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鳳 何小芹
[摘要] 醫教協同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服務健康中國建設,是新時期醫學教育改革重要著力點。臨床教學作為一種貼近實踐、職業與崗位的特殊教育,承載著醫教協同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核心重任,臨床教師是實施臨床教學工作的核心載體,對提升醫學生培養質量舉足輕重。文章結合臨床教師隊伍建設現狀,介紹了醫院借助優秀學校的優質資源,培育打造符合醫學教育要求的高素質臨床教師、符合臨床需求具備良好臨床思維能力的臨床醫師隊伍實踐。
[關鍵詞] 醫教協同;臨床教學醫院;多學科病例討論;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7(c)-0118-04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Clinical Teaching Hospita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cal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YANG Chang-feng, HE Xiao-qin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Aerospace Center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 Aerospace Clinical School),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The collabor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medical talents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y China is an important focus of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new era. As a kind of special education close to practice, profession and position, clinical teaching carries the core task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in collaboration with medical education. Clinical teachers are the core carrier of clinical teaching and play a vital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Comb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teachers,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the hospital with the help of high-quality resources from excellent school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linical teachers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clinical physicians that meet clinical needs and have good clinical thinking skills.
[Key words] Medical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Clinical teaching hospital; Multi-disciplinary case discussion;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project
2014年教育部和國家衛健委(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印發《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強調要進一步加強醫學生職業素養和臨床實踐能力培養,全面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標志著中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進程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重要階段。臨床教學作為一種貼近實踐、貼近職業、貼近崗位的特殊教育[1],承載著醫教協同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核心重任。臨床教師是臨床教學工作的具體實施者承擔者,其素質、能力與水平直接關系高等醫學教育質量與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培養一批既有較強的臨床專業技能,又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教師,是院校合作培養臨床醫學人才的一項重要工作[2]。
1? 醫教協同背景下臨床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
醫學教育是一門關乎生命的特殊高等教育,醫學教育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健康水平。特別是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公布,健康更是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高等醫學教育擔負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重要使命,與教育和醫療衛生服務等重要的民生問題密切相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3]。作為醫學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臨床教學,是醫學生轉變為職業醫師的關鍵塑形期,更是為國家大力培養復合型、實用型醫學人才的必經之路。當前國際醫學教育改革要求人才培養要以醫師崗位勝任力為標準,強調醫學理論知識、臨床技能和人文情懷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如此,對臨床教師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教育部長袁貴仁在全國醫學教育改革工作會議時強調要“首先要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臨床教師隊伍,高水平的臨床教師隊伍是保證高質量臨床實踐教學的關鍵”[4]。
2? 目前臨床教師隊伍現狀
2.1? 教學意識淡薄,積極性不高
由于教學醫院不同于附屬醫院,其工作重心仍是臨床醫療,教學只是整體工作中的一小部分,醫院層面上重視不夠;臨床教師走醫療序列職稱,考評以醫療、科研工作成果為基準,致使臨床教師重臨床醫療與科研,輕視教學;教學醫院缺乏教學傳統教學氛圍,臨床教師只將治病救人作為自己的本職工作,重視救死扶傷的醫生角色,忽視“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的職責,對教學工作和醫學人才的培養缺乏重視,教學觀念不強,積極性不高。
2.2? 教學水平不一,能力參差不齊
教學醫院的教師,均來自臨床一線,正規醫學院校學習畢業和較長時間臨床工作實踐,其中不乏既具有豐富臨床經驗、扎實理論知識、又能夠較好運用教學技能與方法的優秀教師,但由于缺乏規范系統的教師上崗相關培訓,絕大部分臨床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技術手段上都不成熟,不能有效運用教育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不能有效把握醫學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規律。其授課或帶教多是憑經驗、靠感覺,對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安排等實質性內容的把握也不夠全面[5],操作手法不統一、技能規范性不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臨床教學質量。
2.3? 缺乏有效激勵機制,動力不足
教學醫院教師待遇及各項獎勵制度不完善,存在要求高、事務多、責任重但缺乏激勵的現象。臨床教師工資獎金與臨床效益掛鉤,與教學無關;職稱晉升與教學相關度不大;授課補助低,實習帶教甚至沒有酬金但卻擔負著實習學生的責任風險;授課質量好壞沒有相應的獎懲措施等,致使臨床教學缺乏吸引力,教師動力不足。
3? 教學醫院加強臨床教師隊伍建設的措施
航天中心醫院作為一家三級綜合醫院,在北京大學臨床醫學院教學基地建設中,借助北京大學醫學部優質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提升醫院師資隊伍素質和技術水平;借助優質學生資源,教學相長,催生醫療內涵提升和人才隊伍壯大。同時,在北京大學臨床醫學院的框架下,利用同質化教育與管理,緊跟醫學教育時代步伐,創建醫院醫療教育文化,為社會培養合格醫學人才。
3.1? 校院協作,以臨床教學搭建知識積累構建平臺,促進提高臨床教師教學能力
臨床教學培養的是未來醫生。世界衛生組織衛生人力開發教育處Boelen博士于1992年提出未來醫生應是衛生保健提供者、醫療決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區領導者和服務管理者,人稱五星級醫生[6]。五星級醫生的提出,為醫學人才培養目標提供了參考標準,也為醫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要求。臨床教學既是醫療系統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成長搖籃,也是承擔臨床教學的醫院發展壯大的催化劑,更是醫院既是醫師又是教師的臨床醫療隊伍進步成長提高的助推器。教學相長,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也必將促進醫院醫療水平的提高,更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之一。因此,醫院管理層面高度重視,統籌規劃,著眼長遠。
3.1.1 樹立醫學教育理念,構建臨床教學三級管理網? 對于醫學教育來說,醫院就是學校的延伸。醫院臨床教學作為一種教、學、做相統一培養學生做事做人的特殊教育,臨床教師的育人理念和教學意識尤為重要。故此,院領導在全體人員中深入宣傳教育思想,提高各級領導認識水平,增強全員教學意識,樹立醫學教育觀念。醫院每年召開教育教學工作會;教師節隆重表彰校院兩級優秀教師、優秀教研室、優秀教學管理者;定期舉辦專題研討會,請北京大學醫學部及其附屬醫院的專家教授們來院宣傳教學工作的重要性、教學工作對醫院生存發展的作用、教學與醫療工作的關系,講述教學給個人帶來的樂趣、益處,傳授教學技巧培訓教學技能等,采取多種形式運用多種載體讓教學意識教育理念根植師心、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伴隨教師成長。同時教育全體醫務人員:承擔高等醫學院校的臨床教學任務,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重要的是這種榮譽和義務所賦予的責任和使命。提請臨床醫師把搞好教學工作與促進自身學習提高、業務水平提升結合起來,樹立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良好職業道德。構建了從醫院領導層面、機關主管部門到基層教學單位的三級管理網,分別負責領導決策、行政服務管理和具體運營等職能。建章立制,健全與規范教與學及其管理者的主體職責和權益,保障全程臨床教學工作順利有效開展。
3.1.2 強化臨床醫師能力提升,構建高素質臨床教師隊伍? 借助北大醫學部優質資源平臺,重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培訓活動;挖掘潛力、培育能力,打造高水平高素質的臨床教師隊伍,保障臨床教學質量,提高臨床技術水平。
①豐富與更新專業理論知識。大力支持臨床醫生學歷學位再提升,抓好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對在職讀研讀博取得畢業證書與學位證書的臨床醫師,其學費予以全額報銷;優先安排臨床教師外出培訓進修、參加學術活動,以此激發鼓勵臨床醫生們更新知識、充實提高、適應醫學教育發展需求。②培訓與提高教學能力。醫院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培養方法,強化臨床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聘請教育學院教授進行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及現代教育理念等專項知識培訓,使教師充分了解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掌握教學基本常識;聘請北大醫學部直屬臨床教學醫院有經驗的臨床教師進行上課、實習帶教、教學查房等示范,使教師們直觀掌握臨床教學的方法要素;聘請外籍教師及北京大學醫學部英語專業教師進行英語口語和臨床專業英語培訓,提高臨床教師們的專業英語教學能力。安排各階段的理論教師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針對性聽課一年半,并給予聽課補助。選派臨床教學骨干參加北京大學醫學部及教育部組織的各項京內外教育教學培訓,拓展教師視野,開闊教師眼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學素養。③培訓規范臨床基本技能。臨床基本技能是醫生的基本功,直接關系到患者的診斷、治療和預后。醫院利用北京大學醫學部教學資源,送教師去北大醫院、人民醫院培訓、考核,并請醫學部教學名家來院示范、培訓、考核。之后,會同醫院醫務科,狠抓全院醫師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三基”訓練,強調一個標準、一個規范,強調北醫風格。
3.1.3 不斷完善激勵政策,促進師資隊伍更高、更好、更強①建立課堂教學質量優獎劣汰制。醫院對所有教師授課質量實行實時質量評估,評估成績集體與個人連動,優秀者給予表彰獎勵,并享有骨干師資培訓、進修學習及職稱晉升等優先權。②加大科室及教師獎勵力度,對臨床教學實行科主任負責制,獎優罰劣。對任課教師實行競爭上崗,優勝劣汰,末位停課;對優秀授課實行多倍課時費獎勵;將所有教學活動納入酬勞范疇。③不斷完善教學評優激勵制度。從最初的單純教學評分排名評優,到后來納入講課比賽、教學管理與服務、教學經驗分享等加分項,及至現在實行的教師及科室教學量化綜合考評表,涵蓋教師教學工作量、學生評分、學生投票、發表教學論文、教研教改立項、參加院內外各種教學培訓等各方面的綜合考評,綜合排名靠前方有資格參與優秀教師的評選等,以此促進教師向更高、更強、更優發展。④提供更高更優的提升發展空間。優秀的臨床教師,醫院提供3個月~1年的國外專業學習進修培訓機會;參與理論教學者,可以申請北京大學醫學部兼職教授、副教授的評聘。
3.2? 借助優質資源,以繼續醫學教育搭建知識進步更新平臺,促進提高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
醫學教育所傳授的知識,必須與所處時代醫療發展和醫學科學技術進步一致,才能更好培育時代需求的醫學后備人才,也才能真正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臨床教育者的臨床專業水平與他們的教學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緊密相連的[7]。為了保障良好的教學質量,培育合格的醫學人才,醫院借助北京大學醫學部優質資源平臺,有效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工作,促使教師隊伍成為掌握新知識、具備新理念、學有新技能、知曉新方法的現代醫師,滿足醫學人才培養需求,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3.2.1 以多學科病例討論,拓展提高醫師臨床思維能力臨床思維就是醫學上的邏輯思維,主要體現在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科學的臨床分析,要求醫護人員要以患者為中心,在繁雜的事物中透過現象看本質,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解決關鍵問題[8]。醫院借助北京大學臨床醫學院平臺,將北大醫院每兩周一次的內科巡診與醫院做同步視頻,并積極學習借鑒其先進經驗,組織開展多學科病例討論。該學術活動將醫師們的學習活動與臨床實際實踐環境緊密結合,在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實踐中傳授知識與技能、拓展思維與視野,最終提高醫生臨床實踐能力,進而改善患者的醫療照護。在溝通交流、思維碰撞過程中,老醫生、名家大師們將自己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思考以及靈活運用經驗等有效地傳授給年輕醫師或培訓學生,使后者能正確地在臨床中應用新知識和技能,改進醫療質量;年輕醫生則能充分發現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同時也認識到工作中多學科有效溝通并且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學習強化了職業精神、溝通技巧、知識管理、團隊合作等意識,對提高自身崗位勝任力以及醫療服務質量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正如該院畢業的一位研究生[9]所言:參加多學科病例討論,漸漸發現自己的臨床思維、專科知識、跨學科知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鍛煉了個人的綜合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在眾多大師面前敢于提出自己見解的膽量和自信心。正是通過這樣的訓練,使其在招聘面試過程中,因病例分析環節表現出色而脫穎而出,以面試成績第一名被某省立三甲醫院錄取。多學科病例討論為醫師們搭建了知識升華轉化平臺,促進臨床醫師培養發散思維,打破知識局限性與“慣性”,拓展思路,為患者選擇最佳診治方案;促進其綜合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科研能力,進一步提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滿足優質服務需求;促進臨床與醫技科室交流協作,發現彌補診療工作中的缺陷和薄弱環節,構筑堅實健康防線。以此,也保障了醫學教育與人才培養的質量。
3.2.2 以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帶動學科發展? 市級及以上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既要求培訓項目有明確的針對指向性,能解決臨床實際問題提高醫務人員崗位勝任力,又要求要與時俱進符合現代醫學發展需求、滿足“四新”特點,教學形式富有創新性,授課人員更有嚴格的院內外比例要求等,對項目負責人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其開放思想、突破傳統,用敏銳的觀察力指導項目設計[10],用統籌兼顧的領導力安排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用獨特的影響力和社會活動能力邀請名家學者教授前來授課,用優質的教學內容與有序的培訓組織管理模式展示學科實力。故此,幾年來醫院在臨床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人才優勢,一方面堅持做好院內常規繼續醫學教育,同時鼓勵臨床醫師、技師們積極參加各種業內學術年會、國內外學術研討會等學習了解專業的發展動態和最新進展,了解本專業的未來前景和社會需求,以及最前沿最熱烈的研究領域;另一方面,積極鼓勵專業科室申報市級以上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申報成功一項市級繼續教育項目醫院資助5 000元、國家級資助10 000~15 000元。以此為高級職稱臨床醫師及學科帶頭人提供個人及專業學科展示平臺、交流平臺和推介平臺,同時將市級及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申報作為重點學科和重點??频腻噙x評價必備條件之一,借此促進專業科室努力提升業務水平和學術水平,促進團隊協作精神和凝聚力。此外,高層次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借助北京大學醫學部及各大醫院優質的教育資源,邀請專家教授、國內外學者來院講課,也為中級技術職稱醫師提供了高水準、優師資的II類學分。以自身人才優勢為基礎設計“項目”,以“項目”促進學科發展,以學科發展推動醫院進步提升。如:醫院心臟中心連續13年堅持舉辦的國家級項目“心血管醫師規范化培訓班暨中國全科醫師心血管疾病培訓”,在為社會醫院培養基層醫師、吸引眾多學術界精英和同行參會的同時,樹立了自身品牌,贏得口碑;鍛煉了隊伍,發展了學科。
3.2.3 以有效的激勵政策,促進青年教師進步成長? 醫院設立青年骨干醫師培養基金,專門用于??漆t師國外進修學習,讓廣大青年骨干積極“走出去”,開闊眼界,拓展能力,學習國外醫療經驗;同時更好的“帶回來”,帶回國外先進技術、先進方法和先進理念,用于醫院的臨床實踐、教學實踐,為醫院注入新鮮血液,增強活力,促進青年醫師不斷進步與成長;更為醫院中青年骨干力量的發展搭建平臺,創新人才培訓方式,為科室梯隊的建立和各學科的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和強大的人才保障。
4? 結語
經過以上種種舉措,醫院教師隊伍迅速成長,教學質量得以保障。醫院學生連續三年畢業統考成績理論及實踐均居同系列前茅。在2018年首次參加的國家醫師資格分階段考試實證研究第一階段考試中,醫院學生技能考核成績名列北醫第一,理論考核平均成績高于各學制生源平均成績。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臨床教師是醫學知識的薪火相傳者,是這個職業的守護者,更是下一代醫生的“助產士”。推進醫教協同,堅持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醫學教育,就必須要有高水平高素質的臨床教師隊伍。教學醫院要通過醫教協同,教學相長,彌補教學、學科發展短板,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提高醫院的綜合實力[11],為國家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為社會發展和人民健康提供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 許冬武,陳迎紅.醫教協同理念下醫學教學基地的建設與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6,31(12):87.
[2]? 崔明辰.實施“院校合作”開展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5,32(5):687-689.
[3]? 黃愛民.醫教協同背景下進一步提高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質量[EB/OL].http://www.cnmedical-edu.com/show/1/2943.html,2018-3-15.
[4]? 葉艷蓉,牛偉剛,郭艷幸,等.臨床教學基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措施[J].中國衛生產業,2015,13(7):26-28.
[5]? 彭成華.淺析高等醫學院校臨床兼職教師隊伍建設[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40(14):55.
[6]? 路玲,王力.基于WHO五星級醫生培養目標的醫學本科生素質構成探討[J].新校園,2014,11(3中旬刊):44.
[7]? Jack Ende,曾學軍,黃曉明主譯.臨床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4.
[8]? 何小芹,效小莉,周凌,等.建構主義在臨床見習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0):58-61.
[9]? 張京萍.醫院舉辦多學科病例討論總結暨表漳大會—航天中心醫院[EB/OL].http://www.asch.net.cn/jxky/article/3350.html,2015-05-28.
[10]? 欒少燕.試論繼續醫學教育三級項目的管理[J].青島醫藥衛生.2013,45(1):79-80.
[11]? 潘小炎,柳亮,黃星.地方醫學院校醫教協同優化臨床教學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7,33(3):19-21,38.
(收稿日期:2020-04-21)
[作者簡介] 楊長鳳(1965-),女,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人事檔案管理。
[通信作者] 何小芹(1965-),女,本科,研究員,研究方向:臨床教學管理,E-mail:kjchx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