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玉 周口市審計局
企業的預算管理能夠幫助企業更為有效地管理企業的資金運作,讓企業的經營決策同企業未來的發展保持一致性,進而降低企業運營的財務風險,同時也可以有效降低財務浪費,全面提升財務運用的合理性,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內部良性支持。文章就對此展開深入研究。
全面預算管理如今成為了企業常規管理的重要模式。在預算管理過程中,企業各個部門的財務和非財務數據會進一步得到整合,也會被整體匯總分析,然后以企業整體運行為基礎,進一步做好分配、考核以及控制工作。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對企業的發展趨勢和方向以及經營決策的科學與否進行評估,然后據此來相應地協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引導企業朝著既定目標順利運行。
不僅如此,預算管理實現了同企業銷售流程的深度融合,并通過分析銷售預測數據,能夠發現問題,對于運營的成本,以及銷售和現金收支等實現精準管理,整個過程可以說涉及到企業大部分運營內容,因此需要企業內部整體運轉,工作人員全方位參與其中,并全額納入到管理體系中,通過全過程控制實現對企業資金的系統管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企業的預算能夠反映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在預算管理過程中,企業可以進一挖掘盈利的各種指標,然后結合企業客觀制定的銷售預測認知,可以實現對現金收支方面的協調和預測,這種預測更為精準,也可以讓企業在此基礎上編制系統的預計利潤表,同時也可以針對性制定預計現金流量表以及預計資產負債表等資料,全方位評估企業未來發展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而企業則通過預算管理,實現對企業資源的優化利用,有效優化資源配置,從而全方位提升企業成本管理的質量,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必要的支撐。
從目前來看,企業的預算管理缺乏精細化管理體系,很多時候,企業的預算管理著重于大的事項,管理內容較為宏觀,缺乏對細節的把控。并且企業的預算管理體系覆蓋范圍不夠廣,不能夠全面覆蓋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并且難以將企業員工工作狀況、材料和人力成本以及企業資本預算的各項指標等納入到管理體系中,這使得企業資金的預算和預計賬務報表統計精確性有待提升,進而進一步影響了企業財務管理的精準度,也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決策的客觀性。另外,企業在管理過程中,沒有將企業的特點和預算的特點有機結合,僅僅將財務預算集中于業務工作中,對于預算管理缺乏全面認識,因而也無法形成健全的預算管理體系。
在現代企業運營過程中,很多企業對于預算的管理并沒有形成強有力的保障,相關管理工作的開展仍然表現出了單一的效果,編制工作內容也不夠完善,而目前很多企業對于預算編制仍然沿用傳統的方案。企業在日常運行和管理過程中,雖然也相應地設計了預算管理方案,但是理念仍然十分落后,并不能夠緊隨企業發展的客觀訴求,無法為企業提供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管理模式不夠合理,進而造成相關工作的開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無法同企業的長遠發展緊密結合。
企業的預算管理并不夠合理,無法形成高度融合的體系和系統,在相關工作開展過程中,企業往往只是將財務預算作為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缺乏同企業實際運營的有機融合,并且企業很少會形成具體的預算管理部門或組織去統籌管理工作,而是將預算工作納入到財務部門進行實施,相關工作的開展范圍較為狹窄,并且日常管理中將重點放在了業務流程方面,對于企業日常的成本支出和財務預算以及決策方面進行管理,重視企業的銷售工作和成本投入等內容,對于一些非財務指標則缺乏足夠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預算管理不夠合理,無法全面客觀地評估企業財務運營的質量,進而弱化了企業財務管理的質量,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企業在搭建預算管理方案和體系時,仍然將其同其他運行工作割離開來,特別是對于員工管理方面,一些企業認為自身預算管理并不必同員工的工作緊密結合。事實上,企業預算管理的目標就是為了最大化提升財務管理的質量,降低經營成本,提升經濟效益,而整個過程自然需要員工的參與。而過于嚴苛地執行財務預算管控工作,可能會為員工帶去不確定性,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這樣反而會讓預算管理工作受到不利的影響。因此,企業勢必需要相應地搭建完善的獎懲機制,并且讓獎懲的模式積極對接預算管理方案,形成統一整體,為其有效推進提供支撐。但是從目前來看,企業在此方面做得不夠到位。
企業需要基于目前發展的客觀需要,針對性地設定預算管理方案,具體來說,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在運營過程中,資金的應用要求更加精細化和科學化。這就決定在管理過程中,企業要立足生產實踐,完善精細化的預算管理模式,并實現同企業經營活動的深度對接,不但要強化同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有機融合,也要在企業資本運營活動中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在管理體系的支持下,提升企業資金供給和成本控制的效率,同時也要充分分析當前市場的需求,對于生產能力、產量、材料、人工及動力等做好協調和配置工作。通過系統的財務預算,對于企業銷售、生產預算、資本預算等進行全面把控,然后相應地制作和完善資金預算和預計賬務報表,全方位展示企業運行的狀況,然后據此對企業未來發展提出合理預測,并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協調企業的資源分配工作,進而讓企業的成本管理同經營目標保持一致。
同時,在設置預算管理體系時,企業要保證其能夠全面覆蓋,將企業預算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納入其中,從編制到執行,從考核到獎懲,都同預算管理緊密結合,實現每一個環節的有機整合,從而最大化降低經營決策失誤。企業管理者要保證預算編制的客觀性,數據要真實有效,預算考核也要獎罰分明,從而全面提升內部財務管理的質量。
企業在編制預算時,要提高重視程度,并不斷提升預算編制的合理性,讓獲取的數據更加客觀、真實。在編制過程中,企業要做好上下結合操作,對于企業整體財務方案以及細節處的財務管理進行有效融合,然后做好分級編制操作,通過逐級匯總,提升預算管控的合理性。企業要考慮自身發展和長遠規劃目標,并對市場的多方面影響因素進行關注,提升編制預算的客觀合理性。預算管理要充分結合每一個運行環節,對于企業設備更換和運行狀況進行考慮,分析企業的生產能力,資金的籌措和管理效益等,對外則要全面評估市場需求的變化情況,對于競爭對手的相應操作和營銷策略變化以及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等進行全面了解,從而提升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在編制預算后,企業的管理人員和部門要逐級下達并加以落實。企業各個部門要嚴格執行下達的預算要求。同時,考慮到市場變化瞬息萬變,企業要動態化地評估市場動向,對于企業的經營條件和政策法規等有系統的認知,對于預算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要及時進行調整,從而提升企業預算管理的有效性。
財務指標是企業運行中重要的管理內容,而非財務指標有時候則會出現忽視的情況。而在預算管理模式下,企業需要進一步平衡各項財務和非財務指標,將兩種指標都作為企業日常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在管理過程中,如果基于產出的指標無法滿足預算管理的需要,企業就需要選取其他非財務指標來加以彌補。同時,企業要充分結合平衡記分卡模式展開預算管理,不斷豐富傳統預算編制方案。在運行過程中,企業要統籌管理,既要全面分析自身財務和內部經營的狀況,也需要探討外部顧客認知以及長期發展規劃的方案,然后基于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針對性地設定預算管理的方案和措施,讓企業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保持平衡,讓企業更為系統地管控內部運營質量,讓企業的發展戰略得到有效保障,不但可以預先強化財務管理質量,也能夠提升財務結果分析和調整的質量,為企業的發展和經營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預算管理需要有效的考核機制作為支撐,為此,企業要針對性完善相應的考核激勵機制。而在預算管理的支撐下,企業可以較為準確地預測業績和客觀運行狀況,然后據此作出相應的獎懲措施。同時,在預算管理過程中,企業會進一步加強對預算經費的把控,避免出現浪費等情況。而此時,企業的管理會相對提升強度和嚴格度,造成員工在工作中可能會提升工作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完善相應的考核激勵措施,降低員工工作的慌亂感,提升其積極性,通過有效的獎勵內容,引導員工不斷提升工作積極性。不但可以通過物質獎勵來提升員工的滿意度和工作積極性,也可以基于口頭表揚以及晉升機制等為員工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讓員工的成就感和歸屬感更為強烈,提升自我認同感,然后愿意以企業的長遠發為基礎,不斷提升自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企業快速發展,提升經濟效益,實現個人價值和企業價值的雙贏,這也能夠為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企業想要得到持續性發展,就需要不斷提升預算管理的質量,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不斷提高財務運作水平。在有效規劃企業長遠發展目標的基礎上,相應地做好預算財務管控工作,實現企業財務同未來發展目標的統一,并將預算管理全面納入到企業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中,進而提升企業運營的質量,這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無疑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