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萍 綏中縣財政事務服務中心
會計信息對于事業單位未來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除了能夠準確把握單位真實發展狀況,也可結合相關數據對未來發展制定科學計劃,在事業單位發展進程中擔任著重要角色,而會計信息質量又受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影響,影響可大可小,不管影響程度的大與小,都會阻礙會計信息質量進一步提升,這與事業單位長遠、穩定發展目標是相違背的,因此,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于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進行研究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
要知道,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一個系統內容的概括,其囊括事業經營中的各個方面,主要構成有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交流和監督評審,想要全面探析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可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來一一分析與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可確保系統性影響得到清晰認知。具體內容如下:
要知道,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實施是建立在控制環境基礎之上的,也就意味著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它雖然不會直接影響到內部控制的貫徹和執行,但是會在事業單位經營目標的實現過程中產生間接影響,當然,它與信息質量之間也存在必然聯系。良好的環境控制,將可以確保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可為會計信息的采集、歸類、記錄和匯總提供便捷條件,也有利于這些信息得以真實反映單位真實狀況,也正因為有了控制環境的支持和支撐,會計信息才可更具客觀性和真實性。
在內部控制中風險評估是不可或缺的重點要素,也是事業單位管理的中樞環節,直接關系內部控制的成效,是防范各類風險的最主要手段。通過對事業單位的有效評估,可不斷加強內部控制效率和質量,有利于對薄弱環節加強介入和管理,其與信息質量之間自然會產生各種聯系和關系。具體說來,風險評估是一個宏觀范疇,其中包含會計信息中的風險評估,只有做好了會計信息風險評估工作,方可保障會計信息質量。即使在會計信息中發現各類風險,也可及早解決,確保會計信息質量高水平運作。
事業單位控制活動的完善與合理關乎事業單位經營成敗,其與會計信息質量之間也是存在關聯的,很多人并未對他們之間的關系有著深刻、全面認知。大多數的內部控制活動是傾向于提高經營效率的,是提升事業單位執行效率的關鍵所在,通常會把內部控制活動分為兩個部分,內部管理控制和內部會計控制,而內部會計控制與會計信息有著更為明顯的聯系,很明顯會計控制會涉及會計各項業務,自然會干擾和影響會計信息的全面、合理、完整,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便是兩者之間影響的最好闡述。
內部控制中的信息交流,就是指事業單位內部各級領導階層、管理階層意外的部門及時提供信息,如若不配備健全制度、有效管理,將會使得信息交流形同虛設。可以這樣理解,信息交流不僅可以獲悉事業單位內部以往發展、目前發展,也可分析未來發展,以此為依據便可做出發展決策。當然,在廣泛信息覆蓋下,必定會涉及內部財務信息、經營方面數據,這些都是會計信息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若信息交流得以合理展開和落實,那么,是有助于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兩者之間的影響是不應被忽略的。
監督評審是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事業單位在實施內部控制時,定期檢查各項指令的執行情況,包括事業單位管理階層對內控的管理監督和對審計的內控、監督和再評審。在評審過程中,內部審計是不容忽略的重要部分,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內部審計通過環境、程序監督,則可有效反饋有感執行結果情況,才可切實地幫助事業單位發現和消除不良現象,并可做出適當處理,為內部控制的更好執行和落實奠定了堅實基礎。
監督評審過程中,必然涉及信息與交流過程的障礙,可加速單位內部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統,自然涉及到會計信息,如若信息系統得以順利建立、良性發展,必然讓會計信息受益匪淺,自然可以豐富會計信息、提高信息全面性,自然而然地會提升會計信息質量,這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間接上奠定了監督評審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扶持、保障影響。
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對于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是分外明顯的,且存在弊端和不足的內部控制對信息質量的影響更是十分突出,如部分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并不健全,且會沒有針對授權批準制度進行合理的等級區分。在針對一些特殊性質的授權,往往采取集體表決形式,事業單位最終決策即是這樣產生。而現實就是,在所了解的授權批準規范制度中,并未有針對當前所涉及到的集體表決金額做到統一規定,也正因如此,才會使得授權制度執行后,集體決策金額方面會產生分歧,已經逐漸發酵為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的一個比較大的漏洞和缺陷,假設事業單位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大型項目的業務,則會采用民主形式進行集體決策,然而很多的決策形式,并不能體現其獨有的價值和作用,與限制金額沒有統一規定脫不開關系,如若采用個人形式的表決,很大概率會給事業單位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甚至還會直接干擾接下來的操作項目。
目前一些政府性質的事業單位中,資源管理存在未系統化的問題和現狀,也同樣需要引發重視,會很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總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正在充分暴露,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如若只針對一方面進行管理和干預,那么,是不容易保障會計信息質量的。為此,還需全方面的統籌內部控制,如此便可不斷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從以上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依然擁有很多問題,從而阻礙了會計信息質量的再度提升,也一定程度上給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埋下了隱患和風險,還需根據當前現狀總結思路、提出建議,以下為筆者個人見解下的提升會計信息質量辦法,以供參考與借鑒。
內控環境的優良對內部控制起到決定性作用,它對于會計信息質量有著間接影響,事業單位相關管理人員可嘗試從內控環境入手,來進一步的為會計信息質量提供保障,與此同時,也可構建更為完善的內控組織結構。因此,建議事業單位結合自身需求、運作特點來制定貼合實情的內控體系,這樣才可發揮相應的作用和優勢。而建立良好內控環境的目的,則是可以更好地平衡各個部門之間的利害關系,方可在不損害相關部門利益基礎上,更好地達成內控目的并構建和諧工作氛圍,這對于加強內部控制、提升會計信息質量來說,均有較為明顯的意義和好處。在這個過程中,各個管理層還需清楚認知良好內控環境對于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和重要性,更要洞察內控環境的打造狀況,更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方可讓內控組織結構愈加完善,方可為會計信息質量提升創造契機。
就目前來看,還有很多事業單位內部監督體系是不健全的、不合理的,一定程度上會拉低會計信息質量,因此,還需更多事業單位審視內部監督體系的合理性、完善性和實際性,從而找準薄弱點來進行完善和優化,從而達到強化內部監督體系的目的。只有將內部監督體系建設得更加完善、合理且快速,方可起到預防隱患、提升審計監督性,便于發現財務隱患和經營風險,及早發現、及早解決方可造成事業單位的重大損失,也可一定程度上減少會計信息收集、整理、匯集漏洞,方可為會計信息質量不斷提升保駕護航,那么,會計信息質量便可朝向理想狀態不斷發展。
為了促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穩步落實,使各崗位、各部門人員發揮各自的作用,必須在新時期開啟內部控制理論學習,目的是讓內部控制相關員工的內控意識不斷提升,方可讓這部分員工的內部思維、內控行動更具合理性和科學性,才能真正助益內部控制發揮較好效果,方可全面保障會計信息質量。當然,擴大內部控制理論在事業單位中的普及范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全員貫徹與落實內控理念和精神,方可提升內部控制理論的實用性、有效性,才可真正意義上對會計信息進行監督和控制,才可真正把握會計信息質量,那么,想要提升會計信息質量便會更輕松、更快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開啟理論學習,還有必要開啟實踐學習、職業道德學習,從而不斷提高內部控制人員的綜合素養,對會計信息質量不斷提升產生積極影響并做出突出貢獻。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涉及方面較為廣泛,關乎事業單位未來發展,且其與會計信息質量之間存在必然關聯,事業單位務必采取有效行動,進一步提升內部控制水平,讓會計信息在事業單位的控制中充分發揮作用。加強事業單位領導對內控的認識,從而可以提高內部控制的質量,促進會計信息化,從而增強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