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
(羅田縣婦幼保健院 湖北 羅田 438600)
異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宮腔外的區域進行著床和發育的一種異常妊娠,多發生于輸卵管內[1],其病因可能是輸卵管及其周圍的炎癥導致受精卵移置宮腔障礙。血HCG 可表現為升高狀態,超聲定位診斷可判斷受精卵的位置。異位妊娠患者若發生破裂,可發生休克等危急表現,為臨床上嚴重的急腹癥,危害生命。臨床一旦確診應根據患者生育需求采取手術治療[2],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意識水平的逐漸提高,異位妊娠患者及家屬已不再局限于要求生理上的健康,這就要求臨床提供一定的護理干預幫助異位妊娠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防御系統,以積極的心態治療及樂觀的思想面對下一次妊娠。現分析循證護理在異位妊娠患者治療中的效果及對緩解焦慮情緒與抑郁情緒的作用,具體調查結果如下。
隨機抽取2019 年2 月—2020 年1 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異位妊娠患者80 例作為對象,年齡在20 ~40 歲之間,平均年齡(28.34±2.30)歲;未婚者8 例,已婚未育者45 例,已婚已育者37 例。研究對象的篩選條件:所有研究對象經臨床表現、體征、影像學檢查確診為異位妊娠患者。研究調查已經得到院方和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同意和支持。
循證護理干預措施如下:(1)生理健康:異位妊娠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停經、陰道流血及腹痛。①首先應特別注意,針對腹痛表現切忌應用止痛劑以免影響對疾病進展的判斷;②出血量較少患者,應密切觀察,可根據患者狀態采取預防性措施;③針對大出血已發生休克的患者,應立即行抗休克治療,輸注平衡液以保證循環血量,預防缺血缺氧等造成的不良后果。(2)精神心理健康:異位妊娠臨床上應立即手術,避免受精卵的繼續生長發育而導致破裂出血情況的發生。患者精神心理變化多發生在兩個方面:①手術所帶來的恐慌、焦慮情緒,擔心手術意外、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針對這類患者,應積極就手術的進行流程、疾病的基礎知識等方面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細致的講解,使得患者及家屬做到心中有數,應及時建立良好的醫患溝通渠道,增加患者對主治醫生的信任度,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的條件;②術后患者多陷入“希望-失望”的情緒當中,擔心再次妊娠的幾率會大大降低,影響幸福指數等等而產生焦慮、抑郁情緒,護理人員應從共情的角度出發,站在患者的角度幫助患者重拾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患者家屬實施有效的溝通,讓患者感受到溫情,積極面對生活。
觀察和對比經循證護理模式干預后異位妊娠患者生活質量水平及焦慮、抑郁情緒的緩解情況。其中患者的生活質量表現在生理健康及社會功能方面。
采用SPSS19.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異位妊娠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采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進行t檢驗;焦慮、抑郁不良情緒的緩解情況采用%的形式表示,實施卡方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異位妊娠患者經循證護理后生理健康(88.36±8.10)分、社會功能(91.06±8.32)分,生活質量水平顯著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異位妊娠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水平(±s,分)

表1 異位妊娠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水平(±s,分)
時間 例數 生理健康 社會功能循證護理前 80 65.56±7.69 72.96±4.96循證護理后 80 88.36±8.10 91.06±8.32 t-18.259 16.731 P-0.001 0.001
實施循證護理后可以明顯改善異位妊娠患者的心理狀態,緩解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護理后焦慮為22.50%,抑郁為28.75%,與護理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異位妊娠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不良情緒的緩解情況[n(%)]
循證護理干預是護理人員在計劃護理活動過程中,審慎地、明確地、明智地將科研結論與臨床經驗、患者愿望相結合,獲取證據,作為臨床護理決策依據的過程[3]。也是循證醫學和循證保健必不可少的環節。循證醫學護理模式需要大量臨床循證醫學支持,有效的理論依據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對臨床護理人員的要求非常高,是一種新型有效的臨床護理模式[4]。
本研究表明,經循證護理干預后,異位妊娠患者生活質量水平顯著提高,其焦慮、抑郁情緒緩解較為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循證護理模式干預后,主要體現在專業問題剖析及精神心理的輔助措施,患者生活質量水平明顯提高,生理健康及社會功能方面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恢復,心理健康問題顯著改善,能夠以較為良好的心態面對生活及妊娠[5]。
綜上所述,有效的循證護理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緩焦慮、抑郁的情緒,對疾病的發生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