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嬌 涂序平 梁艷霖 馬艷蒙
基金項目: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暨新苗人才計劃:對接上海示范區背景下房價上升促進還是抑制了居民消費? ——基于嘉興市五縣兩區縣域動態面板數據模型(項目編號:2019R417030)
摘 要:本文利用2000—2017年嘉興市五縣兩區的動態面板數據和一步系統GMM估計方法,從縣域層面探究房價對消費的結構性影響。實證結果如下:(1)房價上漲對非居住消費存在財富效應,對居住消費存在擠出效應。(2)人口老齡化對消費影響微弱,主要是通過推高房價產生財富效應促進非居住消費。(3)城鎮居民消費有較強的慣性和收入敏感性,尤其是居住消費。政府可針對居住消費實行相關促進政策和差別化信貸政策、加大社保撥款促進居民消費。
關鍵詞:房價;財富效應;居民消費;消費結構;動態面板數據模型
自住房市場化改革全面實施以來,嘉興市房地產市場逐漸步入高速發展階段,然而,嘉興市實際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卻在不斷減少。這是否說明居民消費因日益攀升的房價而受到抑制。對此,國內外學者對房價與消費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研究。國外最先開始對房產財富進行研究,部分學者支持財富效應,如Dreger(2012)探究了15個工業化國家中私人消費與財富的關系,認為房價上漲對私人消費具有財富效應。Beatrice 和Kengne(2015)將住房資產和股票資產進行比較后得出相同結論。也有學者認為房價上漲抑制或基本不影響居民消費(Ludwig,Slok,2002;Park,Bahng,2010;André et al,2012)。
在現有國內文獻中,學者基于各類數據對房價與消費關系的研究也未得出一致結論。其中基于全國總體時間序列數據的研究大多數支持財富效應(楊俊杰,2012;楊天愛,2018;謝文佳,2019)。然而,大部分利用省級和城市面板數據的研究則認為房價上漲抑制或基本不影響居民消費(李春風等,2013;傅東平,2017;劉顏,2019)。通過文獻梳理,我們發現國內基于縣域層面數據,且從消費總量和消費結構雙重視角探究房價與消費關系的研究少之又少,這難以充分反映房價波動對消費的影響。因此,本文利用2000年—2017年嘉興市五縣兩區動態面板數據,實證分析房價上漲對嘉興市居民居住消費與非居住消費的影響差異;又考慮到嘉興市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我們在模型中引入老年撫養比和老年撫養比與房價的交互項,探究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一、模型構建與數據來源
基于消費函數和消費理論框架可知,居民消費受到收入、財富及慣性的影響,本文建立理論模型(1),由于中國居民的房產占總財富較大比重,我們以住房財富作為財富的替代指標。
Ct=β1Y+β2HW+β3Ct-1? ?(1)
其中Y為收入,HW為住房財富,Ct-1為消費慣性,分別選用可支配收入(inc)、房價(house)和滯后一期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L.consum)作為替代指標。加入重要控制變量:老年撫養比age、教育支出占比edu、社會保障支出占比sose及地區效應變量μ。考慮到房價與其他因素相互作用會間接影響消費,引入老年撫養比與房價的交互項age ln house。最后本文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等絕對值數據取對數處理,得到最終動態面板數據計量模型(2):
lnconsumi,t=β1 L.ln consumi,t+β2 ln inci,t+β3 ln housei,t+β4 agei,t+β5 age ln housei,t+β6 edui,t+β7 sosei,t+μi+εi,t? ? (2)
其中,i和t分別表示縣區和年份,表示μi地區效應,為隨機干擾項。β為待估參數矩陣,表示消費對各解釋變量的彈性。
數據均來源于歷年《嘉興市統計年鑒》、五縣兩區《統計年鑒》以及各縣統計局網站。本文以2000年為基期,將相應數據經各縣區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平減得到實際值。
二、實證結果與分析
在對模型進行估計分析之前,模型各變量通過了面板單位根及協整檢驗。為解決內生性問題,本文利用一步系統GMM方法對計量模型進行逐步回歸以探究各變量對消費總量和消費結構的影響,結果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AR檢驗和Sargan檢驗均通過,這表明一步系統GMM估計中工具變量滯后階數選擇有效。
(一)針對消費總量的模型估計
表1報告了各變量對消費總量影響的回歸結果。第(1)列首先引入模型(1)中的基礎變量進行回歸,結果顯示滯后一期消費和可支配收入均通過顯著性檢驗且系數較大。
第(2)列加入本文的關注變量—老年撫養比,發現基礎變量的系數和顯著性維持穩定,但新增變量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初步推測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沒有顯著影響。接著將老年撫養比與房價交互項加入模型進行估計,結果由第(3)列給出。我們發現交互項系數不顯著,房價卻從不顯著變得顯著,且系數為0.0492,即存在財富效應。
第(4)列引入教育支出占比和社會保障支出占比得到全回歸估計結果。第一,房價對消費的影響系數再次不顯著,驗證了房價波動對居民消費沒有顯著影響;第二,滯后一期消費和可支配收入的系數分別為0.2551和0.5621,說明嘉興市城鎮居民消費有較強的慣性和收入敏感性;第三,人口老齡化及交互項系數仍未通過顯著性檢驗,進一步驗證人口老齡化對居民消費的影響不顯著。最后,教育支出和社會保障支出對居民消費均存在顯著影響,系數分別為-0.1871和0.7012。
(二)考慮消費結構的模型估計
為了進一步驗證上述結論,本文考慮了消費結構因素,將居民消費分為居住消費和非居住消費,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通過對第(4)和(8)列的比較,我們發現:
1.滯后一期消費和收入無論對居住消費還是非居住消費都存在顯著正向影響,對居住消費影響更大。
2.房價上升對非居住消費產生顯著的財富效應,對居住消費產生顯著的擠出效應。
3.老年撫養比在消費結構中的影響依舊不顯著。
4.進一步驗證了社會保障支出對消費的顯著正向影響,并且對居住消費的影響更大。
三、結論與建議
本文以2000-2017年嘉興市五縣兩區面板數據為樣本,使用動態面板廣義矩估計方法探究房價對消費總量和消費結構的影響。結論如下:第一,嘉興市城鎮居民的消費行為有較強的消費慣性和收入敏感性,居住消費尤為突出。第二,房價上漲對非居住消費存在財富效應,對居住消費存在擠出效應,而這兩種效應的相互抵消可能是造成房價波動對消費總量沒有顯著影響的重要原因。第三,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的影響不顯著,與房價的相互作用也較微弱。主要是通過推高房價產生財富效應對非居住消費產生正向作用,并隨著房價的不斷攀升持續減弱。第四,政府社會保障支出的投入會大大促進居民消費。基于此,嘉興市各級政府可以從以下兩點促進居民消費:首先,可以出臺針對居住消費的促進政策和差別化信貸政策,以減小房價上漲對其的抑制作用。其次,政府應加大社保撥款,減輕居民經濟負擔,增強居民消費信心,進而促進消費。
參考文獻:
[1]傅東平,房價上漲、泡沫化程度與消費擠出[J].當代財經,2017(09):14-23.
[2]劉顏,周建軍.城市房價上漲促進還是抑制了城鎮居民消費?[J].消費經濟,2019,35(01):49-56.
[3]謝文佳.資產價格波動對我國居民消費升級的影響——來自房價和股價波動的經驗證據[J].商業經濟研究,2019(20):160-162.
[4]楊天愛.房地產價格的波動對居民消費的傳導渠道[J].金融經濟,2018(1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