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琳
(河北省保定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0)
污水處理是現代化城市工業化和良好水環境的橋梁,決勝水污染治理,處理設施是治污關鍵。保定市位于白洋淀流域上游,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是白洋淀上游各條河流的主要污染源[1]。為此,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工程,涉及白洋淀上游流域水質量改善,事關對雄安新區生態環境支撐作用的發揮,對白洋淀上游流域及水生態環境的影響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河北省《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2019年5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2019年7月1日正式施行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全國重點區域及重點流域均沾的保定,對污水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保定市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污水處理廠提標增效,改善水環境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逐步提高[2]。
(1) 2017年高陽(6萬t)、安國(5萬t)、清苑(3萬t)、蠡縣(2萬t)4個污水處理廠擴容項目投運。
(2)2018年博野(3萬t)、易縣經濟開發區(1萬t)2個污水處理廠項目投運。
(3)淶水(2萬t)、易縣(2萬t)、望都(1.5萬t)、曲陽(2萬t)4個污水處理廠擴容項目正在建設。
(4)徐水、阜平、白溝3個縣城污水廠擴容和7個重點鎮污水廠新建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中。
(5)隨著蠡縣、清苑、博野、安國、曲陽等污水處理廠擴建項目建成投運,全市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已達到137萬t,污水處理率達到96%。
保定市把府河和孝義河作為整治重點,涉及的重點項目包括市區3座污水處理廠一級A升級改造工程及進一步提標深度治理等工程,和高陽縣污水處理廠深度治理等工程。
位于保定市轄區的保定主城區的府河和高陽縣的孝義河是常年向白洋淀補給的河流,承接上游污水處理廠尾水和部分直排污水,分別注入白洋淀的藻苲淀和馬棚淀兩個子淀區[3],保定主城區的府河和高陽縣的孝義河的水質狀況直接影響到白洋淀上游流域及白洋淀水環境。保定市把府河和孝義河作為整治重點,涉及的重點項目包括市區三座污水處理廠一級A升級改造工程及進一步提標深度治理等工程,府河河道水質改善工程和高陽縣污水處理廠深度治理工程[4]。
高陽縣位于保定東南部,縣域面積441 km2,高陽縣地處白洋淀上游,有潴龍河、孝義河、小白河三條河流穿境入淀,是雄安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5]。
高陽縣是著名的“紡織之鄉”,經過400多年的傳承發展,高陽紡織已形成集紡紗、織造、印染、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從業人員超14萬人,紡織業每年對縣財政貢獻率高達65%以上[6]。但高陽縣印染行業帶來的水污染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的發展,直接影響到白洋淀上游流域及白洋淀水環境。
(1)早在2008年,高陽縣投資1.78億元,建成了日處理能力6萬t的高陽污水處理廠,引導企業將印染廢水集中到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
(2)2010年,高陽縣投資2.1億元對該廠擴容提標,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14萬t。
(3)2015年,再次投入1.2億元,將污水日處理能力提升到20萬t,建成全省規模最大的縣級污水處理廠。
(4)2019年這個污水處理廠繼續擴容提標,投資3.7 億元進行三期工程擴建,投資2.58億元進行深度處理。高陽縣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到26萬t,水質提標工程,出水水質達到大清河流域Ⅳ類水。
近年來,隨著保定主城區規模日益擴大,特別是雄安新區的設立,對位于白洋淀上游的保定市污水處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保定主城區最主要的河網水系府河全長29 km,一路蜿蜒向東流入白洋淀最西側的藻雜淀。作為重點控制區,保定市投資近22億元用于保定市污水處理提標擴容[7]。
(1)保定市魯崗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原先是3萬t,污水處理能力明顯不足,污水處理能力滯后。
(2)2019年11月8日,保定市魯崗污水處理廠新增5萬t污水日處理能力提標擴容項目正式投用,有效緩了解古城污水外溢狀況。
在保定市西北部的魯崗污水處理廠,隨著10月30日開始的清水入池調試的結束,第一波污水嘩嘩流入新建的生物反應池,標志著保定市污水日處理能力新增5萬t項目正式投用。
在魯崗污水處理廠西側,作為魯崗污水深度處理工程的一部分,新建日處理能力達到5萬t的生物反應池,正式處理污水。
正式投用的魯崗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工程,總投資1.85億元[8],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生物反應池、中間提升泵房及超細格柵間、磁混凝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濾池、高級氧化單元等。新項目中的超細格柵間,作為過濾雜物的一道程序,過去的柵條間距為6 mm,如今提升到了1 mm。還有這個高級氧化單元,不僅有紫外殺毒功能,更有臭氧消解污染物及脫色功能,保證出水更加清亮干凈。魯崗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工程,能夠有效緩解集中降雨等惡劣天氣條件下的雨水滯留和污水外溢情況;同時,出水水質提升后可進一步擴展污水處理廠再生水的循環利用途徑。
該項目對于減輕府河及白洋淀水體污染、改善白洋淀上游流域及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過去魯崗廠出水標準為一級A,跟國家地表Ⅴ類水標準相近。隨著新工藝的使用,出水水質將達到國家地表水Ⅳ標準,與北京、天津等發達地區的處理水平看齊,在國際上也處于領先水平。
深度處理工程的建設完成使魯崗污水處理廠成為河北省第一座出水水質達到近地表水Ⅳ類標準的城市污水處理廠[9]。
(3)魯崗污水處理廠還將開展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占地150畝,投資約12.8億元,項目計劃2020年下半年開工建設,形式為全地下(地下兩層)的污水廠,地上建設綠地公園。2021年底前完工后,新增處理能力日處規模為10萬t。
(4)銀定莊污水處理廠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籌建,位于保定市污水溢出較為嚴重的城區東部。1996 年 8月份正式投入運行,日處理能力8萬t,到2007年日處規模為16萬t,2016年11月份,實現了提標改造,日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4萬t,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國家標準中的一級A標準。處理后的水經黃花溝排入府河,最后匯入白洋淀,全程長達45 km,為華北明珠白洋淀上游水質凈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5)為了持續保障雄安新區及白洋淀流域水生態環境,適應我省出臺的《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保定市投資7.3億元,對銀定莊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處理改造, 2020年底完工[10]。
隨著保定市污水處理廠的魯崗污水處理廠和銀定莊污水處理廠改造完成,新廠建設投用,保定市主城區污水日處理能力將由現在的27萬t,提升到42萬t,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工程,促使白洋淀上游流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初戰告捷。
(1)隨著蠡縣、清苑、博野、安國、曲陽等污水處理廠擴建項目建成投運,全市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已達到137萬t,污水處理率達到96%。
(2)魯崗污水處理廠成為河北省第一座出水水質達到近地表水Ⅳ類標準的城市污水處理廠》。
(3)高陽縣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到26萬t,水質提標工程,出水水質達到大清河流域Ⅳ類水。
(4) 2019年,河北省地表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該省內白洋淀上游流域、渤海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質都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
(5)在保定市的11個國省考地表水斷面中,除漕河馬莊斷面常年斷流外,其余10個斷面平均水質全面達標,達標率100%,水質優良比例64%,特別是府河、孝義河2條主要入淀河流平均水質分別達到了Ⅲ類(安州斷面)、Ⅳ類(蒲口斷面),比上年同期(Ⅴ類、劣Ⅴ類)提高了2個級別。
保定市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不提高流域治理污水現代化水平 促使白洋淀上游流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保定市計劃2018~2022年實施182個生態治理項目,投資327億元進一步推進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工程所取得的的進展,僅僅是182個生態治理項目的開端和序幕,從水濁水污到水清水甜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