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麗影 遼寧天成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成本管理內涵。成本管理并不是一個單一的概念,其泛指成本核算、分析、決策、控制等一系列管理行為。
成本控制內涵。成本控制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以某一估計成本作為標準,為保證不出現偏差而執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動。
有利于降本增效。收入-費用=利潤,因此,在企業收入一定的情況下,要想使企業利潤增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降低成本。通過成本管理與控制可以有效保證支出的合理性,進而實現以較低的成本投入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有利于規避風險。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是系統性的,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相關規定且達到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化要求的體系。通過成本管理與成本控制能夠更詳細的反映企業運營流程中的各項成本費用的組成,避免一些違法違規的資金占用情況,避免資金浪費,同時能夠避免企業進行一些效益低下的項目投資,從而規避資金浪費、投資失敗等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一些企業對于成本管理與控制不重視,成本管理與控制落實不到位,沒有將其應用于生產經營全過程。在企業生產的過程中只考慮達成既定目標,卻并不確定這一目標的合理性。雖然產值增加會使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成本減少,但為了保證達到較高的產值可能存在職工加班工作的情況,這使得單位產品的人工費增加,機器超負荷運轉可能導致機器設備損耗超比例增加,產量過高可能導致無法全部銷售使得產品出現庫存積壓,長此以往必定會導致產品出現減值跡象,這些情況的發生都會導致產品的銷售凈利率下降,會對企業產生不良影響。很多人主觀認為成本管理與控制僅僅與財務部門相關,并沒有意識到這是涉及到企業內部各部門以及生產運營流程中各個環節的需要全體人員相互配合的工作。
由于企業并未更新對成本管理與控制的認識,企業相關的管理與控制制度依然陳舊或不存在成文的制度,有些企業雖然存在相關制度,但制度條款內容不夠詳細,使得成本管理與控制工作無法合理落實,使得已有的制度流于形式。并且一些企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產與銷售過程成本的控制,忽視了其他成本影響項目,例如采購過程中采購材料的成本會直接影響企業總成本。其次,采購材料的質量也會影響總成本,質量較差的材料可能導致企業生產過程出現過度損耗和浪費,同時材料質量差也能導致產品質量不達標,這可能會增加企業的售后支出,甚至面臨法律糾紛,因此企業應制定健全成本管理與控制制度。
企業績效考核制度缺失也使得成本管理與控制效果不理想。企業在成本管理與控制過程中只關注于產品的生產以及銷售,并沒有從源頭上關注產品設計的合理性,若產品給企業帶來的效益不好,可能是產品生產過程中對于產品質量的把控存在欠缺,也可能是產品設計本身存在缺陷,導致其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進而導致企業銷售情況不理想,從而導致企業與該產品有關的效益不夠好。因此,我們發現一個企業要想更好的運行,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至關重要,只能明確責任,獎懲分明,才能更好的激發各部門管理者及員工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
有些企業雖然重視成本管理與控制,但是卻沒能將管控意識與管理方法同步更新,導致管控效果無法達到預期。即很多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方法單一且落后,企業循規蹈矩的按照過去的方法執行,卻并沒有考慮到由于企業的不斷變化,陳舊的方法已經不適應當下企業的實際情況。同時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缺乏創新精神,并沒有針對企業自身情況,制定并改進適應本企業現實情況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方法,沒有有效的將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方法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降低了成本管理與控制相關的信息在各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和傳遞,使得成本管理與控制流于形式,而沒能很好的得到執行。
首先,應該使管理層意識到成本與企業利潤息息相關,要想達到更高的利潤水平,控制成本勢在必行。只有管理層的意識提高才能使其更加關注成本管理與控制,才能夠更加有效的促使其他相關工作人員重視成本的管理與控制。其次,應擴大成本管理與控制涵蓋范圍,不應僅僅關注在產品生產環節的管理與控制,應從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綜合考量,以達到成本管控的預期目標。最后,成本管控意識的提高不應僅局限于管理層,應將其融入企業文化,增加成本管理與控制的宣傳與培訓,增強全體員工的意識,使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增強各部門員工的協作管控意識。
在提高管理層及全體員工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意識的基礎上,還應該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與控制體系,否則沒有教好的依據,成本管理與控制工作也將難以落實、執行。企業建立的成本管控體系應涵蓋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以及售后的全過程,且不僅包括事后控制,還應該涵蓋事前控制以及事中控制。事前應當做好成本預算,確定合理的目標成本或標準成本,事中以確定的目標成本或標準成本為依據進行成本控制,事后針對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或標準成本之間存在的差異進行分析,以進一步的改進完善成本管理與控制體系,成本管理與控制體系并不是一經確定就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動態的不斷改變完善的過程。
為了保證成本管理與控制體系更好的落實,還應當完善成本管理與控制的績效考核機制,將員工的績效與成本管理與控制的結果相結合,對于成本管理與控制運行效果較好的崗位或部門給予一定的獎勵,如績效工資、額外的帶薪休假、免費培訓等機會,促使全體員工積極參與。企業還可以設置成本中心或者責任中心,對于未按照目標成本或標準成本執行相關事務的部門應當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并明確這一原因是否是客觀的必然性導致的,如果偏差表明目標成本或標準成本制定不合理,則應該根據反饋信息及時改進,若相關部門的相關人員應該負有一定責任的,明確責任人,對于其實行一定的懲罰措施,以起到約束作用。
陳舊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無法與持續發展的企業的成本管理相匹配,應當不斷優化成本管理方法,將新技術融入到企業的成本管理中,將大數據信息技術與企業的成本管理方法相結合,以使企業的成本管理不斷改進,以保證成本管理更好的落實,同時可以組織員工進行新技術、新技能的培訓,使企業員工能夠更好的掌握新技術下的成本管理方法,在知識更新的同時使員工掌握更前沿的專業技能,提升個人的知識儲備,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以保證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更好的實施和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