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閣/吉林化工學院
大數據時代就是隨著大量的數據爆發式劇增,人們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挖掘和分類,從而分析出能夠為人們服務的有用信息。自從大數據時代到來之后,整個教育界,包括外語教學都因其快速,量多,值高,類多的特點而受到了既深遠又廣泛的影響,其中主要涉及到以下五個方面:
(1)外語教學決策 在過去,由于信息技術不夠發達,所以在制定教學決策的時候只能是利用有限的信息,因而結果必定也是不夠全面,具有局限性的。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帶來了海量的信息數據,而且這些數據分布比較廣泛,從各個教育部門到各個高校,甚至是普普通通的高校外語教師都可以獲取與自身相匹配的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全面而又細致的分析,最終才能針對外語教學制定出合理而又準確的策略。
(2)外語學習需求 在這樣一個信息數據隨時隨地都唾手可得的時代,學生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手機或者電腦獲取各個學科的相關知識,而不僅只能靠在課堂上從老師那里所學到知識,因此,使得書本上的語法點和單詞顯得有些枯燥和單一,學生們對于知識的要求也要比以前變得更加豐富多樣。針對于此種變化,高校的外語教學也要隨之進行調整,應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外語教學資源 大數據時代到來的同時還帶來了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共享”,信息資源的共享不僅使得學生學習需求發生變化,同時也大大的拓寬了教師獲取教學資源的渠道。過去,教師獲取教學資源的途徑比較有限,會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但現在通過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教師可以學習到極為豐富的,先進的教學模式,教學經驗和教學案例,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4)外語教學模式 傳統的外語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可以借助的工具比較有限,無法滿足大數據時代下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因此必然要做出調整。在網絡平臺中的大量信息資源都可以為教師所用,他們可以借助各種網絡教學平臺進行線上或者線下教學,旨在通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5)外語教學評價 大數據時代下,隨著外語教學模式的改變,教學評價方式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原來的評價方式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而現在是可以把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的部分也可以以數據的形式體現出來,教師會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匯總和分析,進而更加全面的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果進行評價,從而使得教學評價具有多樣性和全面性。
在2016年3月,國家正式將大數據技術納入十三五規劃當中來,較為明確的提出了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所以,大數據技術必然也會為教育帶來巨大的影響。隨著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高速發展的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專業化與多元化,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載體,高校應該致力于培養出專業知識水平高,實踐應用能力強的創新型外語人才。
傳統的外語教學模式就是針對知識點進行單一的,乏味的,重復性的模仿訓練,在整個過程中并沒有體現出如何在實踐中進行應用,使得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并沒有明顯的提升,因此學生到社會上之后就無法達到招聘單位的就業要求。所以,在大數據時代下,我們應該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現代化的教育技術相結合,更加注重外語實踐教學。首先,可以通過合理使用網上資源,將傳統的實驗教學資源更新成更加個性化,更加有特色,更加吸引人的實踐材料;其次,結合MOOC,微課和翻轉課堂等多種混合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出接近現實的虛擬情景實訓。利用這種新型的外語實踐教學模式,才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滿足社會對外語人才的要求,最終成為專業素質過硬,綜合應用能力強的創新型外語人才。
大數據時代下,海量信息資源可供教學使用。教學資源與過去相比變得多樣化,由原來的書本到現在的視頻,音頻,圖片等等。這在極大的豐富了教學資源的同時,也為教師帶來了一些難題。例如,信息資源雖豐富多樣,但也不排除存在一些虛假不當的信息,因此教師在選取教學資源時會存在一些困難。另外,如何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也需要教師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適應。教師只有解決掉這些難題才能更好地利用這些信息資源。通過合理地使用大數據平臺上的網絡教學資源,教師可以為水平不同的學生有針對性地提供更加合適、恰當、高效的學習資源,這樣才能夠因材施教,為學生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個性化學習方案,這對培養創新型的外語人才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大數據時代給外語教學及人才培養都帶來了及其重要的影響,作為培養人才的授業者,教師應該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和掌握新型的教學技能和教學設備,做到與時俱進,敢于創新。首先,由于現代信息技術與設備對于教學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具備善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設備的能力,例如,具有熟練使用計算機,智能手機的技能,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多媒體的形式,如視頻,音頻,在線學習等,從而更加生動,直觀的展現教學內容,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教師應該加強分析數據,篩選信息的能力。從而才能更好的將大數據時代的特點與現代教育理論更加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此外,高校可以為外語教師們組織一些培訓,根據教師的具體情況,培訓可以分成等級,如初級、中級和高級;鼓勵教師多去參加外語教學研討會,既可以開闊教師們的視野,還可以互相借鑒、探討與學習;舉辦各種授課比賽,如教學技能大賽、課件制作水平大賽、網絡教學大賽等等,借此來提升教師們的業務水平。最后,教師還要不斷地去了解新時代新環境下的社會需求,根據實際需求來培養人才。教師們若能做到上述幾點,一定能夠應對大數據時代對外語人才培養提出的嚴峻挑戰,才能為大數據時代下的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
高校是外語人才培養的基地,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外語教學已然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不論是在教學資源、教學模式、還是教學決策和教學評價等方面。同時,高校外語人才培養也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壓力,飛速的社會發展下,高校若想培養出適應當前社會的創新型外語人才,就務必要從自身做出調整。首先,要利用大數據的思維來轉變教學模式;其次,合理地使用大數據平臺上的教學資源;最后,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提升師資建設。只有從上述三個方面進行調整,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才能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