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摘?要:受疫情影響,“停課不停學”期間,居家學習成了一種應急方式和無奈之舉。通過調查了解居家學習與在校學習的區別,分析學生的特點、家庭環境對居家學習的影響等,科學提出孩子居家學習的建議,不斷提高居家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疫情;學生;居家學習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次寒假演變成超長假期,給教育也帶來了一點困難。疫情之下,面對“師生分離,生校分離”的居家學習現狀,通過互聯網,我們如何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才能使疫情下的居家學習更有成效?居家學習期間,又將如何緩解和調節孩子負面情緒?疫情期間線上教學過程中,陣陣困惑和迷茫向我襲來,通過自身感受與嘗試,我在迷霧中找到了一絲方向。
一、調查分析居家學習與在校學習的區別
由于疫情來得突然,居家學習成了這學期孩子學習課程的主流方式,面對新的學習模式,在家長和學生中存在差異。有些家庭可以很好地接受并理解居家學習,認為居家學習是伴隨孩子一生成長的長久學習形態,好的居家學習習慣,會給孩子的終身成長帶來很大幫助;而有些家庭忽視了居家學習的價值和意義,甚至反感這種學習模式,認為這種方式限制了孩子及自身的自由,給家庭造成矛盾。
居家學習與在校學習的本質區別在于:由群體性的學習組織變成個體為主或有家長陪伴的家庭學習,由教師督促、同伴互助的激勵學習方式變成獨立堅持、獨自面對的學習,由程式化、規范化和儀式化的學習環境變成相對愜意、輕松的自我營造的學習環境,由有規律的學習時長變成隨意的自我調節的學習時間安排,由相對統一固化的學習內容變成自主選擇、自由安排的學習內容。
因此,需要建立合適的居家學習環境,著重對孩子進行規則和自律教育,養成良好習慣等方面的培養與訓練。
二、分析學生的特點、家庭環境對居家學習的影響
在疫情防控期間,還有不少學生認為當前仍處于假期,不重視居家學習的重要性,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知識點無法鞏固。少數學生還與老師打起游擊戰,電話溝通及微信視頻等,敷衍老師已經聽課,但課后作業字跡潦草,甚至不按時完成等,這些都給居家學習的效果打了大大的折扣。基于此,我們一次次電話、微信走訪,后期還開展了家訪。
通過走訪學生家庭,發現在居家學習的狀態下,大部分家長與孩子有了相對長的共處時間,重新建構或者修復親子關系應成為居家學習的重要內容。家庭關系較好、家長脾氣較好的家庭,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更為順暢,相對來說,居家學習取得的成果較在校學習更好,特別是以前在校學習時學業成績不夠理想的孩子,或者長期是留守兒童的學生,有了家長的陪伴和引導,學業進步十分明顯。
相反,家庭教育不好或者單親家庭,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顯得不正常,孩子相對缺乏管束,居家學習成了學生迷戀電子產品的一個借口,通常給家庭造成矛盾。
三、科學提出孩子居家學習的建議
(一)家校合作,事半功倍
教師和家長要共同合作,給孩子全方位的教育引導,特別要給予正確的價值觀引導,進行責任擔當和大愛教育。家長和教師可以抓住身邊學習的榜樣,對孩子的進行德育教育。如疫情期間,那么多白衣天使不畏生死、迎難而上、逆行抗疫,利用共克時艱的特定事件和身邊的例子,對孩子進行敢于擔當、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由此促進家校共育。
在課程學習上,家長們可以根據學校安排,合理制定孩子居家學習時間表,設定“上課鈴”和“下課鈴”等方式,幫助孩子找到課堂上課的感覺。孩子一個人獨處,缺少教師的督促和同學的互相激勵,學習效率通常會明顯降低,這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因此,居家學習是對孩子自制力的一種極大考驗。可以通過網絡學習等方式幫助孩子居家學習,并借此機會提高孩子自我學習管理的能力。
(二)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防止孩子沉迷網絡
線上居家學習,難免會用到電子產品。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網絡?在目前情況下,家長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機和上網,但一定要與孩子溝通好,明確使用手機和網絡的時段、時長和內容等,不可過長,也不能影響正常作息,并要求認真遵守,保護好孩子視力和身體健康。同時,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機和網絡的時間,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樣。必要時,可以陪同孩子完成學習的時間后,將電子產品保管起來,需要時再返還給孩子學習。
或者通過學習“河南淅川的高三學生小通,學習成績優異,在“停課不停學”居家學習期間,因家里沒裝寬帶,又舍不得用父母手機流量的他向鄰居求助蹭WIFI,而屋頂的信號最好,為了不打擾鄰居,每天早上8:00屋頂就成為他的“教室”,生動演繹了一個現代版“鑿壁借光”的故事”這樣的例子,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明白光陰不能虛度的道理。讓孩子深切體會,才能在居家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效率。
(三)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改善情緒,樹立良好心理狀態
負面情緒和“新冠病毒”一樣,有一定的傳染性。家長們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如果不能調節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加不安和緊張,可以開展室內鍛煉活動等調節。
疫情期間,孩子需要持續待在家里,減少外出活動時間,不能和同伴一起,他們的負面情緒也會持續累積和積壓。請家長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并及時進行正面疏導和緩解,可以讓孩子通過微信、短信、電話等方式與同學聯絡,相互幫助或者約定上課時間,互相督促,一起進步;也可以通過運動、音樂、閱讀來幫助孩子減壓,保持積極心態;或者幫助孩子培養新興趣、新愛好,讓生活變得豐富,協助孩子羅列出平日里一直想做但沒時間做的事情,比如,烹飪、學樂器、繪畫、閱讀、養植物等,制成“愿望清單”,按照優先級勾選出在家就可以實現的愿望,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如果遇到確實難以應對的消極情緒,建議及時向專業機構進行求助。
參考文獻:
[1](中國教師報)《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更應重視居家學習的價值,它會伴隨大部分孩子的終身》.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