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共天津市委黨校課題組
中央多次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不僅有利于擴大有效需求,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運行下行等風險挑戰,而且對于天津高質量建設“一基地三區”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圍繞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聚焦 “新基建”,做優做強先進制造業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智能時代,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建設被賦予新的內涵,即建設以高科技、數字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發展高地。而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在內的“新基建”是現代智能產業發展的基礎,因此,抓住“新基建”發展機遇期,科學合理布局“新基建”,不僅能夠為提振天津經濟帶來新動能,同時也可以打造全新智能產業集聚區,提升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建設質量和水平。
(一)“新基建”有助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新基建”的技術密集和創新密集的特性將有效推動傳統制造業技術創新與智能轉型,進一步推動產業分工、提高專業化水平,從而形成以高端制造業為核心、以智能制造為特征的現代產業鏈條和產業體系。
(二)“新基建”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有助于做大做優做強新興產業及產業鏈
近年來,天津人工智能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人工智能企業發展能力持續提升,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獲批建設,360上市公司、紫光云總部、TCL北方總部、國美智能等重大項目相繼落戶。進一步將“新基建”融入國家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必將持續推動天津打造人工智能科技創新“高平臺”,為形成人工智能產業集聚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層,“會遠于候之中,則氣為之使;達遠于候之外”,“神游氣化,而意之所之玄之又玄”。當氣息為遠所用,自由地流轉于琴曲之中,意識在虛空中旋轉,流露出了生命的氣息。因而,從有限的世界上升到了無限的空間當中。
(三)“新基建”有助于“互聯網+智能制造”全新業態形成
“新基建”所提供的 5G網絡、大數據平臺、云計算中心等服務是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發展的基礎。面對現代消費升級新需求,充分利用“新基建”強大的服務功能,全面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是培育新業態、建設現代化高端制造基地的客觀要求。
(四)“新基建”可助力京津冀產業對接,加快區域產業一體化進程
“新基建”服務范圍受空間限制較小,從而為跨區域布局提供可能。天津以京津冀產業一體化為目標,大力布局區域性“新基建”項目,并以“新基建”為依托,努力打造支撐首都產業發展的智能化產業體系,構建京津冀城市群高端智能產業鏈。
二、圍繞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依托“新基建”,建設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
“新基建”為天津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提供了新機遇。
(一)為加快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提供了新機遇
利用“新基建”加快推進港口自動化改造,建設基于5G、北斗、物聯網等技術的信息基礎設施,實現智能調度、設備遠程操控、口岸實時數字驗收,提升港口的總通貨能力和運行效率;深化津冀港口一體化,促進港口之間與供應鏈上下游互聯互通,構建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北方國際航運物流貿易生態圈;通過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便利化建設,提升港口國際化現代化服務水平,最終實現用智能化推動港口綠色發展。
(二)以“新基建”為依托,推進津冀港口協同一體化發展
充分發揮天津港的獨特優勢,利用“新基建”加強與曹妃甸港等周邊港口合作,全面打造京津冀出海口;共享共建共用內陸無水港資源,共建冀中南地區物流基地、保稅園區等項目,共同參與集疏港路網建設,完善海陸聯運集疏運體系;推進港口功能向雄安新區延伸,推動雄安新區與天津口岸信息化合作,推進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進海關檢驗檢疫“五協同”,將天津口岸“直通進區”“直通進廠”等便利通關模式延伸至雄安新區。
(三)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發揮好“津新歐”國際班列作用
充分利用“新基建”新技術,不斷完善航運服務體系,優化航運發展環境,積極吸引“一帶一路”沿線高端航運要素聚集;加快“新基建”在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等方面的布局,打造“津新歐”陸橋新通道,建立起全供應鏈管理的交通運輸新模式,推動招商物流的國際化;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港口在海鐵聯運、港口裝卸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實現港口信息資源共享;推進“新基建”走出去,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陸空立體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合作,與沿線國家進行航運互通、港口互聯的建設與運營合作,推動港航一體化發展。
(四)用好用足自貿區政策,提升國際航運功能
加快推動人才、資本、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向自貿區聚集,使自貿區成為服務“新基建”創新高地;利用自貿區政策優勢,搭建“新基建”國際融資租賃平臺,布局“新基建”產業鏈,鼓勵大型融資租賃公司積極對接5G基站建設和上下游產業鏈;加快港航一體化步伐,構建現代化國際航運體系,在國際智港建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三、圍繞建設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布局“新基建”,打造具有引領作用的金融創新城市
隨著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對金融服務數字化、智能化的需求相應提高,從而對全國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建設提出新要求。“新基建”發展與金融產業的高度關聯性為金融領域的改革創新提供了新契機。
(一)“新基建”推動融資方式創新,成為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建設的加速器
近年來,天津金融產品創新成果豐碩,先后設立國內首支互聯網貨幣基金,發行國內首單小城鎮私募債券、首單場內市場化債權融資計劃等,2019年更推出“知識產權質押+回購”、保稅倉單質押融資等52項金融創新產品。“新基建”投資規模巨大,融資需求旺盛,但在政策框架內對融資方式的要求也十分嚴格,這必將催生新的融資方式和金融產品。利用天津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先行先試政策優勢,適時推動PE、VC等新型融資形式在“新基建”領域的創新應用,不僅可以有效拓寬“新基建”融資渠道,也可以借“新基建”融資方式創新倒逼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從而進一步推動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建設。
(二)“新基建”可助力做大做強融資租賃,為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建設培育新動力
2019年,天津初步建成國家租賃創新示范區,飛機、國際航運船舶等融資租賃業務保持全國領先。在此基礎上,可借力“新基建”,進一步打造全國融資租賃服務平臺和融資租賃產業集聚高地,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創新能力和智能化、數字化運營水平。
(三)“新基建”助力天津金融服務半徑不斷延伸,打造世界級金融服務“高平臺”
全國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建設立足京津冀,對協同發展的支持能力不斷增強,截止2019年6月,天津金融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資金余額達4508億元,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以京津冀為起點,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致力于為全國乃至全球提供現代化高端金融服務。而“新基建”提供的現代化基礎設施為金融服務的跨區域、跨國界合理配置提供了便利條件,從而使金融創新示范區服務半徑得到有效延伸。因此,科學合理布局 “新基建”有利于天津智能化對接全球金融中心,搭建全國資本高質量集聚、全球資金高水平金融服務平臺。
四、圍繞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服務“新基建”,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改革開放先行區是天津的金字招牌,一直引領天津不斷創新理念,以改革開放帶動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航運核心區和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建設。新形勢下,天津可借助 “新基建”的新機遇,進一步釋放改革創新勢能,強化制度創新,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現代化水平,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推動改革開放先行區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一)借力“新基建”,加快制度創新步伐,不斷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與治理水平的現代化
堅持“自上而下”統籌思維,把“戰區制、主官上”作為社會治理和社會穩定的重大體制機制創新,將社會治理的“千條線”擰在黨建“一根針”上,將黨的領導從中央到最基層 “一根鋼釬插到底”;探索“自下而上”的基層治理創新,不斷探索和完善符合天津超大型城市特點的基層治理體系,有效解決“橫向部門合力不足、縱向基層力量不強、社會參與程度不高”等一些長期困擾基層的難題,將群眾的問題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加快 “智慧城市”建設,賦能“城市大腦”,抓好 “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運用“津治通”一網統管平臺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為智慧城市賦能,打造“物聯感知城市、數聯驅動服務、智聯服務決策”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服務、精準化管理水平。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利用 “新基建”建設機遇,繼續向縱深推進 “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項目投資流程,提高項目投資參與的便利化程度,優化營商環境,減少市場主體參與項目的交易成本,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全力打造數字政府,加快構建網上辦事為主、自助終端為輔、實體大廳兜底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新模式,全面強化政務數據支撐;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優化政務服務流程,壓縮項目審批時間,全面提升政務惠企水平,激發激活市場活力;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業稅費負擔,幫助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進一步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升監管效能,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三)進一步加強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實現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新基建”屬于新技術新產業,具有鮮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導向,是以現代科技特別是信息科技為支撐,旨在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可助推實現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借助“新基建”,圍繞天津十大支柱產業集群以及與“新基建”上下游產業相關聯的領域開展科技創新,從而加快天津產業轉型與升級;借助“新基建”,發揮金融對技術創新的助推作用,解決好高科技產業發展、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投融資問題,進而推動金融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借助 “新基建”,打破區域體制機制障礙,整合京津冀地區及國際優勢創新資源,構筑世界級高精尖產業創新平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通過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強化 “新基建”底層科技支撐,全力打造國家級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基地。
(四)不斷優化人才成長環境,構筑人才聚集高地
“新基建”需要大量的科研、管理型人才及技術、技能型人才做支撐,加強人才引進力度,不斷優化人才成長環境至關重要。聚焦 “新基建”需要,在5G基建、人工智能、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加快引進一批高端人才。對數字經濟領域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給予具有相當競爭力的創業資助和投資獎勵;對于數字技術企業引進和培育的技術骨干人才、或者通過獵頭公司引進的高端或緊缺人才,皆給予一定數額的獎勵;建立高層次人才 “一站式”服務窗口,構建“一口受理、全程代理、一站辦結”的服務機制,努力將天津打造成為“新基建”人才聚集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