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霞 陳 峻 吳曉暉/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
單親家庭這個詞的說法來至于上個世紀末,歐美心理研究專家通過對本國婚姻家庭現實的考察,歸結于因為社會的變遷,家庭成員的變化,解放思想等原因而引起的家庭新事物。著名學者艾略特也對這個新概念進行了重要的解說,他這樣定義單親家庭:“以男方或則女方單獨的一方作為撫養人,同時與被撫養的單親子女生活在一塊的家庭”。
本項目研究的對象主要涉及到離異與喪偶2 種常見的家庭形態。其中喪偶式的單親家庭,主要指家庭成員中一方愛人因生病或其它原因去世,另一方與自己的孩子生活居住在一起。而另外一種家庭形態,主要指父母離異分手后的單親家庭,或者父母離異分開后又再接婚重新組成的新家庭中所要撫養的孩子。
由于項目確定的樣本來自于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所以本研究中單親中職生為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下轄的中職分院里的部分單親中職生。主要以18 屆、19 屆中職生為研究對象,即分別是18 酒店管理班、18 學前教育1、18 學前教育2、18 學前教育3、18 學前教育4、18 計算機班、18 機電;19 學前教育1、19 學前教育2、19 學前教育3、21 幼師1 班、21 幼師1 班共11 個中職班,總人數為384 人。他們通過中考拿取職業院校畢業證,也就是中專生。歲數主要集中于14 歲—18 歲之間,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于多事的青春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嚴重缺乏互相合作意識與班級集體精神等。他們接觸和了解社會的渠道非常多.受到社會的外來不良文化影響大,心理極端崇尚性個性與自由,特別要求他人理解與尊重。此外,這個年齡段的單親孩子榮譽感不強,大都以自我為中心,存在個人主義思想。這個年齡處于心理逆反與情感敏感期,思維活躍且有自己的獨立觀點并經常敢于發表和堅持,輕視他人的感受;逆反的心也較重,對家長、學校、社會的教誨教育不一定接受,表現出強烈的抵觸和叛離;他們的優點是性格特征趨向于穩定和成熟,在為人處事的信心度、果斷性、自制力等方面有所發展。畢竟是孩子,性格仍然有可塑性,不好的性格特征有可能被改正,不過新的不良性格特征也有可能被沾染上。
本項目所說的教育對策是針對當前我校關于單親中職生的教育措施,通過近幾年成功的教學實踐而總結出的比較有效的對策:比方說辦好教師與家長聯系的學校暨家校,與家長構建共同的網絡教育;比方說建立每周1 次給家長打電話溝通的制度;比方說班集體可以通過班會課讓單親孩子大膽表現,平時在班委的帶領下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班級活動;比方說對問題比較突出的單親中職生單獨加強心理輔導;比方說加強學校家庭社區的互助網絡,讓更多的愛心人士幫助這些單親學生,讓他們體會各種各樣的愛等。
我們周圍單親家庭的大量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近年來它在我國越來越多,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可以說已經是一個不法回避的現實。作為一名邊疆職業技術學院中職教育班的班主任,最棘手且影響心情的莫過于那些老不聽話的問題學生的教育管理。在這些學生當中,通過調查訪問,絕大多數孩子來自于單親家庭。教學之余,上網查看了國內外學者涉及單親家庭子女的研究有很多,但關于單親中職生這個年齡段的有效教育對策方面的研究涉及的比較少,所以本項目就顯得非常有意義。本項目準備就學校、家庭、社會3 者之間構建關聯,從直接管理他們的班主任這一特殊視角出發,具體分析幾個典型的單親中職生心理問題事件及探討影響因子,通過一些措施消除和改善他們的心理問題,制定特定的教育對策。這樣的話,本研究不僅豐富和發展了關于單親孩子教育領域的相關理論知識,也對我們廣大中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帶來一定的借鑒與參考。單親家庭具有普遍性和規律性的一種社會現象,它對整個社會所產生的深刻負面影響漸漸地暴露了出來。其中來自于單親家庭的中職生在學校的3年正是處于青春期,身心急劇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中職生生理與心理受到外界的刺激都經常處于比較激烈的變化。他們長期在面對自己的家庭背景情感消極現狀時,往往比較容易產生敵對、失望、暴躁等不良情緒,從而對他們將來的身心發展和人生觀世界觀產生負面的影響。本項目研究具體分析了我校單親中職生的心理特點及問題成因,這對于單親中職生的學校教育同時也具有實踐意義。
本項目研究計劃對我校單親中職生的有效教育做系統研究,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1 部分:緒論。它包括項目研究的緣起、研究的意義、相關概念的界定和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思路與方法等。第2 部分:通過訪談法,調查問卷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搜集相關有效材料,調查總結出我校單親中職生主要的不良心理狀況、單親與雙親子女行為的對比,總結出不同點,并得出粗淺的研究結論。第3 部分:從我校中等職業院校單親中職生的有效教育入手,分析在對單親中職生教育時,具體存在那些問題,以及影響這些問題的原因。第4 部分:在分析具體現狀、討論具體問題成因的基礎上,從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討論有效教育,就單親中職生的教育得出部分有效教育策略。
本項目研究方法主要有:(1)問卷調查法。對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18 屆和19 屆384 名中職生進行問卷調查,統計發現其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單親的中職生有62 人。同時對中職三個年級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檢驗,比較和分析總結單親與雙親中職生的心理健康相同處和不同點。(2)文獻檢索法。通過網絡初步檢索國內近年來的主要書籍研究,具有參考價值的書籍,從中尋找可借鑒的教育方案。同時還查閱目前國內外關于中職教育尤其是關于單親中職生的有效教育方面的文章,并根據所查閱文章后的參考文獻信息,對文獻信息進行跟蹤檢索。(3)案例法。案例分析法是透過個案例現象看本質結構的過程。本項目舉出本校關于單親中職生的典型真實的不良案例并作對應的分析與點評,從而體現出本項目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研究中通過具體案例列舉,從而觸類旁通初步分析現階段單親中職生的有效教育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與原因,進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有效的解決方案。本項目研究的理論能與本校中職生教育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項目更加具有研究意義。
首先,安排陳峻、吳曉暉等老師通過梳理搜集相關材料,采用文獻檢索等手段,從相關書籍報刊、網站和新疆石河子大學圖書館、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資料室等地方收集關于單親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與教育對策方面的資料,學習教育學理論及其相關知識,初步具備一些做課題項目的理論基礎。其次,定性定量分析階段,課題組通過對本校中職生發放問卷進行調查、聯系更多的班主任探討交流關于單親學生教育的案例、對單親學生進行多次個人談話等,分析我校單親中職生的心理行為習慣和性格等特點,和課題組成員集體討論當前單親中職生的教育所存在的不足,收集有效教育方案資料并進行整理。再次結合國內單親中職生的教育實踐中的成功方法,總結摸索出一套在我校這種教學形態下行之有效的單親中職生教學干預方法。在肯定我校中職領導、班主任和教師對單親中職生教育問題有一定的初步認識,取得了一些教育效果的同時,也提出當前我校部分教師對單親中職生的教育與干預等方面的不足,總結提出有效的教育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