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當下高速發展的新媒體技術,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面對當下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優先轉變傳統思想教育理念,將學生思想政治學習主體性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媒介素養,促使教育路徑得到拓展。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作者簡介:程巍(1965-)女,山東青島人,本科,副教授,供職于山東外貿職業學院,研究方向:黨建;思想政治教育。
社會的發展不僅需要專業型的科研人才,同時更需要技能型的人才,高職院校應當積極承擔為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責任,對高等職業教育進行不斷的完善,真正為社會輸送專業化的綜合型人才。面對當下新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對傳統的教學理念進行充分的更新,真正滿足當下素質人才培養的基本需求,進而實現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對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的影響有好有壞,要真正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創新必不可少。
積極影響。新媒體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信息含量大以及傳播速度快,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及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多元化。其次,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學生更多在課堂中承擔著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下,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充分的互動,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充分彰顯。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促使師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更加流暢,學生可以及時地將問題與同學或者是教師進行交流,教師得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學習情況,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消極影響。面對當下的新媒體教育背景,計算機信息技術對于教學所產生的影響是多種多樣的。開放程度較高的新媒體技術,其中所蘊含的信息更加復雜,因此其中難免會存在對于學生思想價值建設造成不利影響的信息,例如很多腐朽落后以及色情暴力的信息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傳播,對學生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其次,計算機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為學生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對學生產生了很多不利的影響,虛擬性較強的網絡促使學生在網絡中能夠尋找到更多的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時能夠更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同樣會使很多學生過分地沉迷于網路中,對學生的現實交際能力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現實生活中的設計機會減少,讓學生極易產生自閉以及孤僻的性格。
轉變傳統思想教學觀念。面對當下快速發展的新媒體技術,現階段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已經不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及手段所能夠滿足的,傳統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顯得過于單一,難以充分保障教學效果[1]。因此,高職院校應當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真正融合新媒體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更加積極地引導學生對信息進行分析與判斷,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有效的使用新媒體技術,通過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開展多角度以及多平臺的學習。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學生自我意識較強,因此對于民主平等意識更加重視,在開展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自我價值的追求更加看重[2]。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更加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相關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利用各種為新媒體技術的優勢開展教學工作,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鼓勵學生對自身的思維方式進行全新的認知。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更加重視自身的引導作用,以此充分保障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考,確保學生能夠在自我平等中進行思想政治學習。
提升媒介素養。對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而言,新媒體技術所帶來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3]。但是,盡管如此,教師并不能完全摒棄教學過程中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而是更要積極地利用新媒體技術積極的一面。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將新媒體技術應有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職院校的所有師生都應當更加重視自身媒介素養的提升,只有充分保障自身媒介素養得以充分的提升才能夠確保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掌握主動權。高職院校應當高度關注學生在新媒體技術上的媒介素養,能夠更加有效的甄別互聯網信息,對信息作出正確、有效的判斷和選擇。在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的基礎前提下,最大程度避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引導學生樹立更加正確的價值觀,確保學生充分正能量。最后,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在課堂中利用新媒體技術,同時還應當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多途徑以及多平臺的教學,積極建立網絡教學平臺,進而實現教育途徑的拓展。
總而言之,面對當下不斷發展與普及的新媒體技術,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對教學手段進行有效的創新,深入分析新媒體技術的優勢與弊端,對傳統教學理念進行改變,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最大的尊重,促使教學途徑得到有效的拓展,進而保障教學質量得以充分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德鋒.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9, 000(009):P.145-146.
謝志杰.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創新探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 2018(08):214-214.
王大洋.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改革[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 032(018):P.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