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本飛
(桂林市木材產品質量檢驗站 ,廣西 桂林 541001)
松材線蟲病也叫“松樹癌癥”,是一種由松材線蟲引起的松樹疾病,易引起松樹毀滅性死亡,于1982年自南京中山陵首次發現,目前已蔓延至浙江、貴州、山東、河北、湖南、四川等地。松材線蟲病遠距離傳播主要依托帶有松材線蟲病的松木木材及其制成品傳播,例如:家居裝飾材料,電線電纜的包裝材料、建筑模板、家庭裝修板材、家具、玩具等。近距離傳播主要依靠媒介昆蟲松褐天牛等傳播。松材線蟲是通過松褐天牛補充營養的傷口進入木質部,寄生在樹脂道中,在大量繁殖的同時移動,逐漸遍及全株,并導致樹脂道薄壁細胞和上皮細胞的破壞和死亡,造成植株失水,蒸騰作用降低,樹脂分泌急劇減少和停止。所表現出來的外部癥狀是針葉陸續變為黃褐色乃至紅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近年來,由于擴散速度加快,給自然資源和生態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也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關注,對其治病機理的研究和徹底治理已迫在眉睫[1]。
筆者對興安縣近年來的松材線蟲病治理情況進行了調研,基本情況如下:2017年9月在興安縣的興安鎮、湘漓鎮、溶江鎮、嚴關鎮、崔家鄉5個鄉鎮發生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3168畝,被國家林業局頒布為“疫區”,到2018年3月止,已清理松樹枯死樹5685株。2018年9月4日至9月10日及10月3日,桂林市木材產品質量檢驗站組織技術人員對興安縣松材線蟲病進行了普查、調研,至2018年10月初,全縣松材線蟲病發生5680畝,其中以興安鎮、湘漓鎮疫情特別嚴重,主要發生在村屯附近、道路兩旁3 km范圍人類活動頻繁區域,初步估計全縣有6000株以上的松樹枯死,全縣松材線蟲病疫情有蔓延之勢。
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和工作實踐,總結得出目前主流疫木處理方式主要區分為兩大類。
就是將染病的有危害的疫木從發病區域運送到定點實施集中處理,集中處理的好處是可以集中采取安全舉措,對疫木實施有限的使用,最大可能減少經濟損失。集中處理的方式主要有疫木熱處理、熏蒸、微波處理等,經過處理后的疫木可以較好的加工為密度板、膠合板、模板等,甚至可以用來造紙等等。
(1)疫木熱處理除治,近年來,對疫木實施熱處理技術研究陸續展開,作為一種新的處理手段,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熱能和熱蒸汽對疫木實施除害處理,主要方式為將疫木置于熱風型干燥窯或木材專用熱風烘干,當疫木中心溫度達到65 ℃以上時,持續狀態4 h,這種處理方式優點是處理的效率較高,處置也較為徹底[2]。
(2)疫木熏蒸除治,所謂疫木熏蒸除治,就是用呈現為氣態的化學藥劑,在密閉的空間中對疫木進行處理,常用的熏蒸劑主要有硫酰氟( SO2F2)、溴甲烷( CH3Br)等,這兩種熏蒸劑的優點是滲透能力強,腐蝕性較小,具有較強的廣譜殺蟲性。
(3)疫木微波除治,微波處理主要利用微波能量實施除害處理,處理方式是:將疫木制成6 cm以下的板材,利用特定的微波處置設備實施處理,處置時根據疫木的濕度、大小、厚度等要素科學確定處置時間。相關研究表明,疫木表面溫度達到或大于68 ℃時,持續狀態30 min,就可以達到有效處置疫木的目的。利用此種處置方式,疫木可以得到較好的利用,對林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其他還有諸如礦井坑木安全利用技術、定點定向切片技術等,相關文獻中已做過相關介紹,筆者不再一一贅述。
(1)就地現砍現燒,這是目前應用較多的一項處置手段,就是利用松木的可燃性達到殺死病害蟲的目的,其處置的優點是:處置較為徹底,相關樹杈等均能清除徹底,全面除害,與異地處置相比,其有效消除了異地處置帶來的偷運、流失等除害不徹底的行為。缺點是易引起火災。
(2)套袋覆蓋熏蒸技術,該法使用熏蒸的藥劑為磷化鋁,該方法最大的不足是僅適合溫度為10 ℃以上的環境,該方法對于南方就不太適合,由于冬天溫度較低,對于牛幼蟲等難以殺死,其套袋薄膜經過風吹日曬也極易導致老化現象,破損后的天牛成蟲會發生逃逸,處置結果不夠徹底。
根據林造發〔2010〕35號國家林業局關于印發《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修訂版)》的要求,松材線蟲病疫木處理技術主要有以下四種:一是松材線蟲病疫木熱處理技術(熱風烘干箱處理);二是松材線蟲病疫木熱處理技術(熱風干燥窯處理);三是松材線蟲病疫木微波處理技術(輥軸式);四是松材線蟲病疫木微波處理技術(隧道式)[3]。興安縣根據松材線蟲病發展情況,研究制定了興安縣松材線蟲病疫木除治實施方案》,及時明確了除治目標、原則、基本方式和處置的步驟流程。
主要針對病死松樹、疑似感病木、衰弱木、受壓木、風折木、旱死木等實施全面清理,及時清除病原及傳播媒介,防止疫情擴散漫延[4]。
主要依據《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以及《松材線蟲病疫木清理技術規范》,一是在病死樹率低的區域采用擇伐,在病死樹率高的區域選擇皆伐,嚴禁非除治性采伐;二是實施伐根處理,所有伐樁控制不高于地面5 cm,伐樁除皮后噴灑內吸性藥物(蟲線清、殺螟松或氧化樂果藥劑),然后覆蓋0.8 mm的薄膜,再培上10~20 cm的泥土蓋嚴;三是實施嚴格的疫木處理,運輸至指定地點進行焚燒干凈,運輸途中不能跌落、遺漏、流失;四是設置專人負責消防安全,便攜式滅火工具,保證消防安全。
主要按照技術培訓、成立專班、調查了解、宣傳教育、進場采伐、疫木焚燒以及記錄總結的流程步驟實施。
(1)技術培訓,就是對參與松材線蟲病疫木除治工作的全體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為《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修訂版)(林造發[2010]35號)、ZYT1865~2009《松材線蟲病疫木清理技術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培訓合格頒發上崗證[5]。
(2)成立專班,成立由專班負責人、采伐組、焚燒組、運輸組、保障組組成的工作小組,并進行明確職責、科學分工。
(3)調查了解,對興安縣松材線蟲病進行全面調查了解,對疫木進行識別、標識,按鄉鎮、村、屯進行登記、統計,由興安縣林業局技術人員確認。
(4)宣傳教育,由保障組向林農就松材線蟲病的危害、除治疫木的法律法規及必要性進行宣傳、溝通,爭取林農的理解和支持;保障組和焚燒組對焚燒點進行租地選點;保障組購買除治疫木的工具、藥品、勞保用品,租用專業運輸車輛并到興安縣林業局備案。
(5)進場采伐,采伐組進場按技術要求對疫木進行采伐、處理伐根、搬運疫木至林區道路旁上車。對村莊內的疫木采用吊車配合分段砍伐,以防對房屋、電線的破壞;對處于地勢險峻地方的疫木,應先踩好進出路線,在疫木周邊踩出安全范圍,施工安全。所有伐樁控制不高于地面5 cm,伐樁除皮后噴灑內吸性藥物(蟲線清、殺螟松或氧化樂果藥劑),然后覆蓋0.8 mm的薄膜,再培上10~20 cm的泥土蓋嚴;采伐跡地要清理干凈,不殘留直徑1 cm以上的松樹枝椏,疫木必須在當天(不得過夜)運往指定地點焚燒干凈。采伐組負責施工安全、森林防火及相關作業安全,必要時在作業區拉警戒線和放置安全警示牌,做到安全第一。
(6)疫木焚燒,運輸組將疫木捆綁于專用運輸車(在林業局備案)上,運輸至焚燒點交由焚燒組焚燒。運輸途中保證疫木不跌落,不遺漏,不流失。如發現村民偷拿、哄搶枯死木,須立即制止或報告林業部門及時收繳。焚燒組對疫木進行焚燒干凈,負責森林防火及相關作業安全,在作業區拉警戒線和放置安全警示牌,做好預案,確保安全。
(7)記錄總結,各作業小組每日填寫《枯死松樹采伐除治日報單》、《枯死松樹燒毀除治日報單》,詳細記錄當天采伐、處置伐樁、運輸、及焚燒情況,并由相關的作業小組和監督員簽字、驗收。最后,對興安縣松材線蟲病疫木除治工作進行總結并形成報告,向興安縣林業局提供真實、科學、可采信的數據,為興安縣林業局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服務。
本文綜合了當前進行松材線蟲病疫木除治的幾種主流手段,并分析了各自的優缺點,并根據興安縣的松材線蟲病疫木情況針對性進行了分析,制訂了除治的一般流程和舉措,要求從組織領導、人員培訓、制定舉措、疫木運輸、集中處理等方面全面加強管理,尤其對其中可能出現漏洞的環節進行了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