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多杰

摘要:現如今我國的媒體事業已經朝向經營化發展,競爭變得更加激烈,所以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讓藏語文化具有更大的覆蓋范圍并且傳播到全國各地,賦予藏語媒體更強的輿論導向能力。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實現民族的團結統一、社會的和諧穩定,也有利于帶動西藏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宏偉戰略目標。
關鍵詞:新媒體;藏語;新聞節目;創新策略
藏語電視媒體人員一定要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乘勢而上,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圍繞大局、服務人民,要敢于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新聞媒體輿論引導的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積極搶占輿論制高點。同時,也要不斷順應時代發展,發揮藏語電視節目的獨特優勢,增強節目的傳播力、吸引力與感染力,讓民族語言電視節目更好地服務于民眾,實現藏語電視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和諧新藏區戰略的順利實施作出更大貢獻。
一、藏語電視新聞節目的政治意義
迄今為止,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國的新聞媒體已經開始向市場化及產業化轉型,電視節目面臨著更大的生存壓力。與此同時,少數民族的新聞媒體的發展也不斷趨向邊緣化,缺乏足夠的競爭力來適應市場環境。藏語有著廣大的受眾群體,藏族文化也有著悠久獨特的歷史,是我國文化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然而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有一些不法分子妄圖分裂祖國,利用宗教極端組織通過各種途徑散播著反動言論,意圖挑起戰爭,極大地破壞了我國邊疆地區的和諧穩定,妄圖挑戰“祖國的領土神圣不可分割”這一堅定信念。在這種背景下,藏語新聞媒體不僅要利用媒體的宣傳功能,促進文化的和諧統一,積極推動少數民族的社會經濟發展;更要肩負起輿論導向的作用,引導藏區群眾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嚴格按照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前行,時刻維護祖國統一,以實現民族大團結為己任,從而促進國家和諧、穩定、統一發展。一切妄圖分裂祖國的行為與言論,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情況下都將不攻自破。
隨著藏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的高速發展,藏語電視新聞節目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現有的新聞節目與黨、政府對媒體的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在很大程度上無法及時有效地完成黨和政府提出的宣傳監督要求。所以藏語新聞節目一定要肩負起黨、政府與老百姓之間的橋梁紐帶責任,以強有力的監督宣傳行為引領藏族群眾走向正確的發展道路。藏語電視新聞節目也要不斷提高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的力度,不斷豐富藏族群眾的文化生活,滿足廣大藏族農牧民觀眾對藏語電視節目的數量和質量需求,讓藏同胞充分融入到日新月異的社會中來,使他們能夠充分享受到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果。媒體工作人員要在新媒體背景下對藏語新聞節目進行創新,不斷提升藏語新聞媒體的服務水平,樹立少數民族地區電視行業的良好形象。
二、新媒體背景下藏語新聞節目
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傳播形式有待拓寬
藏語電視新聞節目一定要以正確的輿論導向為核心目標,積極宣傳國家的方針政策,努力提高民族的凝聚力。要想充分落實這一職責,就一定要特別注重新聞節目的播出形式與播出內容,二者相輔相成、相互配合。只有利用多元化的播出形式作為有效載體,才可使新聞內容更為廣泛地被藏族群眾所接收,從而起到權威的輿論導向作用。然而就目前情況而言,藏語電視新聞節目播出形式過于單一,不具備明顯的節目特色,節目的播出質量也有很大上升空間。所以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下,藏語電視事業若想得到更好的發展,新聞內容就一定要緊密結合本地群眾所關注的焦點與熱點,堅持打造品牌特色,并利用多元化的傳播手段,不斷吸引藏族群眾對新聞節目的關注度,通過提高節目質量,拓寬傳播路徑,促使藏語電視新聞節目深入人心,進而不斷提高自身影響力。
由于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藏語電視節目也要順應時代發展,充分利用新媒體來進行轉型,通過不斷的改革創新,構建更具有朝氣的、內容靈活多樣的新媒體傳播平臺。
(二)節目內容缺乏“地氣”
所有新聞媒體的播出途徑都只是一種有效載體,是為了讓更多群眾可以接收到播出的新聞內容,所以新聞內容才是節目的靈魂。藏語新聞節目要想擁有更廣泛的受眾群體,就一定要狠抓節目內容,一定要提高節目內容的趣味性與互動性,讓節目內容更接“地氣”。新聞媒體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具備敏銳的新聞觀察力,積極尋找當地農牧民所喜聞樂見的身邊事,注重節目的本土化,盡量采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吸引群眾的注意力,同時也要關注民眾訴求,充分利用媒體的力量,幫助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媒體輿論導向,肩負起國家和人民之間的紐帶橋梁職責,上行下效,促進當地的和諧穩定,進而促進祖國的和諧統一發展。
(三)地域環境限制
廣大牧民是藏語新聞節目的主要受眾群體,他們大多生活在偏遠的農牧區,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不僅不利于新聞節目的傳播,而且傳播條件較差且成本較高,這些都是制約藏語新聞節目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少數民族電視臺已經購入了大量先進設備,保證了電視媒體的穩定運行。
三、新媒體背景下藏語新聞節目的創新策略
(一)科學地編排節目
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的采、編、播模式也正在經歷著極大的挑戰,所以若想使藏語新聞節目有著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就一定要創新節目的編排方式,利用科學的編排手法,充分利用網絡環境優勢,配合硬件設施有力推動西藏媒體的向前發展。
要樹立藏語新聞節目的品質與形象,就需要結合當地的基本情況,以長遠發展為理念,以推向全國為目標,不斷提高節目編排的科學性。新聞節目的覆蓋面積越廣,當地農牧民所接收的信息也就越多,在豐富他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可幫助農牧民更好地了解國家的相關政策,更好地認識與了解社會的發展。
(二)提高電視節目播出質量
電視節目區別于廣播節目,必須做到聲音與畫面的同步傳播,所以在播放電視新聞節目時,要科學地利用同期聲與現場聲,保證畫面與聲音的穩定清晰,為民眾帶來良好的觀看體驗。與此同時,電視新聞節目在制作過程中,會涉及到前期采訪、畫面編排、后期剪輯與字幕等多個環節,所以一定要規范操作流程,確保電視新聞節目可以呈現出高質量影像。
(三)促進新聞節目內容本土化
藏語電視新聞節目在內容的選取上,不僅要側重傾向報道一些重大會議以及國家政策,同時也要做到對基層農牧區的積極宣傳,讓新聞節目在國家方針政策的指引下更具本土化,深度挖掘農牧民身邊的典型事例進行宣傳與報道,了解農民的真實訴求,并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實際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不斷豐富新聞內容,貼近民眾生活,從而吸引農牧民的關注。藏語電視新聞節目在保證輿論導向的同時,還需要努力完善自采新聞的質量與數量,利用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展示農牧民的身邊事,充分利用電視媒體優勢,為農牧民提供一個及時準確獲取信息的便利平臺。
(四)創新新聞節目播出方式
藏語新聞節目以何種形式播出直接影響到農牧民群眾對新聞節目的喜愛程度,所以新聞節目一定要脫離傳統的播報形式,采用更加新穎的、更易于民眾接受的新聞形式,努力提高自身親和力,不斷優化節目的播出效果。可以采用評論類的節目吸引農牧民的注意力,通過針砭時弊的評論,幫助農牧民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幫助他們架起一道與外界溝通的橋梁;也可采用新聞專題的方式,對農牧民一些喜聞樂見的問題做出靈活報道,改變枯燥的新聞播出形式,不斷提高節目的觀賞性;與此同時,當地的民生問題、社會問題也要通過多元化視角,深度挖掘事件本質,切實為農牧民解決實際問題,幫助農民認識到:有困難不僅可以找警察還可以找媒體,從而更好地提升媒體的服務質量,新聞媒體需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輿論導向功能,幫助農牧民群眾做實事、辦好事。
(五)創辦特色欄目
在新聞節目的編排過程中,媒體工作人員要強化融入本地文化與民族特色,建立有特色的藏語電視新聞節目,不斷完善新聞節目的制作過程,建立完善的制片人制度和科學的獎罰措施,對于有價值的創意要給予一定獎勵,同時對于重點新聞節目電視臺要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與物力支持。
藏語新聞節目的工作核心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農牧民,幫助農牧民及時地了解社會動態與國家方針,要想提高新聞節目的觀看率,在創辦特色欄目的基礎上,也要用多元化的表現形式豐富節目內容,使之貼近農民的真實生活,不斷提高新聞節目的凝聚力與親和力。
(六)充分利用新媒體整合資源
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電視行業已經朝著數字化方向轉型,新媒體也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下,互聯網為傳統的新聞節目注入了更多活力,藏語新聞節目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整合資源,促進新聞節目的蓬勃發展,同時也要更好地挖掘藏語資源,促進藏語文化的推廣與傳播。
四、結語
綜上所述,藏語新聞電視節目作為一種傳播信息的有效媒介,對西藏的發展建設起到功不可沒的作用,藏語新聞節目的播出讓廣大農牧民可以及時了解到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方針,幫助他們開闊視野,認清外界形勢,并通過新聞媒體的輿論權威性,不斷引導著藏區農牧民脫貧致富,對實現我國經濟的一體化發展,促進我國長治久安、和諧穩定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