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蓉
(江蘇省吳中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蘇州 215104)
對學生對象進行調研,從學生視角調查分析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資源需求情況、教學資源的使用情況和對教師日常使用資源的評價3方面[1]。
(1)學生獲取會計知識渠道。從調查顯示,對于從何種渠道獲取會計專業知識,學生的認識和做法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即教師教授、對教材的學習,分別占93.48%和95.15%,是目前學生獲取會計專業知識的主要渠道。從網絡中學習的占67.73%,并且發展勢頭迅速;在實訓基地的實習實訓中學習占30.30%、到圖書室(館)來學習會計的占29.70%、通過家長來學習會計專業的達17.58%、通過相關實習單位了解會計信息的占9.85%、其他占9.70%。從這些調查數據反映出當前學生學習會計專業的渠道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制約。
(2)學生解決學習困難的態度。學生在遇到不會(懂)的知識或問題時,學生對此的態度有放棄、等老師講、請教同學、查閱書本等文本資料、上網查找等途徑來解決問題。但因選擇方式不同,從高到低依次為查閱書本等文本資料、請教同學、等老師講、上網查找、放棄,其比例分別為28.64%、27.12%、21.06%、18.79%、4.39%。
(3)學生業余學習觀。對學生空閑時間安排的調查,學生能否主動上專業資源平臺瀏覽和學習會計類課程資源的統計數據顯示,“偶爾會學習”的占比最大,達72.27%,“經常會”上資源網學習的有8.94%;另有15.15%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在空閑時主動上網學習,甚至有3.64%的學生從沒瀏覽過資源平臺。
(4)對網絡和視頻學習的認識。信息化學習中,網絡學習是課堂學習之外的一種重要輔導手段,13.03%的學生會在網上進行學習、66.97%學生“愿意嘗試網絡和視頻學習”“無所謂的占10.15%”“保持現狀”的占9.85%,即有20%的學生對網絡和視頻學習持不積極態度。網絡學習還需要進一步推廣和嘗試,讓更多的學生體會到網絡學習的優勢。
(1)學生經常使用的閱讀工具分析。在日常學習中,學生經常使用的閱讀工具,備選對象為“手機、電腦、電子閱讀工具”等。調查顯示,按使用率從高到低分別為使用手機占94.70%,PC電腦占17.42%,平板電腦占17.27%,使用電子閱讀器占13.33%,其他類占14.39%。數據顯示:職業學校中手機已成為學生日常并不離手的閱讀工具之一。
(2)對教學資源平臺瀏覽的效果分析。教學資源平臺是了解專業、學習知識、拓展職業認知的平臺。對專業的了解、感知,對會計專業的“道聽途說、耳聞目睹”,有眾多途徑。本調查中借助瀏覽教學資源平臺來認識專業、熟悉會計專業,有19.85%的學生表示能通過瀏覽教學資源平臺,很好地了解到本專業的實際情況,了解專業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有38.48%的學生表示能較好了解,但也有38.64%的學生認為只能一般了解,認為很差的也占3.03%。從上分析,近60%的學生能通過資源平臺了解本專業,但也有40%的學生認為不能通過資源平臺了解本專業。
(3)應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收獲。多媒體教學資源輔助于學生日常學習,助推學生對新知識、新技能的理解、掌握及訓練。課前能幫助學生預習,作認知前準備;課后能幫助學生進行輔導,查漏補遺,鞏固課堂知識,并進行學習后的檢測和評估。對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應用中,38.48%的學生感受到收獲較大,38.48%的學生感受到一般,也有21.21%的學生感受到收獲很大,只有1.82%的學生感受到很小。
(4)學生對數字教學資源的需求。學生主要應用哪些教學資源,哪些教學資源對于學生的日常專業學習有幫助?從學生問卷分析中可以看出,“重難點內容的視頻資源”、“模擬試題庫”二項對專業學習最有幫助,均超過60%,分別達到68.48%和68.18%。另外,“關鍵教學內容的動畫資源”達59.24%、“可互動練習資源”達55.61%、“聯系生活的專業資源”為45.30%。學生對“重難點內容的視頻資源”助推教學的認可度最高,是學生重點學習和掌握的內容。
(5)學生期望教學資源庫內容。學生是教學資源使用的主體之一,建設的教學資源庫要“投其所好”,對學生的有效學習要有幫助。學生認為最有幫助列前三位的分別是“專業介紹(占77.58%)”“題庫(占73.79%)”“名師教學(占70.15%)”。居中間的為“實訓資源(占69.85%)”“職業介紹(占68.33%)”“教學課件(占67.42%)”;對“素材庫”“自學模塊”“招聘信息”興趣不濃,分別占52.12%,49.85%,40.61%。
(6)信息化教學資源側重點。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使用的切入點很多,圍繞教學過程,有新課引入、概念講解、公式推導、例題分析、練習鞏固、知識拓展、實訓過程演示等方面。從學生角度看,其對“例題分析、概念講解、練習鞏固”三類信息化教學資源需求量大,分別達80.30%,78.79%和77.27%,也反映了職業類學生偏好于通過訓練掌握知識,作為鞏固訓練的一種延伸。另外,認可“知識拓展、新課引入、公式推導”比例均在71%左右;而“實訓過程演示”列后,占59.39%,其認可度還有待于提高。
(1)使用資源課程統計。對于教師日常教學中,使用資源比較多的課程統計分析,使用率從高到低依次為會計理論課,占69.09%;英語課,占60.30%;語文課,占53.79%;會計實踐課,占51.97%;數學課,占40.15%;政治歷史課,占23.33%;選修課,占20.91%;社團活動課,占15.61%。從中可以看出,會計類課程使用教學資源列前,會計教學中能充分結合會計實踐、會計工作流程將各類資源應用于教學中,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課程教學資源提升學習興趣分析。從學生角度分析,認為好的課程教學資源的應用能夠在教學中提高我們的學習興趣評價中,能提高的占54.85%,一般能提高的占37.88%,兩者小計占92.73%,說明絕大部分學生能從平時對教學資源的應用中受益,體會到了實用性及其價值,并希望教學資源能再發揮作用;認為不能提高的占2.42%,不確定的占4.85%。
(3)多媒體資源介入對師生間互動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的介入,對任課老師與同學間實現互動分析,學生認為增加較多占35.76%,認為增加很多占25.45%,認為一般占35.45%,認為沒有增加占3.33%。從上分析,多媒體教學資源能增加師生互動的達61.21%,只有少部分同學認為對師生互動沒有幫助。
(4)課程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對于課程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分析,對于能否做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利于講授,清晰透徹,46.67%的學生認為較好,22.12%的學生認為非常好,優秀評價率達68.79%;30.45%的學生認為一般,也有0.76%的學生認為非常差,持否定態度。
(5)多媒體環境下的課堂學習氣氛。多媒體教學環境克服了簡單說教和知識單向傳輸的弊端,帶來更多雙向的思索和交流。對其課堂學習氣氛分析,認為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課堂上的學習氣氛影響從高到低依次為比較活躍(占46.06%)、很活躍(占21.06%)、總體一般(占22.27%)、比較沉悶(占10.61%)。由此可以看出,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活躍課堂氛圍[2]。
課程資源應用范圍廣,課前、課中、課后,校內、校外,預習、上課、復習、檢測等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均有涉及到。目前,教師對會計課程的教學資源是否有用、是否夠用?在調查中發現:認為專業資源不夠與缺乏的二項達76%,專業課程資源嚴重匱乏,也有6.67%的教師認為專業資源豐富、17.33%認為專業資源較豐富。總體上看,教學資源嚴重不足,教師對資源的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資源還存在較大缺口。
面對專業課程教學資源的數量現狀,是否有必要開發建設會計專業課程教學資源庫,70.67%的教師認為很有必要開發建設,有29.33%教師認為有必要開發建設,認為“沒必要、無所謂”的為0。教師都認為要加強教學資源的開發建設。
教學資源庫的開發與建設對教學是否有用、有益,能促進教學。57.33%的受訪者認為對教學“很有幫助”可以輔助教學,42.67%的受訪者認為“有一定幫助”,沒有受訪者認為資源建設對教學“無用”“不確定”。受訪者均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資源建設可助推專業教學[3]。
對于教師手中目前缺乏的教學資源分析,最緊缺的是教學素材,達34.67%,其他依次24%缺優秀教學設計,18.67%缺案例;另外考試資源、課件、微課也相對不足,分別占9.33%,8%,5.33%,而掛圖資源則因專業教學中很少使用沒有需求。
在資源建設達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將分散的資源整合在一起,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勢在必行。對于會計專業課程是否建有網絡教學平臺,只有16%的教師選擇“有,經常用”,有26.67%的教師選擇“有,但從來沒用過”“不知道”“沒有”“沒有,希望建立應用平臺”分別占6.67%,17.33%,33.33%。從上可以看出,近60%的教師不知道會計專業教學資源平臺,會計專業課網絡教學平臺需要大力宣傳、加快建設、找準使用點竭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