市場覆蓋率的統計,分析出該產品適合銷售的地區和范圍,對銷售情況較好的地區,增加產品投入,通過這些地區輻射周邊地區,加大該產品對商品市場的影響力。除了通過工業統計對發展前景較好的產品增加投入以外,還可以利用統計分析其他互補類型的產品,明確企業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根據銷售指標預測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地擴展企業的銷售市場,擴大企業的銷售范圍,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產品質量是企業立足的根本,企業只有保證產品質量才能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長期發展。產品質量并不只代表研發質量和產品的性能等級,還包括產品在企業生產中的合格率、返修率、生產過程中的報廢率,等等。企業要通過這些相關概率的統計調查,對生產管理進行監督,找到影響商品生產質量的因素,及時改進。加強自身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穩定性,減少企業在生產管理過程中資源浪費的現象,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產品質量的提高,可以側面加強客戶的粘度,增加客戶忠誠度,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既為企業打造了良好的口碑,也增加了企業的實際經濟效益,對企業日后的生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企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員工的有效勞動,企業不僅需要對生產和銷售環節進行統計,還要將勞動成果數據化,通過數據統計對勞動效率進行分析。首先可以針對勞動人員的數量進行統計,對每個部門的勞動數量和生產構成做相關的基礎調查。對部門的生產效率和人員構成進行簡單分析,考察各部門的人員配置是否合理,避免部門中出現人員浪費和勞動力不足的情況,對人員進行合理調整,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除了對勞動人員的數量分配進行統計分析,還要對勞動人員的工作時間進行統計,勞動人員的工作時間很大程度上與勞動者的工作效率掛鉤,而勞動者的工作效率和產品的生產效率有著密切的聯系,勞動者能否充分利用工作時間可以直接影響到產品的產量、生產成本以及銷售盈利。企業要發揮工業統計的激勵與約束作用,將每個人的工時利用效率與獎勵機制結合起來,在同樣的工作時間范圍內,勞動生產效率高的工人會得到一定的利益獎勵,這樣可以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對勞動者起到激勵作用。同時也要對出勤率較低的員工制定相關的處理措施,勞動者如果可以減少由于自身缺勤,導致企業停工停時受到的生產影響,可以適當放寬政策。但是勞動者如果不能通過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企業損失,企業就要采取扣除部分獎金之類的懲罰措施。
在企業的經濟管理中,運用工業統計可以體現出企業多方面的發展趨勢,可以對企業的生產成本、銷售利潤、人工支出、資金消耗等方面進行對比和計算分析,實現簡單的資金核算功能,為企業的下一步發展指明方向。統計功能遍布企業生產活動上的每一個環節,可以針對各個部分長期、穩定的提供相關的數據信息,維持企業產發展。并且通過統計數據的更新,企業領導可以及時調整企業的生產模式,發現生產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有利于企業的管理。完善的工業統計模式還可以根據數據變動及時發現銷售市場的發展前景,預測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對企業的發展進行計劃和決策。
想要真正在企業的經濟管理中發揮工業統計的作用,首先要加強企業領導對工業統計的重視程度。在目前的企業發展中,很多企業領導并不重視統計工作,認為統計工作只是簡單地將數據行匯總,沒有發現統計數據之間的趨勢和關聯,將統計工作安排的過于簡單,沒有起到實際效用。長期下來會導致企業領導認為統計這一部門在企業中可有可無,忽視了統計人員在工作中可以發揮的價值,甚至有些企業將統計部門和財務部門合并在了一起,重財務輕統計,只將統計作為財務的輔助工作。
企業領導要加強對工業統計相關知識的了解,在大數據時代到來的當下,統計在企業發展中能夠起到重要作用。企業領導要加強實行工業統計形式的意識,真正了解工業統計對企業發展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設置統計部門,還要明確各個部門的統計職能,對每個部門都制定相應的統計責任。讓各部門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將本部門的統計數據匯總到企業的統計部門,由統計部門進行整體的計算和分析,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避免出現決策失誤的情況。
企業領導還應該加強自身以及企業員工對于《統計法》的學習,了解統計工作的內容,保證企業的統計工作可以依法展開,真正為企業的發展帶來經濟上的參考價值。同時還企業領導還要強調員工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保證統計工作的法制性,禁止企業中出現制造虛假數據的情況,針對這樣的情況要制定嚴格的懲罰制度,保證企業工作依法有序地進行。
工業統計的數據一定要及時進行更新,想要發揮統計數據的作用,首先要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統計部門的數據都是來自于各個部門的基層人員,基層人員進行統計工作后,將數據信息傳達給本部門的領導,再由本部門的領導集體匯總到統計部門,最后由統計部門進行數據分析。這樣的工作流程,想要真正發揮作用,需要每個環節都快速、準確、穩定地進行交接,但是由于各部門的基層人員統計水平參差不齊,很難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容易產生數據偏差,這樣就對后續的統計分析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因此,在企業進行數據統計時,可以利用電子信息技術代替人工進行信息的錄入和管理,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采集分析相對于人工數據分析來說,大大減少了失誤率,同時還能提高統計效率,減少了人員的管理成本。統計人員可以接利用計算機計算出的數據整理出統計圖以及統計表,將統計數據更加直觀地表達出來,讓企業領導和員工明確的了解到當前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方向。
想要進一步優化工業統計在企業進行管理中發揮的作用,除了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還要健全工業統計的管理體系。任何一個部門想要長期的、有秩序的維持下去,都需要一個健全的管理體系,管理體系可以為部門人員工作提供相關制度的支撐,為統計人員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條件。[2]
制度管理體系的確立,可以讓工作人員在工作進行中依據規章制度行事,保證了工業統計工作的科學性。同時企業也要健全對統計部門的監督機制,讓企業的其他部門定期地了解統計部門的數據分析情況,各部門可以針對企業的發展趨勢,提出各自的建議,這樣統計數據才可以真正的發揮它的參考價值,對企業發產生促進作用。
企業經濟管理中工業統計數據比較混亂、準確性差、效率低、無法保證時效性等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基層統計人員能力不足。因此,想要保證工業統計發揮效用,企業一定要針對統計人員進行定期的業務培訓,提高統計人員的業務能力。讓員工了解統計指標所代表的含義,使統計人員有能力對零散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合并和整理,提高整個統計系統的工作效率。同時也要對企業員工科普統計工作的重要性,改變企業員工以往輕視統計工作的思想觀念。
企業應該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數據統計。例如,企業可以通過抽樣調查、計算概率等方式代替傳統的逐個將數據錄入后再進行統計分析的工作方式,加快統計工作的進行速度,使統計工作的進行更加靈活,避免統計人員不停地進行機械化的工作,導致員工失去工作欲望。同時要大力發展智能信息處理的工作形式,培養統計人員通過當代技術開展統計工作的能力,轉變統計人員老舊的統計理念,將企業數據進行信息化管理,這樣既可以方便企業統計數據的儲存,還可以在企業需要相關數據參考時快速找到對應的數據信息,為企業需要提供參考。
總而言之,想要了解市場發展趨勢,實行正確的企業決策,統計部門的建設必不可少,企業領導要從多方面加強統計數據的利用,促進企業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