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云
(江蘇省泗洪縣實驗小學 江蘇 泗洪 223900)
教師在小學階段教學中將微課有效的運用于課堂中,即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生機和活力,又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推動力。微課在教學中有自身的優勢和價值,它具有指向性、精簡型、生動性等多種特點。它的這些特點可以有效的讓教師順應改革趨勢、創建高效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時合理的利用微課,可以有效的落實教學目標,讓教學內容更通俗易懂。
1.1 微課有一定的靈活性。通過微課,教師可以將課內、課外的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對教學空間和時間作進一步的擴展。從而使教學目標更明確,對學生的數學思維有較強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更加得心應手。微課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價值和作用。
1.2 微課應用于數學教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小學生年齡小,思維的發展正處于過渡的階段,對新穎的事物極易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微課的形式能更好地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微課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和地點,不必像傳統課堂上跟著教師的思維進度走。微課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性的播放視頻進程。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1.3 微課還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在小學階段,學生遇到問題都是直觀地、形象地看待問題,不會把一些抽象緊密的問題相結合起來。這個階段的小學生在遇到這些問題時就會束手無策,不知所措,從而失去學習的信心。所以,小學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形象性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讓學生通過微課的視頻具體形象地思考問題。從而使抽象復雜的問題得到解決,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因此,教師要能發現問題,不斷去思考,去發現和生成微課的教學內容,去研究和變革教學形式。把自己從教育教學的執行者變成課程的研究者和開發者,在研究中享受樂趣和成長,在享受微課帶來的教學效果中不斷的積累經驗,發揮數學微課的最大作用,將微課更好地運用到教學中。
2.1 合理的應用,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數學這一門學科不同于別的科目,它與其它的科目相比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思維型,還有更深層的邏輯性。這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受挫就容易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倦,覺得學習很枯燥無趣,從而喪失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興趣。微課不同于普通的教學模式,它通過視頻制作能夠將圖片、文字、聲音、色彩結合在一起。就像學生看動畫片一樣,產生一種形象的快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新鮮感。從而使復雜的內容淺顯易懂地呈現給學生。因此,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微課,就可以更好地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如,教師在講解“圖形的平移和旋轉”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先搜集一些有關游樂場的圖片。然后,以視頻的模式播放一遍。如,摩天輪從最低點轉到最高點轉一圈做的是旋轉運動,聲音、圖像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更具吸引力。現實生活的一些圖片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哪些是平移現象?哪些是旋轉現象?使平移和旋轉現象直觀地呈現。再通過教師層層的引導,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下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強化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知識的掌握。
2.2 在數學中運用微課,突破教學中的難點、重點。隨著教育水平的發展,一些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發現學生經常會出現一些現象。即教師講的再細、再辛苦,學生學起來費力,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成績總是停滯不前。那么,這樣的結果究竟是如何導致的呢?主要原因是教師忽略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的理解程度。教師講完,看似學生懂了,其實不然。學生只是掌握了一些表面的知識,對一些重點、難點的內容卻似懂非懂,仍舊存有疑惑。這樣,即掌握不了知識,還對后面進一步的學習產生不好的影響。而微課的學習可以更有效的突出重點和難點。教師針對重、難點加以更深刻詳細地講解,能及時有效的解決問題,讓學生對知識點加以鞏固。
2.3 教師運用微課,提升學生空間邏輯思維。數學這一學科的最終目標是要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培養一定創新精神。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知識閱歷的缺乏,在遇到一些難題時往往無從下手,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學習中運用微課的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更形象,生動地去認識事物,為培養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奠定基礎。微課的視頻呈現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獲得空間的直觀概念,能更有效地形成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有了這樣的構思體系,才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空間邏輯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識,也可以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的課堂效率。教師在實踐中一定要選好適合的途徑,讓微課在教學中得到更好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