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芳
(江蘇省泗洪縣曹廟中學 江蘇 泗洪 223900)
任何一種語言都和它的文化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一方面在潛移默化下人們基于不同的文化之下對語言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另一方面學習語言的過程其實也是在對一個國家的民俗文化進行學習。因此,語言的學習不能和文化單獨脫離開來。現如今,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滲透文化意識成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很重要的課題之一。
1.1 提問時容易涉及英文犯忌話題。部分學生受本土文化和語言思維的影響,在和外國人第一次見面時就喜歡問一些涉及隱私的問題。比如直接開門見山地問:“How old are you?”“Where do you come from?”殊不知對于英美等地的西方國家的人來說,年齡工資等都是屬于比較隱私的問題,第一次見面提的問題就涉及隱私,這明顯是不合時宜的。這樣的行為也會對別人造成困擾。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提醒學生在交流中盡量避免禁忌話題,可以簡單地以天氣、新聞等作為話題切入點。
1.2 謙虛過度表達。從古至今,謙虛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文學習中受到夸獎時,一般都會說“哪里,哪里”“太過獎了”來表達自己的謙虛。但是放在英語語境下,就會產生截然相反的效果。在西方國家,人們一般喜歡用直截了當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你的贊美,這個時候你只要簡單地回答“Thank you.”就能表示你的禮貌,同時贊美人也會很開心。如果像中文一樣去表達,過度謙虛,英美人只覺得自己的贊揚不夠真誠。同樣的話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語境,產生文化誤區。
2.1 符合新課標要求。文化學習在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里被視為很重要的內容。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文化能夠讓語言更好地被理解。新課標中明確強調要加強英語學習中文化的灌輸,其中包括當地的地理知識、文化風俗、價值觀念等,這對于加強學生對于英語的理解、培養國際化的視野是十分有利的。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一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英語基礎知識的積累,也要加強文化意識的灌輸。真正地徹底貫徹初中英語新課標的要求,從而更好地進行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真正地去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2.2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全球經濟貿易一體化進程的逐漸發展,學生通過學習英語,能夠在國際化發展的趨勢下,有效地去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而跨國際交流,有良好的語言能力是遠遠不能滿足的,還需要具備當地文化的意識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學生在較長時間內樹立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和具備相關能力。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十分的有必要,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3.1 在閱讀單詞教學中融合文化意識。詞匯是英語閱讀學習的基礎,也是文化載體的重要工具。英語單詞中蘊藏了很多豐富的文化含義,如果不理解這些單詞背后的文化現象,可能會出現詞匯理解上的巨大偏差。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要注意解釋詞匯背后的文化含義,在單詞教學中融合文化意識。
例如,在七年級Unit8“MyFashion”這一課教學時,閱讀文章中出現了很多描述顏色的英文單詞,學生對于這些單獨的顏色的意思有很好的認知和理解,卻不知道這些表示顏色的單詞與其他詞匯進行組合,就有了新的含義。因此筆者在原有的閱讀教學基礎上,進行了擴充。列舉一些顏色的組合詞匯,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文化的差異性。比如;“blacktea”實際上的中文翻譯是“紅茶”的意思。
3.2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閱讀內容。教材是學習語言的重要工具。在譯林版的英語教材精心編排下,其中蘊含了有很多貼合西方國家的文化的內容和風俗習慣。話題的編排也充分結合了生活實際。是開展英語閱讀課堂非常好的教學材料和資源。因此,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立足于文本,并且有效地提取課文文本中蘊含的文化現象,和學生一起討論中西方文化的異同。
3.3 開啟小組合作機制。小組合作學習是開展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非常高效的一種方式。因為每個人對于文化的理解不同,通過組內幾個人互相探討合作,可以有效地平衡這個現象。同時通過合作學習對于閱讀文章里不同文化現象里蘊含的文化意識會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知。因此,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可以將小組合作作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感悟,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立足于課本,從單詞、課文中發現背后蘊含的文化現象的同時,也要巧用小組合作機制,并且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外英語閱讀,樹立自己的文化意識。從而真正高效地開展結合文化意識下初中英語閱讀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