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芳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投資要應對和規避的風險越來越多,由于風險的不確定性、突發性,與信息的緊密、聯系性等特性,現代企業面對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嚴峻。企業在投資管理水平上的缺陷、在投資監管力度上的欠缺,導致企業很難把控投資決策科學合理,難以保證收益獲取以及資金的及時回收,那么就要加強對投資風險的應對措施,將風險引來的經濟成本降低。
企業投資需要有全局性的戰略,就需要有戰略決策,主要是根據企業的發展目標、企業愿景和企業本身的實力確定的投資總規劃。企業往往會受到市場環境因素、政策因素等一些宏觀環境的影響以及企業的責任體制等內部因素的約束,投資戰略的科學化、合理性就會相對較低,這時的投資控制風險就會被減弱。企業通常情況下都只會考慮短期收益,往往忽視了企業的長遠戰略投資的目標。局限的投資視野,阻礙了企業發展的前景。
現如今企業投資的范圍越來越廣,由于緊縮的貨幣政策,企業聚集資金也越來越困難。相當多企業通過向銀行貸款等方式獲得資金去投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融資的風險問題。因為資金籌集困難,企業會普遍削減自身的投資行為,造成了企業失去了一些良好的投資機會。
市場信息對每一個投資者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充分了解市場動態變化,掌握各方各面的投資信息,才會更好地、靈活地控制投資。但是,如今不少企業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信息的不完整性、甚至獲得了錯誤的信息都將會對企業的投資決策帶來巨大的風險。
部分企業在進行投資時,沒有進行全面系統的預測,時常忽略機會成本、邊際效益,也沒有考慮貨幣在未來的價值,使得做出的決策帶有一定的風險性。此時企業有可能會缺乏競爭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業的發展。
做出投資決策之后,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督體系,以核實和監督投資決策的實施情況,確保決策按計劃完成,尤其是對長期投資的監控。企業需要定期或隨機對長期投資的資金投入、資金回收可能性、投資項目的盈利性、通貨膨脹等有清楚的了解,以便對不合理的投資決策實時改進,對不能回收的資金也需做好壞賬準備,這是很好的預防投資風險的措施。然而,實際上企業對投資決策的監控還是有所欠缺的,導致企業無法及時發現投資決策的漏洞造成投資風險的增加,由此導致財務風險的提升。
即使是實力雄厚的企業,在投資決策上也是需要謹慎而行的,投資決策是否成功,是由多個因素共同決定的,而這些因素中較難把握的是決策的科學性、監控的及時性、準確性,這是企業風險管控的重難點,需要企業加以重視。
企業投資可以分為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對內投資主要是指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器械投資、生產線投資等,這些項目決策會消耗企業大量資金,且折舊費較高,資金難以回收,所以需要企業在做出決策之前充分分析投資的回報率、風險、可行性。對外投資包括企業收購、合并、股權投資等方式,這些被投資項目都是不受企業控制的,由于企業對項目的認識有限,風險較高,因此需要企業具有投資眼光的決策人員,進行較全面的信息核實,避免利益誘惑導致的盲目投資。科學合理的投資項目組合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投資風險,否則不僅不能獲得預期收益,還會導致資金不能按期收回。投資項目的科學合理,是企業投資風險的重點,也是難點。
企業需要監控的不僅是資金,還需要監控被投資項目的實施情況,對內投資項目的監控比較容易,難的是對外投資項目的監控。由于被投資企業或項目是不受企業控制的,如果被投資企業有意隱瞞項目進展、盈利信息,就會給企業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的準確性及時性增加難度,這不僅需要企業提高信息化水平,經常收集項目信息,力求從信息分析中理清項目進展情況。企業一般都會建立風險控制體系,以及時監控投資風險,進行風險預警,但是如何提高風險監控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是一個難點。
國家政策往往指明了國家未來在哪些方面、哪些行業進行大力的扶持,企業盡可能地跟隨國家的步伐,更容易獲得發展、壯大的機會。國家政策屬于宏觀環境,對企業的投資產生著直接的影響,所以企業只有敏銳的洞察力,才能絕地逢生,同時風險自然也可以降低。
資金是一個企業的核心,也是導致風險發生的最大因素。為了保證資金周轉靈活,企業做好融資是控制風險的一種有效途徑。只有融資渠道暢通無阻,才會有雄厚的投資資金,資金鏈才不會斷裂。融資成為了公司資金的保障機制,投資風險得到了控制。
決策的方向和效率對企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當下不少企業對決策機制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高,決策機制的建立還存在不合理、不科學、不系統的情況。決策者往往憑借主觀意志對企業做出決策,對企業的投資風險的預測不準確,風險控制能力不足的狀況。如果企業已經建立了完善的決策機制,首先所作出的決策不是隨意的,會根據企業的相關的數據分析該決策的合理性,其中會運用到定量分析法。決策機制的實施,將風險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降低,也將會獲得良好的收益效果。
資金投入之后,是否按計劃被使用,或者被投資項目是否和預期一樣具有盈利性,這些都是決策之后需要考慮的問題。第一,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資金監控體系,實時監測資金流向,資金回收等信息,避免私人挪用或資金難以回收而企業毫無準備等情況的發生,建立賞罰分明的獎懲制度,責任明確到個人,只有明確責任,才能讓心懷叵測之人有所忌憚,對于業績優秀的投資人員,可以獎勵一定比例的投資收益,或者進行股權激勵、分紅激勵等,可以激勵員工探索優秀投資項目,或極力促成項目的實施;對于私人挪用公款行為嚴格懲治,對其他人起到警醒作用。第二,建立投資項目的追蹤監控體系,企業可以建立專門的投資項目分析機構,聚集專業的投資分析人員,同時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被投資企業的經營活動、項目實施狀態進行及時的數據搜集、分析,以了解項目的進展,對于很難獲取收益的項目,想辦法合理抽回資金,或計提壞賬準備。
企業在進行投資時,一定要考慮法律法規對投資項目的限制、約束,及時回避法律風險,盡量減少投資項目帶來的法律糾紛問題。并且,企業還要注重信用風險,在與別的企業進行合作時,應該著重考慮對方的信用問題,關注對方是否有賴賬或者信用評級的等級低的狀況,如果有不良的狀況,盡量放棄與之合作,降低信用風險造成的損失。
任何投資風險都有真實發生的可能性,除了做好風險預防之外,企業也需要做好風險來臨的準備,采取適當措施解決投資風險。一般來說,投資風險最后都會轉化成財務風險,因此企業可以采取措施將最終的財務風險以某種方式轉移給他人或自己留存消化。風險轉移有兩種方式:一是投保,在符合道德和法律雙重標準的前提下,將財務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二是企業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將財務損失轉移到其他企業或個人,當然,企業需要為這種風險轉移付出一定代價,通常建立在雙方都知情且達成契約的情況下才能完成。
企業項目投資資金的合理使用是企業投資項目得到正常開展的保證,因此企業一定要重視投資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建立規范的資金使用基本流程,對資金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對不按公司制度而使用資金的行為一定要嚴厲打擊,所以投資項目資金管理的進一步細化防范了企業資金濫用的情況。只有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科學計算資金的產出和回報,才會對企業產生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