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萍
固定資產管理大體包括固定資產采購、固定資產使用、固定資產盤點以及處置等多個活動,對交通運輸事業單位而言,實施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體現為以下兩方面:
交通運輸事業單位的發展應遵循交通運輸行業以及政府部門的發展戰略方針政策,政策點明,進入發展新時期后,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應更注重固定資產的“服務潛力”,比如針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現狀頒布的《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就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折舊、確認等環節制定了新的規定,推動交通運輸事業單位不斷優化自身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式。
交通運輸事業單位通常需要擔負所在地區各區域的公路養護以及管理等工作,而公路技術的日益成熟、公路質量需求的不斷攀升等,使交通運輸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類型、數量等變動較大。固定資產作為單位內部投資的重要方向,對實際資產情況的掌握直接關系到交通運輸事業單位資源的使用效率以及資產的安全性,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是事業單位提高管理效率、預防腐敗的重要舉措。
雖然近年來,各事業單位都在積極開展內部改革,提升自身固定資產管理水平,但從應用效果來看,交通運輸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各單位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由于交通運輸事業單位間的服務內容并不一致,所以財政部在制定政策規章時,并未對所有的固定資產配置都設定了統一的標準,使得單位在采購固定資產時有較大的自主選擇空間,增加了固定資產配置的隨意性。此外,受傳統管理思想的影響,交通運輸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上還存在重編制、輕執行的問題,在年末制定固定資產預算時,單位各部門都盡可能多地為自身謀劃項目資金,但對后續如何使用卻缺乏重視,多數單位的固定資產規劃短期性特征明顯,長期規劃不足,再加上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能力的限制,單位固定資產盤點不明晰,導致單位在配置固定資產時極容易出現盲目性。
一方面,交通運輸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組織機構不健全,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之間存在脫節的現象,彼此信息難以交流,而且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能力也不足,日常工作只是登記各部門調用或領用固定資產的記錄,未考慮需求性,固定資產的領用較為隨意。另一方面,單位固定資產還未實現信息化管理,管理人員入賬、盤點等工作難度較大,采購或處置前也未和財務部門進行數據實時共享,導致賬物不符。
第一,受單位信息化程度、部門協作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交通運輸事業單位在盤點和核算固定資產時花費時間較長,固定資產處置效率低下。第二,對單位固定資產的處置不夠規范。交通運輸單位的固定資產來源較為多樣,部分屬于捐贈獲得、部分屬于自購、部分是上級劃撥,但多數單位在處置固定資產時,常存在“一刀切”的思想,到期統一進行報廢處理,部分固定資產的剩余價值得不到體現,資源浪費嚴重?;鶎咏煌ú块T由于執法改革,存在執法車輛多年未更新的情況,但執法工作還要開展,所以有些車輛已經到了報廢期,但還在運行。
在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后,可以發現,影響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主要因素集中在這幾點:第一,固定資產管理理念;第二,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履職情況以及人員專業能力;第三,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第四,信息化建設程度。以此為基礎,針對交通運輸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首先,交通運輸事業單位應提高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通過組織學者講座、有效管理經驗單位交流會等方式,增加單位領導、管理層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認識,明確了解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固定資產管理的發展趨勢,并結合單位自身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固定資產管理目標、決策計劃等,參與并支持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其次,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理念在內部的宣貫,提升內部其他部門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認知程度,積極配合固定資產部門的工作開展。最后,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一方面要加強對財務人員能力的培養,提高其政策解讀能力,和固定資產部門做好對接;另一方面,單位應針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開展專業知識方面的培訓,增加其知識儲備,使其能更好地支持現代化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建設。
交通運輸事業單位在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時,應覆蓋固定資產購置、使用、處置各個階段。在具體建設中,單位可以以相關政策指引以及其他兄弟單位經驗為參考,構建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大體架構。在此基礎上,通過梳理固定資產管理流程來完善制度細則:
首先,在固定資產購置環節,單位應遵循節約、按需采購的原則,向審核部門提交固定資產購置申請。其中,單位財務部門應根據政策意見明確單位各設備標準、數量等,要求各單位年初要有預算,根據資產平臺(現在都進入財政部門資產平臺)庫存數提出申請,申請過后,財政部門下達指標,按照預算批復采購資產,并將數據反饋給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同時,單位應定期組織人員進行資產清查,為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提供各部門資產實際情況。
其次,在領用的過程中,單位需健全采購驗收、固定資產入庫環節管理制度,明確規定,在固定資產配置后,應及時組織人員進行驗收,同時由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辦理入庫手續,登記固定資產卡片,注明固定資產各類信息。在報銷時,先申請,經財政部門審批后,報廢資產進入公共倉。若使用部門無法提供領用卡片,則不予報銷。
最后,針對固定資產的處置,單位需要先計算固定資產剩余價值,根據價值選擇適宜的處置方法,比如當固定資產使用期限已到,但還有剩余價值時,單位應對其繼續使用能力進行評估,若還可以繼續使用,單位應重新調整折舊、管理方法等;若不能繼續使用,單位應遵循充分利用原則,采用拍賣等方式將剩余價值兌現,同時計入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交通運輸事業單位需推進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建設,根據自身固定資產管理需求、現有系統軟件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風險,編制報告,將其反饋給軟件研發單位,由其對交通運輸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功能進行補充和完善,并為單位財務共享平臺的構建提供指導,以實現單位各系統信息互通、數據實時共享,為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提供全面、真實的數據支持,使其可以及時掌握各部門的資產使用情況、單位現有固定資產的各類信息等,為管理者制定固定資產管理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從而提高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
交通運輸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新時期,單位應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思想建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以及實施信息化管理,從思想認知、能力水平等多方面,加快單位現代化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