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斯
(重慶市人民醫院 重慶 400021)
重癥肺炎是指在肺炎病程中,除具有常見呼吸系統癥狀外,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統明顯受累表現的危重階段[1]。從重癥肺炎的臨床癥狀可以看出,此病治療的關鍵是有效清除患者肺內堵塞的痰液和淤血塊,保證肺部通氣量,改善患者肺功能,而常規抗感染治療臨床效果較為緩慢,單純治療效果并不理想[2],本文對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治療重癥肺炎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以我院2017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期間收治的66 重癥肺炎患者作為對象,隨機分為聯合組(n=33)和對照組(n=33),聯合組中男患者19 例、女患者14 例,年齡56 ~78(64.1±3.6)歲,病程2 ~6(3.9±0.5)年。對照組中男患者20 例、女患者13 例,年齡55~79(65.3±3.4)歲,病程2 ~6(3.5±0.7)年。納入標準:(1)臨床確診為重度肺炎患者。(2)患者自愿同意參與。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肝腎心功能障礙患者。(2)對治療項目不耐受患者。(3)治療依從性差,不配合患者。將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方式,即對癥治療、抗炎、抗感染治療、營養支持等。
聯合組患者采用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術治療,患者取仰臥位,行局部麻醉,使用型號為Olympus1BF-P60 纖維支氣管鏡,從患者鼻腔或創建的人工氣道插入,優先吸出氣管、支氣管內痰液和血痂,吸出分泌物送檢(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再用纖維支氣管鏡觀察肺部組織、支氣管病變情況,然后在痰液分布較多肺組織及支氣管內注入37℃生理鹽水負壓灌洗,一次20mL,灌洗4 ~6 次,灌洗完成后要再次觀察肺部及支氣管情況,確定灌洗干凈。患者術后抗感染治療藥物根據細菌培養、藥敏實驗結果確定,其他對癥治療及營養支持同對照組。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療效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緩解,肺功能及胸部X線檢查確定炎癥病灶基本消除。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緩解,肺功能及胸部X 線檢查確定炎癥病灶明顯消除。一般,患者臨床癥狀有一定緩解,肺功能及胸部X 線檢查確定炎癥病灶消除不顯著。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緩解,肺功能及胸部X 線檢查確定炎癥病灶未消除。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聯合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0.91%,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66.67%,兩組臨床效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561,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效果對比[n(%)]
重癥肺炎患者的判定標準取決于局部炎癥發展程度、肺部炎癥的傳播速度及全身炎癥反應速度等,如一些肺炎患者在臨床上出現嚴重低氧血癥、急性呼吸衰竭等需要開展通氣治療的患者,或已經出現低血壓、休克等循環衰竭表現或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可以判定患者為重癥肺炎[3]。重癥肺炎治療的關鍵是清除患者肺部組織及支氣管內的分泌物,改善患者肺部通氣質量,緩解患者臨床癥狀。重癥肺炎臨床常用治療方式為對癥治療、抗炎、抗感染治療、營養支持等,這些治療方式并不能很好改善患者肺部通氣質量,臨床療效不顯著。本文對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治療重癥肺炎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聯合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0.91%,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66.67%,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效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561,P<0.05)。
從結果可以看出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術治療重癥肺炎有顯著優勢,分析主要原因是,利用纖維支氣管鏡可準確判斷痰液、堵塞血痂、炎癥分泌物的具體位置[4],然后再利用肺泡灌洗術可充分吸引和灌洗,可有效清除痰液、堵塞血痂及炎癥分泌物,改善患者肺換氣和通氣功能。最后再利用分泌物細菌培養、藥敏試驗結果進行敏感抗生素用藥,配合其他對癥治療,能精準改善患者臨床癥狀[5],所以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術在治療重癥肺炎方面臨床療效更好,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