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內容摘要:隨著時代發展,中華文化在世界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布文件明確指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通過教育可以使中華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承。而古詩詞不僅承載著中華優秀文化,而且有利于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本文從古詩詞的主要內容、典型意象、作者等方面入手,基于基礎教材中已有的古詩詞文本,創新組合課外詩詞進行拓展閱讀,通過“一首帶多首”構筑古詩詞的誦讀課程。以此豐富學生課內外學習生活,通過詩詞誦讀課程將使學生在詩詞的潤澤下,享受詩意童年。
關鍵詞:小學古詩詞 誦讀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粹,它如一顆珍珠,在歷史的扇貝中綻放出奪目光彩。古詩詞誦讀對于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價值。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詞雖然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大多數都是以獨立的篇目存在,沒有一個較為完整的系統,削弱了其文化價值。如何才能引導學生從學習“這一首”到學習“這一類”?筆者從古詩詞的主要內容、典型意象、作者等方面入手,以現行課本中已有的古詩詞文本為導向,有意識地組合課外詩詞進行拓展閱讀,通過“一首帶多首”構筑起古詩詞的誦讀課程。
一.古詩詞課程構筑意義
古詩詞中的文化素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具有獨特的價值,在師生的人生價值觀、個人修養、處事態度和審美體驗等的形成或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有明顯的推動效果。因此,小學古詩詞誦讀課程的構筑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和價值。
(一)對小學語文的實用價值
小學語文課本中精選了大量的古詩詞,這些古詩詞不僅是小學語文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民族精神文化傳遞的語言密碼。在實施語文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去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文化精髓和價值,使學生在誦讀詩詞、品味詩詞、積累詩詞中,逐漸提升語文素養,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二)對師生的啟迪作用
古詩詞中的人生哲理,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來說,都是一種智慧啟迪。對于教師而言,古詩詞誦讀不僅可以促進教師主動去探究古詩詞中的文化價值、自覺提高自身詩詞文化底蘊,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詩詞文化的熏陶,從而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的個人修養和道德品質。對于學生而言,借助古詩詞誦讀不僅可以感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詩詞文化,還可以豐富自己的文化認知、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更能塑造自己的品德品質,使自己的道德修養不斷發展和完善。
(三)對文化傳承和發揚的推動
古詩詞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歷史長河中璀璨的一顆明珠。小學古詩詞誦讀課程的構筑是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動力之一。
基于以上三點,古詩詞誦讀課程的內容篩選是課程構建的第一要務,選擇好內容才能筑起堅固的知識墻。
二.精選古詩詞誦讀主題內容
小學古詩詞誦讀課程構筑的意義和價值不言而喻,為了更好地推動其構筑,古詩詞誦讀的主題內容必須要精選。為避免古詩詞誦讀的群龍無首、雜亂無章,詩詞的選擇要有明確的主題,以現行語文教材中已有的古詩詞為立足點,從詩詞內容、典型意象、作者、表達方式等多角度確定主題,圍繞主題精心選擇詩詞。
(一)以“詩詞內容”為線索
以“詩詞內容”為線索可以確定多個主題。如一年級古詩《畫雞》,這是一篇以“雞”為內容的詩歌,學完之后就可以拓展《蜂》、《畫眉鳥》、《蟬》、《鷺鷥》、《詠螢》等有關動物的詩歌,進行主題為“詩詞里的動物”進行群文讀詩。又如古詩《春曉》和《江雪》,是兩首帶有明顯的季節特征的詩歌?;诖耍憧蓭ьI學生進行四季為主題的詩詞誦讀活動,讓他們從一兩首關于季節的詩歌中,去帶出一篇篇展現四季風采的詩詞。從而更完整地領略詩詞中四季的不同風光,感悟四季之美及詩人們所表達的情感差異。其他的還有以《池上》和《小兒垂釣》為基礎的“古詩中的兒童”、以《望廬山瀑布》為基礎的“古詩中的風景”、以《元日》《清明》為基礎的“古詩中的節氣節日”以《從軍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為基礎的“古詩中的愛國情懷”等。詩詞內容多樣性能使確定的主題豐富多彩。
(二)以“典型意象”為線索
意象不僅是自然之物,更是詩人心中之物,是詩人抒發情感的對象。在古詩詞中,有些意象因使用的頻率較高,所以有了相對固定的指代。這些典型意象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理解詩詞,也是文化傳承語言密碼,所以典型意象是古詩詞誦讀主題確定的重要線索。教育部(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共選擇了3篇以“梅花”為典型意象的詩歌,可在學習時進行對比閱讀,并繼續閱讀柳宗元的《早梅》、王冕的《白梅》、蘇軾的《紅梅三首·其一》等,學生讀后會發現梅是高潔的精神象征。又如在《靜夜思》和《十五夜望月》中均出現了“月亮”這個意象,那以“古詩中的月亮”為主題的群文讀詩也是不可缺少的。詩詞中還有很多常見意象,如柳、船、亭、酒等??傊缘湫鸵庀鬄榫€索確定古詩詞誦讀主題,有利于學生對同類型詩詞的進一步誦讀和理解。
(三)以“詩詞作者”為線索
如果說以詩詞內容或典型意象為線索確定主題,是對詩歌進行的一個橫向對比誦讀,那么以作者為線索的古詩誦讀,則是一個縱深的挖掘。在教育部(部編版)教材中有多篇詩作均出自同一作者,那么此作者是值得被關注的,其詩作也是有挖掘的價值的。對于這樣的作者,就可以在高年段時以他為線索進行整合誦讀。如詩仙李白,其詩大多以描寫祖國山水的美麗風光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他的詩作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對李白詩作進行誦讀時,就可以在串聯教材中幾首詩作的基礎上,以其人生經歷為坐標軸進行拓展誦讀。這樣既可以在教材學習的基礎上對詩人詩作進行補充,使學生對該詩人有更多的了解,又可以傳承經典詩篇中所承載的多元傳統文化。
除上述幾個方面,還可以從表達方式、詩詞體裁、情感基調等為線索確定誦讀主題,但無論以哪個點作為詩詞誦讀主題的線索,都要以學情為立足點,在教材學習的基礎上對詩詞進行補充拓展,才能使古詩詞誦讀更加豐富而有意義。
三.古詩詞誦讀教學策略
在構筑了較為豐富而全面的古詩詞誦讀體系之后,怎樣做才有利于實現古詩詞誦讀的目標呢?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突破:
(一)營造良好的誦讀環境
要想讓學生愛上詩詞誦讀并傳承其承載的文化,就需要給他們營造一個好的誦讀環境。這需要家校攜手,共同為孩子提供一個詩詞誦讀的環境。學校方面,教師可以利用早讀時間帶領學生誦讀課內外古詩詞,每周開設一節課分享誦讀心得,同學之間也可以進行詩詞積累比賽等。家庭方面,教師可將誦讀的詩詞分享至家長群,家長每一周至少陪孩子誦讀一首詩詞,有興趣的家庭還可以進行古詩創編、古詩繪畫和家庭飛花令等親子活動。通過家校合作,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古詩詞,從而愛上古詩詞。
(二)鼓勵多樣的誦讀形式
學習的自主能動性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方面。小學生學習積累詩詞,比較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誦讀。為了使古詩詞誦讀充滿趣味性,應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誦讀,使詩詞誦讀變成一件幸福的事。如配合音樂讀、模仿音樂的輪唱進行輪讀、師生、生生高低音誦讀、根據詩詞情境表演讀、拍節奏讀、配合手語讀等,誦讀的形式越豐富多彩,越有利于引起學生誦讀詩詞的興趣,激發學生內在動力。
(三)開展有趣的實踐活動
為了進一步在引導和啟迪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魅力,在引導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還可進一步開展有趣的實踐活動,如詩詞朗誦比賽、詩詞仿寫創作作品展、詩詞書法秀、詩詞繪畫大賽、詩詞交流會、給詩人的一封信、制作班級詩詞小冊等,通過開展這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享受并展示自己的誦讀成果,還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體味古詩詞的深厚文化內涵。從而鼓勵學生堅持古詩詞閱讀,讓古詩詞真正走進學生的心田。
總之,對小學生而言,加強古詩詞的誦讀和積累非常有必要。古詩詞凝結了古代人民的智慧,蘊含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將古詩詞誦讀教學創新發展下去,對學生不僅僅是一首首詩詞的簡單堆積,更是情操的陶冶和文化的傳承。古詩詞誦讀課程將使學生在詩詞的潤澤下,享受詩意童年。
參考文獻
[1]周婭.詩意潤澤童年——小學古詩閱讀課程群的構筑與實施[J].江蘇教育研究,2019-05-05.
[2]宋巧文.群文讀詩——小學古詩閱讀教學的蹊徑[J].新教師,2018-06-25.
[3]段天才.親近母語提升閱讀[J].語文知識,2017-04-25.
(作者單位:重慶市長壽區晶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