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漢語“被”字句再探索
——語法-語用互動視角

2020-11-28 06:31:30張紹杰
英語知識 2020年4期
關鍵詞:語義意義

薛 兵 張紹杰

(1.大連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遼寧大連;2. 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吉林長春)

1.引言

漢語中以“被”為標志的被動構式通常也稱作“被”字句(邢福義,1996),其研究長久以來受到國內外語言學界關注。先前研究(Li & Thompson,1981;Shi,1997;Huang et al.,2009;Wu,2013;Cook,2018;石定栩 胡建華 2005;龐加光,2019等)從不同視角揭示了“被”字句的結構特征、意義屬性以及語用功能。不過,漢語被動表達形式復雜多樣,如何對各類“被”字表達式進行統合性解釋,并從理論上對“被”進行詞性語法界定,學界依舊沒有達成共識。

近年來,隨著語法與語用界面或互動關系研究的持續升溫(參見Green,2004;Huang,2004;Ariel,2008, 2017;Wu 2017;張紹杰,2010, 2017;薛兵,2018),同時也受漢語學界的“句法·語義·語用”三平面語法分析的影響(參見范曉,1985等),學者們(Huang,2004;Wu,2017等)不斷呼吁從語用的維度,更加準確、全面、系統地考察漢語語法現象的本質內涵,關注其中揭示的語法-語用互動關系。因此,本文將進一步從語法-語用互動的視角出發,考察、分析并闡釋語用因素如何影響漢語“被”字句的選擇與理解,以期拓展并完善漢語“被”字構式研究的理論視角與分析路徑。

2. 漢語“被”字句研究概覽

文獻顯示,漢語“被”字構式研究的核心爭議在于如何界定“被”的語法屬性,而這在很大程度上緣于該構式本身的復雜性。大體而言,漢語中存在兩種“被”字結構①本文主要討論句法構成為“被+(名詞)+及物動詞”這類典型直接“被”字句(龐加光 2019),并從理論上給予解釋。關于“被自殺”等新“被”字句,以及“他被人家打斷了一條腿”這類“保留賓語”被動句(Wu 2017)等非典型被動構式,我們將另文詳述其整體意義的識解機制。,即長、短“被”字句。

(1)房子被那些人拆了。

(2)房子被拆了。

如(1)所示,“被”前后各有一個名詞成分——“房子”和“那些人”,分別充當動作的受事和施事,呈現為以“NP1+被+NP2+VP”標志的長“被”字句。而當NP2隱去,構成(2)那種“NP+被+VP”結構時,就體現為短“被”字句。先前研究致力于對其中“被”的詞匯屬性和語法意義進行統一界定與解釋②此處主要評述對長、短“被”字句進行統一解釋的理論方案。事實上,王還(1984)、石定栩(2005)、石定栩、胡建華(2005)等曾提出對長、短“被”字句分別進行不同解釋,即“被”的雙重屬性分析。不過,有學者(Wu,2017;龐加光,2019)指出長、短“被”字句之間的差別本質上只體現為施事論元的隱或現,而“被”的句法位置并未發生改變,雙重分析割裂了長、短“被”字句間的內在系統性關聯。,并呈現為以下幾種觀點:

● 介詞觀

“被”字句研究的主流觀點是將“被”歸入介詞類別(Li & Thompson,1981;李珊,1994等)。這是因為在長“被”字句中,“被”后接表達成分引導出動作的施事論元,其語法功能類似于英語中的介詞by。不過,短“被”字句中施事論元的隱去會導致介詞“被”的“介詞擱淺”(stranded)現象,即介詞直接與動詞連用。這顯然有悖于語法規則(參見石定栩 胡建華 2005)。

其實,“介詞觀”在解釋長“被”字句時其實也存在問題。如果“被”確實等同于by,“被”和其之后施事論元的結合應該與by引導的介詞短語一樣,充當可以在句中自由移位的句法成分(constituent)。

(3)張三昨天被李四打了。

(4)*被李四張三昨天打了。(Huang et al. 2009:116)

但如上所示,原本(3)中處于句中的“被李四”移動到句首構成(4)這種表達形式并不符合語法規范,不可接受。可見,介詞觀的解釋并不成立。(參見Huang et al. 2009)。

● 動詞觀

受生成語法研究影響的一些學者(Huang,1999;鄧思穎,2008等)倡導將“被”看作是一個與“挨”“遭受”“經受”等動詞類似的特殊動詞或輕動詞。

對于長“被”字句而言,動詞“被”后面接由名詞引導的補足語小句。小句賓語是空算子,移動到主句句首位置與主語同指并獲得具體的所指;而短“被”字句中,“被”后接動詞短語充當謂語補足語(Huang,1999;石定栩,2008)。因此,動詞觀不僅同時解釋了長、短“被”字句結構特征,也有效回避了“介詞觀”面臨的理論問題,體現優越性。

但正如石定栩(2005)所指出,“被”并不能像動詞那樣帶表示體態的助詞、不能重疊、不能以“V不V”的形式充當問句的主要疑問成分等。可見,“被”與動詞之間呈現出顯著的句法特征差異,將其視作動詞依然不妥。

● 助詞觀

除了以上兩種觀點,也有學者(Goodall,1992等)曾提出將“被”解釋為語態助詞,類似于英語中屈折形態標記-en,專門用以標記被動語態(轉引自Shi,1997)。但如果“被”完全等同于英語-en,長“被”字句中的NP2則插入動詞謂語內部,無法解釋。因此,這種觀點也被認為是存在問題的,并很快被學界廢棄。

不過,近年來“被”的“助詞觀”被給予新的闡釋(參見戴耀晶,2006;Wu,2017)。在評述“介詞觀”和“動詞觀”理論問題的基礎上,Wu(2017)提出“被”是一個“沒有任何語義內容”的語態助詞(voice particle),其語法作用只體現為標記其前面論元為“動作的目標”或“動作的接受者”(98)。由于“被”不再與施事論元發生關聯,該方案似乎同時回避了原“助詞觀”、“介詞觀”和“動詞觀”的理論問題。但是,純粹的語態助詞解讀似乎忽略了“被”字句默認表達的遭受致使性結果或負面影響(施春宏,2010;Xue & Zhang,2018;Jing-Schmidt,2019等)。

上文在評述先前理論方案的同時也指出了其分析中面臨的困境。我們認為以上三種對“被”字句語法界定方案的局限本質上源于沒有充分考察語法構式使用中語用因素的影響。當前語法-語用界面研究(見下文)已經證明,語法闡釋無法割裂于語用因素的考量,語法形式既有語法規則的屬性,也順應于語用目的,體現語法和語用的兼容性。同時,日常語言交際中,語法形式的選用本身就服務于更大程度上傳遞言者意欲表達的交際意圖。因此,為了更加合理地解釋漢語“被”字句的性質,必須進一步切實考察其使用中語法與語用之間的相互作用。

3. 語法-語用互動視角

語法與語用之間的互動關系研究已經成為當前學界熱點。大量研究致力于挖掘影響語法結構形式使用中的語用因素,其中包括關注語法形式的語用制約和語用價值的句法-語用界面研究(Green,2004;Huang,2004;Hedberg & Zacharski,2007等),探究句法不確定性(syntactic underdeterminacy)引發的語用充實(pragmatic enrichment)過程的動態句法(Dynamic Syntax)理論模式建構(Kempson et al.,2001)及其應用研究(Marten,2002;Wu,2017),以及語法與語用分工關系“編碼與推論(code and inference)”模式探索(Ariel,2008,2010,2017)等。這些研究從不同角度證明語法結構形式無法割裂于語境語用因素的考察,轉換生成語法所提倡的“句法自治”(syntactic autonomy)并不存在。大部分語法規則實際上來源于長時間的語用推理驅動的語法化過程(Hopper & Traugott,2003;楊國萍 向明友,2018),因此,語法形式中存在對語用信息的標記,體現為規約化了的語用意義成分(Ariel,2010:234)。

前人的理論發現也促使我們進一步綜合考察語法與語用之間的互動關系表現形式,系統探究源于語用的語法形式如何編碼語用信息(語用價值)以及如何受到語用條件的制約。籍于此,我們結合系統功能語言學和語言順應論相關思想提出語法-語用的互動關系體現的“選擇與順應”過程,意在強調歷時和共時兩個層面上語法與語用的相互作用關系。在歷時層面上,語法規則體現為語用推論逐漸演化順應的結果。因此,語法在編碼語法規約意義的同時也必然編碼大量語用規約意義,體現了從語用推論到語用法規約,再到語法規則的逐漸演化過程。在共時層面上,語法和語用之間的互動體現為語法所代表的規約性和語用體現的意向性之間的相互制衡。語言的具體使用就是遵從語言的內部和外部規約,對語法所提供資源系統的動態順應性選擇過程,以及依據語用規約對語法所編碼意義的推論性識解過程,體現為語法形式選擇順應于策略性的語言使用或交際目的需要(參見張紹杰,2010,2017;薛兵 張紹杰,2016,2018;張紹杰 薛兵,2018;薛兵,2018)。因此,語法構式的語法-語用互動關系可以簡化為下面圖示:

語法構式的語法-語用互動闡釋框架

4. 語法-語用互動視角下的漢語“被”字句

上圖所示,由于語法與語用之間的相互作用,尤其是歷時層面的語用法語法化過程,語法構式編碼的意義中既包括語法規約意義,也包含語用規約意義,體現語法構式中形式與意義的統合(Goldberg 2006)。其中,語用規約意義既有規約性的一面,又有區別于語法規約意義的可取消性。可以說,語用規約意義構成了理解語法與語用之間相互作用的關鍵概念。因此,下文將首先基于“語用規約意義”對“被”進行語法層面的理論界定,并圍繞“語用規約意義”展開漢語“被”字構式的語法-語用之間“選擇與順應”的互動分析和闡釋。

4.1 語用規約意義與“被”的語法屬性界定

上文指出,當前學界“介詞觀”“動詞觀”以及“助詞觀”在解釋“被”字構式使用時均存在一定問題。“助詞觀”的倡導者Wu(2017)明確指出“被”體現為一種帶有語用凸顯性(pragmatic salience)的語態助詞,強調主語遭受到的影響(103),因而漢語“被”字句是語用語態(Klaiman ,1991)①Klaiman(1991:34)曾提出語態的三分方案,即基本語態(basic voice)、衍生語態(derived voice)和語用語態(pragmatic voice)。其中,基本語態對應主動和中動語態形式,而衍生語態主要是被動語態形式。語用語態則重在強調句中某些論元成分解讀中的語用凸顯性(pragmatic salience)。的表現形式。不過,令人感到疑惑的是,Wu(2017)同時提出“被”是“沒有任何語義內容”(92)的語態助詞。

根據語法與語用之間存在的互動關系,尤其是語法(部分)來源于語用的歷時演化,從而編碼語用信息的理論認識,我們沒有理由因為“被”的助詞語法屬性而否認其本身編碼語用性質的負面“遭受”(affectedness)意義。事實上,王力(1943:497)早就明確指出被動語態標記“被”來源于表示“遭受”的動詞“被”的語法化過程。“被”原本表示“寢衣”的名詞,后來引申為動詞,表達“覆蓋”的意思。“覆蓋”義一方面引申出“施及”的意思,并一般用于指涉好事,如“功被天下”;另一方面,引申出“蒙受”“遭受”的意義,主要用來敘述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如“秦王復荊軻,被八創”。現代漢語“被”字句中的“被”就源于其中的第二種,因為絕大部分含有“被”的語例都是敘述不幸或者不愉快的事情(王力,1993:497)。例如:

(5)我們被人欺負了。

(6)老太太也被風吹病了。(王力 1943:88)

網絡處理技術。網絡處理技術主要包括話題發現與追蹤技術、網絡分析技術等技術類別。話題發現與追蹤技術是指輿情監測系統能夠從網絡世界中尋找到熱點話題,根據發言頻率、信息源權威度等指標,準確識別熱點話題、敏感話題,并對相關話題的發展變化加以追蹤,及時捕捉相關信息,抓取輿情數據。網絡分析技術對抓取到的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具體包括自動分類、相似性排重、自動生成熱點、負面輿情研判、轉載計算、統計圖表自動生成、自動抽取關鍵詞、自動摘要等。

以上所示,“被”字句的主語構成句中動詞動作的受事論元。(5)、(6)分別表達了受事“我們”和“老太太”遭受了“欺負”“生病”等不如意的、負面的影響。這種負面遭受語義是對于主語而言的,因而“被”字句的語法意義可以概括為“主語遭受”義。這種觀點在學界影響很大,受到呂叔湘、朱德熙等老一輩語法學家的廣泛支持。之后展開的對“被”字句概念內涵的各類探索基本都以此作為基礎(李珊,1994:20)。例如王還(1984)研究指出“被”字句總體上描述的是針對主語而言不愉快、不如意的事件。即使有些動作事件并非不愉快,但也是在某種情況下某人不希望發生的,或由這個動作產生了不愉快的結果。

可以說,不論具體情況如何,“被”字句的選用似乎都默認地表達并凸顯“遭受”語義,體現為來自其源動詞的語義殘留。換言之,“被”在編碼“施事提升”(patient promoting)被動語態語法意義的同時確實也編碼了一定的負面遭受類語用意義,即“被”的編碼意義體現為“被動語態(語法)+負面遭受(語用)”意義。換言之,“被”是一個同時編碼語法意義和語用意義的語用語態助詞(pragmatic voice particle)。

4.2 語用規約意義與“被”字句的選擇

語法與語用的相互作用也同時體現于“被”字句使用中的“選擇”與“順應”過程。由于對語法和語用意義的同時編碼,對“被”字構式的選擇不僅是對“被”所編碼語法意義的選擇,也是對其編碼語用意義的選擇或凸顯。

上文指出“被”字句一般表達主語遭受的語用意義,但這種“遭受”是否一定局限于主語?實際上學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李臨定(1990)曾觀察發現“被”所編碼的“遭受”語用意義并不一定針對主語,也可以針對說話人,甚至是相關事件的參與者。李珊(1994)進一步指出“被”表示的不如意實際上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針對受事主語說的,也就是傳統上的理論認識;另一種是對說話人或者關系者說的。可以說,這種對“被”所表達“遭受”語義的寬泛化理解在當前逐漸被學界接受。這是因為大量的“被”字句的主語并非相應動作的受事,甚至并非有生命的論元。例如:

(7)我還最害怕夜間上廁所,因為上一趟廁所回來后,我的位置又被同床的情人們不自覺地舒展一下身子而侵占了。(李珊,1994:20)

以上兩個例子共同特點是“被”前面的句子主語是沒有生命的“位置”“池塘里”等表示方位的詞語,在傳統的生成語法中被稱作附加語(adjunct)。這類成分所遭受到的影響不同于有生命個體那種切實的影響,具體的遭受關系可能“需要通過推論才能獲取”(Wu,2013:71)。事實上,本文認為這類表達中真正遭受影響的主體并非句中主語所示成分,而是說話人或者語境中其他利益相關者。很明顯,(7)凸顯的是同床侵占位置給“我”而不是給“我的位置”帶來的消極影響,而(8)中池塘里養了鱷魚可能給其他人帶來安全隱患。換言之,“被”字句表達的遭受意義本身是不確定的(underdetermined),其識解需要基于特定語境信息進行考察,體現語用推論和語法-語用編碼意義的相互作用。不過,“被”所編碼的負面遭受語用意義無疑是后續語用推論或充實的起點。

可見,不論“被”字構式表達的具體話語意義為何,“被”本身編碼的語法-語用規約意義體現為一種言語社團內部共同享有的語言使用規約。對“被”字構式的選擇就是對其編碼語法-語用意義的選擇,體現為一種普遍的行為規范(Huang,2012),或者語用規約(張紹杰,2017)。

事實上,本文對“被”編碼語義內容的界定同樣適用于解釋新近出現的“被自殺”“被捐款”“被結婚”等“被XX”這一新型“被”字構式。在“被XX”構式中,無論XX體現為何種語法成分,何種語義內容,該構式都體現為一種被動遭受的不良影響,而這正是“被”本身編碼的負面默認語用意義所觸發的。以“被結婚”為例,“結婚”本身并無好壞之分,“被”在此處不再僅僅體現為被動語態標記(Cook,2018),而是同時默認性地表示相關者受到“結婚”這一事件不良影響的語用意義。這種負面遭受可能是由于不實新聞的報道,也可能來自于父母包辦導致的不情愿(具體負面遭受意義的確定需要語用推論的參與)。總之,新“被”字構式的出現和廣泛使用①關于新“被”字構式的結構和意義特征以及其識解機制,參見熊學亮、何玲(2012),黃正德、柳娜(2014),龐加光(2018)等眾多相關文獻的分析與討論。再次印證了上文對“被”的語法界定與解釋,體現了對“被”的選用也是對其編碼語用意義凸顯的過程。篇幅所限,我們將另文論述新“被”字構式使用中所體現的語法與語用之間的互動關系。

4.3 語用規約意義與“被”字句選擇的順應

如圖1所示,對語法形式的選擇本身也是順應交際意圖需要的過程,本節進一步分析“被”的選用如何順應語用目的,并側重考察“被”所編碼的不具備語法強制性的語用規約意義,如何順應交際目的而在特定語境下被取消。

與上文討論的負面遭受語義相對,王力(1958)等學者曾發現漢語“被”字句很多時候也可以表達一種主語受到恩惠的意義。例如:

(9)他被選為會長。(王力,1958:354)

上例中與“被”連用的動詞是“選為”。很明顯,被選為會長并非不幸的遭遇,而是體現主語所示個體受到的愛戴或推崇。此類表示積極語義的“被”字句被邢福義(2006)稱為承賜型“被”字句,并具體表現為三個類別:“授予”類、“列入”類和“評為”類,如下所示:

(10)范氏梅芳最近剛剛被授予了一項獎學金,可以前往英國攻讀工商管理。(邢福義,2006:374)

(11)劉詩白……被列入美國傳記研究所《國際名人錄》。(376)

(12)侯義斌……1993年被美國傳記研究所評選為“全世界5000著名人物”。 (377)

上例(10)是典型的“授予”類“被”字句。根據常識推斷,不管是誰,被授予獎金都既是一種精神上的榮譽,也是一種物質上的回報,體現明顯的獲益。同樣,(11)所示的“列入”類“被”字句表示主語某方面的成就被公眾所認可,得以被列入某一個名錄,因而也是體現積極的語義傾向。這種通過外部認可獲得的積極語義在(12)所示的“評為”類“被”字句也得以體現,表示主語由于某些成績顯著,而所受到不同類型名譽上的認可。

誠然,這些所謂的承賜型“被”字句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主語的受益,呈現對于主語而言稱心如意的事情,與傳統上表示消極、不幸遭受意義的“被”字句形成了鮮明對比。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這種“被”字句是否真正體現了王力(1958)所言漢語語法的“歐化”,“被”字句的“去消極化”。換言之,漢語中真的存在兩種(語義傾向的)“被”字句嗎?

對此,我們持否定觀點,并認為所謂的承賜型“被”字句與傳統“被”字句不存在本質上的對立。漢語“被”字句在本質上只存在一種語義類型,即上文所提出的編碼了語態語法意義和凸顯一定“遭受”語用意義的語法構式,這種語用意義體現了在認知層面上主語所示論元受到的控制(龐加光,2019)。那么,如何解釋承賜型“被”字句的積極語義呢?

仔細觀察邢福義(2006)文章中語句,我們發現真正表達所謂“承賜”意義的并不是“被”或者被動構式本身,而是其后跟隨的動詞。可以說,邢福義先生對承賜“被”字句的劃分在本質上只是對句中主要動詞具體語義特征的劃分。換言之,承賜“被”字句所揭示的并非被動構式的意義特征,而是可以與“被”進行搭配動詞的語義傾向。可以說,承賜“被”字句的產生恰恰證明了本文對“被”語法詞匯屬性的界定。“被”編碼的被動語態語法意義具有強制性,一般不可以取消;而“遭受”語用意義尚未徹底語法化,不具有強制性。因而在與表示積極語義動詞連用并發生沖突時,動詞標記的詞匯-語法積極意義會抵消或壓制“被”所編碼的負面語用意義,從而體現承賜型“被”字句的非消極語義。

總體而言,各類“被”字句的表意過程揭示了語法形式選擇就是對特定語用交際意圖的順應。當說話人意欲表達主語的不良被動遭遇時,“被”作為一個語用語態助詞順應于這一意義表達需求,充當意義表達的資源手段,體現為在沒有特殊語境情況下的默認意義表達(如4.2部分所述);而當說話人同時需要表達主語的一種受益被動行為時,又可以使用表示積極影響的動詞來消解“被”所編碼的消極語用意義,從而使整個句子體現為一種非不幸的積極語義。因此,本文提出的“被”對語態語法意義和遭受語用意義同時編碼的理論觀點,可以統合性地解釋傳統長、短“被”字句和表示積極語義的承賜型“被”字句,揭示了這類語法構式使用中的選擇與順應過程。

5.結語

本研究分析指出“被”是一個由實意動詞經語法化過程演變而來,并保留一定原動詞意義的語用語態助詞,同時編碼了被動語態語法意義和負面遭受語用意義。對“被”的動態選擇就是對其編碼語法-語用意義的同時選擇,同時,這一選擇過程順應于特定交際目的。“選擇與順應”語法-語用互動視角更為合理地解釋了漢語“被”字句的語法結構特征和意義表達機制。

猜你喜歡
語義意義
一件有意義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有意義的一天
生之意義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0
語言與語義
“k”的幾何意義及其應用
“上”與“下”語義的不對稱性及其認知闡釋
現代語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44
詩里有你
北極光(2014年8期)2015-03-30 02:50:51
認知范疇模糊與語義模糊
“深+N季”組配的認知語義分析
當代修辭學(2011年6期)2011-01-29 02:49:50
語義分析與漢俄副名組合
外語學刊(2011年1期)2011-01-22 03:38: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欧美高清国产| 国产一级小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1精品视频播放|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99国产视频| 色妺妺在线视频喷水|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免费视频6|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久久伊人操|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国产午夜小视频|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日本影院一区| 欧美一级夜夜爽|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婷婷|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www.狠狠| 欧美色图第一页| 国产jizz|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第三页|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在线中文字幕网|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五月天久久婷婷|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找国产毛片看|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伊人|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美女黄网十八禁免费看|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成年人福利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96在线 |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在线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