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云
(門源縣中醫院 青海 海北 810399)
宮頸炎為臨床中常見的婦科疾病,急性宮頸炎治療效果欠佳[1],在已婚婦女中發病率較高,表現為下腹墜痛以及陰道異常、流血等,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結合臨床護理提升治療效果。
抽取本院2013 年1 月—2016 年12 月期間進行治療的宮頸炎患者140 例作為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70 例及對照組70 例,觀察組年齡為(27 ~42)歲,其中已婚51 例,未婚19 例。對照組年齡為(29 ~43)歲,其中已婚為54 例,未婚16 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符合《婦產科學》中有關宮頸炎的診斷標準,與醫護人員能夠進行有效溝通及交流,語言功能完整,無障礙性疾病[2],入組患者均經本人同意、家屬知曉,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者精神狀況無法參與,不愿意配合者;兩組患者的年齡、婚姻狀況等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采取實施常規的微波治療及激光治療,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而觀察組采取針對性的人性化護理干預模式,主要措施包括:
1.2.1 術前護理干預 由于患病部位較為特殊,部分患者處于未婚,需要注意患者的隱私保護,使患者感受到人文關懷及護理人員的細心。由于宮頸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常出現恐懼及緊張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需要與其進行積極溝通,了解內心想法,講述宮頸炎的正確治療方法,采用常規治療對于術后的生活質量不會產生影響,為患者講解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鼓勵其以積極心態面對治療[3-4]。
1.2.2 術中護理 在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與患者進行積極溝通利用眼神、溫柔的語言安慰患者,提升治療信心,通過分散患者注意力減少其在手術過程中的應激反應及疼痛[5]。
1.2.3 術后護理 手術后護理人員需要詢問患者的身體癥狀及反應,告知術后2 周內會產生陰道出血及分泌流液,屬于正常現象。伴隨時間延長,分泌物就會減少,減少患者的過度擔心。術后要注意外陰部位的清潔,1 月內不宜進行過度勞動及劇烈活動,3 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嚴格遵照醫囑杜絕抗菌藥物,密切觀察有無不良反應,同時告知不適隨診。
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宮頸表面光滑,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宮頸表面有新生組織,無效:癥狀無變化,創面無減小。總有效率=(痊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本次宮頸炎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對提高臨床療效影響分析調查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 進行處理分析,治療效果、滿意度行卡方檢驗,用(n%)表示,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相比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相比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宮頸炎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此病病程較長,在患者治療期間,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和經濟壓力。臨床上以急性宮頸炎較為常見,如果急性炎癥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可能會導致慢性宮頸炎的發生。隨著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常規護理模式難以滿足宮頸炎患者的需求。人性化護理模式應運而生。人性化護理模式為臨床上新型的護理干預措施,其護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從患者的角度出發,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減少治療后繼發感染、出血、宮頸黏連等并發癥的發生。經大量研究表明,宮頸炎護理中采用人性化護理能夠有效彌補傳統常規護理的不足之處,同時也能獲得患者更高的滿意度。
本研究發現實施人性化護理的觀察組患者有效率相比于對照組,優勢顯著(P<0.05),實驗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相比對照組,優勢顯著(P<0.05)。
綜上所述,應用人性化護理能夠顯著提升宮頸炎護理效果,促進患者疾病恢復,值得在臨床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