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禮建
(江蘇省高郵市龍虬鎮初級中學 江蘇 高郵 225600)
所謂的課堂練筆,也就是通過練習來讓自己的寫作能力得到鍛煉,寫作的功力見于筆頭,因此也被稱為練筆。在教學的過程中,練筆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匯,但以往的傳統語文教學中,練筆往往發生在課外時間,而課堂練筆則是在課堂教學時間內進行。作為一種寫作訓練的手段,在新課標課改后,練筆與微寫作并不相同,雖然兩者都屬于教學方法,但是教學過程完全不同,針對的方向也并不相同。我國義務教育中,初中語文教學屬于教學重要的一個階段,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能夠將小學語文知識與高中語文知識進行銜接,作為語文知識表達的一個方向,寫作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初中語文寫作練習的過程中,練筆能夠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邏輯能力得到鍛煉。文章所提出的思維方式是課堂練筆,也就是將以往課外的活動轉移到了課堂之中。通過課堂來完成語文練筆。也就是說,在未來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練筆成了全新的教學方式,能夠完成日常教學的同時讓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鍛煉。在課堂上,使用清楚明白的語言來敘述事情發生的原因、將事物進行描述、將觀點進行表達,同時還能夠滿足日常的教學需求,這就是課堂練筆的定義。在未來的發展中,學生課堂練筆除了要有技巧性之外,還要合乎情理,很多學生由于缺乏實際生活經驗,在寫作中經常出現不符合情理的事物。因此在課堂練筆的過程中,要求用詞造句合乎情理、表情達意合乎情理、布局謀篇也能合乎情理。也就是說,課堂練筆是指在能夠理解文章實際基礎的情況下,對文章開展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感受,從而進行訓練。因此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課堂練筆的出現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讓學生在詞匯、閱讀、寫作、思維四者之間構建出橋梁,從而在寫作中正確的使用詞匯、正確的灌注思維。由此可見,在未來的發展中,課堂練筆已經不僅僅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更是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鍛煉,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與更大進步,同時課堂練筆還讓教師與學生之間有了更好的教學方式,讓整個語文學習不再困難。
2.1 加強語文課堂學習情感體驗。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情感往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初中語文還是高中語文都是如此。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審視,只有擁有了情感的文章才能真正地被人承認與尊重。在初中語文的教材中,文章往往是經過了精細的挑選與審閱而來,情感價值較為豐富,因此需要進行重視。在對學生進行練筆時,教師需要善于發現情感中的關鍵點,讓學生在練筆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情感體驗。在學生與作者擁有了情感共鳴后,學生能夠更好地通過練筆活動將自己的內心感受得到釋放。通過課堂練筆,能夠更有效地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釋放出來,進而幫助語文課堂得到更好的升華。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一課時,在文章中對于濟南冬天的狀況進行了描述:“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能夠看到日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例如,作為沒有去過濟南的學生,心中認為濟南的冬天是什么樣的呢?用自己的筆來表達出想象,能夠更好地讓學生融入情感之中,進而幫助學生在練筆過程中展現出對濟南冬天的喜愛。
2.2 使用課文訓練學生各方面能力。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向往往是教材中的精彩文章,而這些經過篩選的文章中,大部分都是經典著名的佳作。在這些文章中,能夠更好地認識到寫作的方法與其中的精彩之處,使用課文進行課堂練筆,能夠幫助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鍛煉。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直接從文章的精彩之處進行入手,吸引學生進行練習,讓學生能夠跟隨著作者的思維進行進一步的思考。這樣的練習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寫作素材的積累有著巨大的好處。在課堂練筆的過程中,仿寫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通過經典的文章能夠讓學生對文章中的修辭手法以及表達方式進行學習,而這也能夠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回憶我的母親》一課中,朱德元帥在文章中對于自己母親進行了描寫與回憶,是一篇優秀的回憶性散文,朱德元帥在文章中描寫了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婦女形象。文章使用了多種的表現手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參照這一處文章進行仿寫,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習其表達手法的獨特性。這樣的課堂練筆過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知識得到學習,將語文寫作能力得到提升。也就是以閱讀促進寫作,以寫作促進閱讀。
2.3 使用閱讀空白處對學生進行練筆。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根據課本教材來進行教學方法的落實。首先需要對教材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留白靈活機動的設計課堂練筆,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再創造。學生留白的位置可以對文章進行深入互動,充分的發表個人對于文章的看法。同時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開展練筆活動,主要的方式就是讓學生對于教材能夠有更深的了解,同時還能鍛煉寫作能力。因此,身為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留白的作用,進而將初中語文留白與寫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而幫助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與進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之后,根據作者脈絡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再次的創作,在留白的位置進行隨機的創作,有助于學生對于閱讀更好地理解,同時還能讓學生激發寫作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孔乙己》這篇文章時,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大約孔乙己的確乎死了”。在這一句中,使用了大約,但是又有的確的存在,表面上是一種自相矛盾,實際上是留給了讀者更多的現象空間。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留白進行創作,自己決定孔乙己的生死,勇敢的發表個人看法。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在留白位置創作出幾百字的小文章,對于學生來說有助于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還能得到寫作能力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