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國亮
“脫貧攻堅工作艱苦卓絕,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頑強奮斗,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 月6 日在北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的結束語,語氣堅定,鏗鏘有力。在距離2020 年這個特殊又特別的年份結束還有100 多天的時候,中華大地上滿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收官戰的沖刺景象。
總書記在這次會議上強調,到2020 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在關注、參與并期待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候,我們也不忘梳理留學事業對脫貧攻堅的貢獻。
首先是政府部門推出與扶貧相關的留學項目和計劃。教育部高度重視通過留學工作做好教育扶貧工作,國家留學基金委實施“西部地區人才培養特別項目”并推出面向貧困地區專項,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做好以組織在外留學人員服務西部為主的“春暉計劃”并向貧困地區傾斜。
其次是高校、地方、團體等組織海歸人才對口扶貧。近年來,教育部直屬高校、上海廣州等東部發達地區、歐美同學會等社會團體等,不斷組織包括海歸人才在內的各類專業人才赴貧困地區提供技術、咨詢、人員培訓等服務,為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實實在在的幫扶。
最為集中的是眾多留學回國人員活躍在扶貧第一線。以朱有勇院士等為代表的留學回國人員,心系扶貧,情系三農,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把論文寫在貧困地區的大地上,讓研究成果惠及更多貧困群眾,為脫貧攻堅樹起一道亮麗風景線。
還有就是海外留學人員及海外人才也積極參與扶貧。脫貧攻堅事業牽動著廣大海外學人的心,他們既關心關注脫貧攻堅戰的進展,更以多種方式支持和參與脫貧攻堅。他們或回國做扶貧志愿者,或參加脫貧攻堅項目和計劃,或對外宣講中國扶貧故事,或向國內推介國際減貧經驗。
“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雖然脫貧攻堅即將收官,總書記的提醒和叮囑言猶在耳。我們期待著全國留學工作界和海內外中國留學人員繼續與全國人民一道,在參與脫貧攻堅戰中不停頓、不大意、不放松,不勝利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