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 勇
(欽州市欽南區林業局,廣西 欽州 535000)
當前,不少地區墾荒種植和大力發展速豐林,藤蔓、小灌木、鐵芒箕等原生植物在一些區域破壞殆盡,致使林分日趨單調,森林儲水能力不斷下降,部分小河斷流,水庫水位下降。加上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對江河、水庫的水質更造成較大影響。隨著人們對水資源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通過改造沿江臨湖一面坡林木結構等生物方式,提升其涵水凈水功能,成為很多林業人探索的新領域。為此,筆者試以欽南區沿江臨湖一面坡林木改造為案例,提出些許粗淺看法,以期拋磚引玉,共同探索通過營造林改造方式,保護水資源安全,促進人居環境建設。
由于追逐短期經濟利益,林地承包到戶后,群眾紛紛毀掉原有生長慢、見效遲的樹木,煉山種植快速林。沿江河、水庫臨水可視一面坡的原有林木幾乎都被損毀,種植上快速林。如欽州市欽南區有林面積97372 hm2,其中種植速豐桉面積87634.8 hm2,占有林面積的 90%。境內共有“三江七庫”,即有欽州江、大風江、茅嶺江三條江過境和長江水庫、紅潮水庫等七座大中型水庫庫區全部或部分于轄區內。向水一面坡林地種植速生桉占向水一面坡林地面積的比例非常大。從中可得出樹種林分十分單調。加之每年一次的用藥除草、施肥,林下其他植物日益稀少。如果不加以改造,其生態效益難以再提高。由此可推知,大力發展速豐林的縣區情況大致相同。
從欽南區臨水一面坡林分結構來看,當前亟待改造豐富樹種,以提升保護水源功能,但推進改造工作相當困難。
自從林地承包到戶經營以來,群眾往往根據市場需求種植樹木。在水田產出難以養家糊口的情況下,廣大農戶迫切需要從林地中謀取收入。要改變這種現象,就應當發動群眾在臨水可視一面坡改種生長期長,收益慢利于水土保護的樹種。但客觀上看,群眾確需先滿足基本生活,才能考慮其他,且目前沒有其他市場所需價格相當的快速林取代速豐桉。從法律層面看,林地使用權在農戶手中,有經營自由,用行政命令方式強迫群眾改造也行不通。
欽南區臨水可視一面坡的速豐桉,除少量歸國有林場所有外,絕大多數為農戶或業主所有,采伐期一到,都會成片皆伐。政策法律上,沒有禁伐依據。因此,臨水一面坡林木要長期保存、維護既有生態效益,困難較大。
目前,國家和很多省市還沒有鼓勵群眾改造臨水可視一面坡樹種結構,豐富生態功能的政策,改造相應區域林木的補貼措施也沒有出臺。農戶積極性不高,動員擁有臨水區域林地使用權農戶改造,存在一定困難。
保障臨水可視一面坡林木改造順利推進最有效的途徑,是變更這些區域林地使用權所有者。從欽州市欽南區的情況看,大部分臨水可視一面坡林地使用權掌握在農戶手中,可自主經營。部分村民小組或村委還有集體用地,可以用這些集體林地置換臨水可視一面坡林地,將部分臨水可視一面坡林地使用權變更回集體,這樣就能為這些區域林木的改造創造有利條件。另外,可以采取征用、租用的方式,將這些區域林地一定時期的農戶使用權變為集體或國家所有,也能保障這些區域林木的順利改造。
變更臨水可視一面坡林木的所有權,也能確保一定時期內的改造需要。欽州市欽南區這些區域的林木絕大部分歸農戶和個體業主所有,要減少阻礙保障改造順利推進,可采取回購等方式將林木所有權變更為集體或國家所有。這是確保一定時限內改造需求的途徑,但非長效之策。
完善臨水可視一面坡林木改造的鼓勵政策,是推進改造的必備條件,也是促使群眾自覺參與的、最節省國家資金的途徑,更應當是首要考慮的途徑。可從如下方面考慮出臺政策:一方面,出臺長期性法規,明確臨水可視一面坡林地種植林木的有關規范,再造林標準、設計報批程序等,禁止再破壞地表植物煉山種植單一樹種林木,保障植被恢復;另一方面,根據地方林木產出的情況制定地方性政策,給予參加臨水可視一面坡林木改造的農戶政策補助,補助應當等于或省高于種植快速林的收益,如欽州欽南區可視一面坡林木的改造,改造一畝就可按種植一畝速豐桉的投入確定補助標準。對按標準規范改造后撫育的,可以依據欽州速豐桉的市場價格確定地方性補助標準,將一個輪伐期每畝產出的木材總價,減除相應的成本投入,然后除去采伐期總年數,得出每畝產出標準,制定政策時按此產出標準明確參與保存撫育的農戶每年應得的補助,最好是略高于計算出的產出標準,確保擁有這些區域林地使用權農戶的收入不降低。同時,還應當將臨水可視一面坡林木改造經費列入省級以上財政預算予以保障。這樣,必定能夠促使相關農戶積極參與臨水可視一面坡林木的改造,增強水源區森林涵水將水功能。
除煉山種植人工林,造成林分單調,對水源產生一定危害外,過度使用除草劑、農藥、化肥等建設速豐桉也對水質造成較大影響。沒有大規模種植速豐桉之前,大雨過后欽南區的江河、水庫的水質在短時間內即可恢復。現在大雨過后水體難以恢復,小水庫還會出現水體發黑。群眾反映種植速豐桉區域的小溝、小水塘、小水庫螞蟥都逐漸消失。這就是其中造成的惡果。因此,在著力推進臨水可視一面坡林木改造的同時,必須強化臨水可視一面坡林木種植的用藥用肥管理。可從幾方面入手:首先,要出臺政策鼓勵廠家生產、商家銷售無害化森林用藥,對出現病蟲害的森林實行無害化防治,防止使用毒性較強用藥。這是源頭治理之策。其次,是要完善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管理部門監管機制,明確監管責任,健全監管網點,全面強化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用藥、除草用藥、撫育用肥等的監管,嚴防森林管護造成的藥物、肥料污染。就欽南區來看,目前此方面的監管是薄弱環節,必須加強。由此推想,類似地區的情形也大致相同。
欽南區臨水可視一面坡種植速豐桉的煉山、撫育用藥、施肥等問題對水源水質均造成影響。從保護水資源,提高水源區域森林涵水凈水功能方面考慮,必須正視,要想方設法加以改造,才能提高水源區森林的質量,促進林木生態效益持續增強,為推進人居環境建設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