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路
摘要: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在經濟活動中的廣泛應用,不斷推升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經濟業務隨之越來越復雜,搜集的財務數據愈發精細。財務報表提供的是一系列的財務數字,通過指標分析可以將其轉化為財務報表使用主體所需的信息,進而為預測市場前景、制定財務計劃及進行經濟決策提供依據。文章以零售企業W公司為例,對W公司進行財務指標分析,提出了全渠道發展,增加收入;加快轉型變革,增強發展潛力等措施。
關鍵詞:財務報表;財務指標;分析;零售行業
引言
近幾年實體零售受到消費結構升級,網絡零售沖擊等因素影響,面臨的行業競爭風險加大,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同時,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零售實體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更需要客觀的評價方法,通過分析財務報表更好的認識自身優勢與不足,探索發展模式,提升各要素的經營質量,主動應對市場變化,降低不利因素對公司帶來的影響[1]。
一、財務指標分析
(一)償債能力分析
如圖1所示:
W公司近三年流動比率呈現先降后升的趨勢,尤其是2019年上升幅度較大,原因在于2019年流動資產的上漲幅度(25.67%)要遠遠大于流動負債上漲幅度(-3.23%),該企業的流動比率遠小于2:1。因存貨變現速度慢,可能存在滯銷等情況,所以還需關注企業的速動比率,速動比率的一般標準為1:1??鄢舸尕浀人賱淤Y產后,該企業近三年速動比率在1左右,其中2019年變動幅度較大。主要是因為2019年速動資產的增長速度要快于流動負債的增長幅度,流動資產的增加來源于貨幣資金的增長。此外,該企業現金比率2017—2018年變動不是很大,2019年大福上升,主要是因為該公司2019年貨幣資金大幅度上漲(24.10%)導致的,近三年現金比率遠高于標準狀態。從圖中可以發現該企業資產負債率較穩定,維持在50%左右,比較穩定合理。
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該企業在扣除掉存貨等資產后,其短期償債能力表現比較好,風險較低。尤其是現金比率遠高于一般水平,表明企業可用于立即支付債務的現金類資產非常多,安全程度有保障。但是該比率過高,說明企業沒有充分利用負債籌集的資金,機會成本較高,經營風格較保守。資產負債率適中,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較強,財務狀況樂觀。綜上,W公司償債能力相對較強,財務安全程度較高。
(二)盈利能力分析
如圖2所示:
該企業總資產收益率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2019年最低。原因在于2019年該公司凈利潤大幅度下降。2017—2019年凈利潤變化幅度分別為18.60%、66.95%、-15.15%,2019年主營業務毛利率16.09%,同比下降了0.42個百分點。凈利潤下降主要是因為主業毛利率下降的同時營業成本增加所致。
該企業營業利潤率同樣呈現先升后降趨勢,2017年營業利潤率最低,表明2017年每1元營業收入能夠帶來的利潤最低。該企業近三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60.85、267.11、267.89億元,營業利潤變化幅度為12.55%、30.11%、-6.19%。營業收入增長慢,同時營業成本增加,造成營業利潤的下降,進而影響獲利水平。該公司2018年凈資產收益率最高,2019年最低。表明2018年股東的回報最高。
通過對比分析,W公司2017—2018這兩年各項指標及表現要遠好于2019年,這與行業宏觀環境緊密相關。2019年零售行業受經營策略調整、市場疲軟、新興業態等影響比較嚴重,整個行業不景氣,市場競爭風險進一步加大。整體上看,W公司2018—2019年盈利能力較強,2019年有所下降,但其盈利能力仍然居于行業前列。
(三)營運能力分析
如圖3所示:
該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先變慢后加快。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在零售行業回收天數比較快,收賬能力比較強。近三年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重分別為1.20%、1.30%、0.69%,2019年應收賬款減少41.35%,主要在于收回了應收信用卡及移動支付款項。
存貨周轉率近三年一直處于下降的趨勢,表明存貨的周轉天數不斷增加,說明存貨轉化為現金或應收賬款所需的時間變長,存貨的管理水平相對下降。但是,其周轉率增長幅度不是很大,且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為3.81%、4.24%、4.17%,比重不是很高,存貨的增長也不是很大,沒有出現存貨積壓或滯銷的情況。
該企業總資產周轉率呈現下降趨勢,總資產的周轉天數不斷增加。說明企業運用總資產的效率降低,銷售能力變差,影響了獲利能力??傎Y產周轉率主要受營業收入和資產兩個因素的影響,該企業資產增長率分別為11.32%、3.1%、0.36%,該指標降低主要受資產因素的影響。
W公司總資產周轉次數以及存貨周轉次數都在變慢,應收賬款周轉變動情況不是很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該企業營運能力在變弱,各要素的運用效率在下降,不利于企業創造經濟效益。
(四)發展能力分析
如圖4所示:
該企業主營業務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呈現下降趨勢,凈資產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總體上也是下降趨勢,種種跡象表明該企業發展能力不強。物質基礎薄弱,銷售不穩定不持續直接影響企業的收入,且2020年一季度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8.79%,凈利潤-2.22億元,下降154.55%。營業收入的下降除了受宏觀環境影響外,最關鍵的是受電商零售等新業態的沖擊,該企業收入主要來源于門店收入實體收入。
營業收入三年基本保持穩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逐年下降,主要是由于銷售款減少導致的,同時也反映了該企業對成本的控制不當。雖能滿足日常經營活動和投資需求,但是非常不利于持續發展。2019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僅為13.44億元,相較于2017年下降34.71%,W公司發展能力不強,對企業經營業績有一定壓力,會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后勁、行業地位。
二、對策分析
(一)全渠道發展,增加收入
新業態、新模式受到消費者普遍歡迎,要繼續圍繞實體業務和顧客需求,搭建直播間、微博等流量入口,發展“直播經濟”,實現線上到線下、線下到線上的跨渠道營銷,為顧客提供更優服務體驗,不斷提高智能化、數字化水平,以此帶動經營業績,提高銷售收入。加強毛利率管理,努力克服市場不利因素,在主觀上多采取措施,遏制毛利率下滑,確保收益按期全額實現。
(二)加快轉型變革,增強發展潛力
加快轉型調整,以轉型創新為引領,創新營銷模式,提升關注度。發揮好自媒體與社交媒體組合平臺的作用,增強粉絲效應。強化與供應商資源的合作,強化與異業資源的跨界融合,發揮聯動效應。強化營銷力度與深度,提升業績。創新不同客層精準營銷,提升流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2]。
(三)降低成本,提高資產利用效率
強化公司治理,提高公司資產管理水平,加大成本及費用控制力度,嚴控成本費用支出,有效管理現金流。同時,加強取費管理,努力減少取費不合理、不規范因素的影響,加強監控與稽查,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優化費用結構,持續挖潛節支。
結語
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零售業面臨著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線上線下快速融合發展、顧客理性與個性兼具等多方面壓力。零售企業要主動出擊,積極轉型升級。通過財務報表分析,可以較為清晰、完整地了解到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未來發展潛能[3]。W公司在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未來需改進以期創造更大的企業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萍.論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市場,2020(21):174+176.
[2]劉文綱,史興天.百貨零售企業如何走出自營困境——以王府井集團為例[J].商業經濟研究,2020(06):128–130.
[3]趙晨曦.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研究 ——以Z公司為例[J].納稅,2020,14(1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