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國
芻議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現狀問題分析與對策
侯志國
(福建省環安檢測評價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其逐漸重視環境污染。隨著中國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落實,其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凸顯了出來,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的準確性,也在很大程度上為后續環境保護的開展埋下隱患。因此,擬從現階段中國全國污染源普查過程中的相應環節入手進行思考,探究在實際污染源普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探究相關解決、優化對策,希望能夠對未來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幫助。
全國污染源普查;環境污染;污染源;普查人員
自2007年中國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之后,2017年中國迎來了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為了更好地開展中國每10年1次的污染源普查活動,在第一次普查的基礎上,原有的普查模式發生了很大程度的革新和優化,但受固有思維的影響,實際上在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過程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結合以往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研究,筆者認為其中存在的問題大都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通過對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進行研究,發現前期準備環節并沒有總結第一次普查活動開展的經驗,而是在“0”經驗的基礎上開展了后續的普查活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第二次普查的實際效果;對于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活動來說,前期的宣傳比較單一,很多企業、人群對于普查工作的重視程度、了解程度不足,進而影響了后續相關普查工作的開展;在前期準備階段,各個普查管理部門之間相互協調不到位也是實際工作中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忽視了上級領導部門精神的有效傳達,同時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埋下了 隱患[1]。
清查環節存在問題也是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對實際普查結果影響比較顯著的問題之一,在工作中這一階段的問題大都表現為清查工作不全面、審核不仔細等,造成了全國污染源普查問題。比如清查不及時就會導致普查人員信息的滯后,影響后續普查工作的開展[2]。
入戶普查中比較常見的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普查對象的位置、坐標偏差較大,尤其是在現階段網絡數據庫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很多企業的位置、人員等基礎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進行搜集,這種情況的存在就導致了很多普查人員會用搜索結果代替普查結果,應付工作、趁機偷懶,進而影響實際的普查結果[3]。②普查對象容易存在瞞報、漏報等問題。尤其是在入戶普查階段,很多企業會因休假、倒閉等無法開展普查,對后續的入戶普查造成影響。與此同時,普查對象不配合的問題也是實際入戶普查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普查對象的不配合必然會造成對數據的瞞報、錯報等,影響數據普查的真實性。③同一地址的多家公司也是實際入戶普查中比較常見的問題,這種情況的存在很容易造成普查者的判斷錯誤,出現后續數據登記錯誤的問題。
對于全國污染源普查來說,數據的填報、審核是實際普查工作開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事項之一,尤其是對于全國污染源普查這一數據的填報環節,很多因素的存在都會導致后續普查結果的不穩定[4]。比如,如果質控方業務水平較低,則很難在數據填報的過程中發現隱藏的數據問題,進而在后續相關數據的分析中埋下隱患;對于數據填報時的軟件問題和信息審核不足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數據填報的效果,不僅無法實現對數據的預判斷,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數據的堆積,為后續相關數據的處理造成影響[5]。
全國污染源普查這一工作的范圍比較大、涉及比較廣,在實際普查過程中往往需要很多人員參與,但其中也存在許多問題[6]。
縱觀中國以往的全國污染源普查活動,普查人員溝通技巧的不足是實際普查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之一。尤其是在全國污染源的普查過程中,由于普及度比較低,所以,實際調查結果、數據就可能在填報環節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后續相關數據的分析。
全國污染源普查內部審核機制不完善、專業技術人員儲備不足也是實際工作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之一,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深入,人才缺口越來越大,很多普查人員身兼數職,導致很多普查人員疲于應對。目前,很多地方開展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都會傾向于聘用第三方團隊,雖然針對第三方團隊的人員在普查前已進行了相應的培訓,但其中仍舊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基層入戶普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影響了普查的效果。
通過上述研究,筆者認為想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原有普查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可從以下3方面入手優化,以此推動后續普查工作的開展,為后續實際普查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在未來的全國污染源普查過程中,如果想要實現根本目標,就需要有針對性地構建普查獎懲機制,通過完善考核的方式來實現對普查結果的優化,讓更多的普查人員參與到實際的考核過程中來,同時深化普查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以此推動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展開。
在后續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過程中,管理者應結合實際的普查情況,組建專門的普查審核小組,通過組建專項小組的方式實現對普查中所搜集的相關數據進行審核的目標,同時,提升實際普查開展的效果,以此確保普查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以及邏輯性,從而對未來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
在以往的全國污染源普查過程中,普查工作人員大都會準備樣表,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幫助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順利開展。由此,筆者認為在未來的全國污染源普查過程中,工作人員應針對這一樣表中所承載的內容進行優化,結合地方的特色,梳理出適合地方填表的注意事項,以此輔助相關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過程中來,豐富普查的數據,為后續開展數據分析提供幫助。與此同時,普查管理部門也應結合地方特色開展有關普查的宣傳活動,提升參與者對普查工作的配合程度,以此實現預期的污染源普查工作目標。
綜上所述,隨著中國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開展,本文針對這一普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解決、優化的舉措,希望在未來的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工作者們能夠結合實際工作的開展情況,針對原有的工作模式進行改革,以此提升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效果,從而為后續工作提供幫助。
[1]徐亞平,徐達,胡佳煒.污染源普查現狀問題分析與對策探討[J].環境與發展,2019,31(4):62,64.
[2]初立,陳茁,吳婷,等.關于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清查階段工作的思考——以成都市高新區為例[J].四川環境,2019,38(1):161-164.
[3]朱小曼.淺析農業面源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6,22(16):70,142.
[4]劉華,羅建軍,馬成輝.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及結果初步分析[J].輻射防護,2011,31(6):334-341.
[5]楊彥明,龐彰,烏恩.內蒙古自治區主要畜禽甲烷排放現狀及對策[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1(5):1-3,6.
[6]林敏華.污染源普查檔案管理的思考[J].海峽科學,2008(6):50.
2095-6835(2020)06-0142-02
X508
A
10.15913/j.cnki.kjycx.2020.06.057
侯志國(1985—),男,福建福州人,研究生,中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清潔生產審核、應急預案、環評等。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