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淇
高校社團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組織,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互相吸引從而自發組成,是高校的“第二課堂”,每個學生社團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他們在校園中發揮余熱,舉辦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這個龐大的學生團體對于加快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加強學生社團的管理,以及提高社團的創新,都對引導社團適應社會,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2004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件中足以體現出國家對大學生社團的重視。本人結合惠州城市職業院校的情況,從管理與創新方面展開研究與分析。
一、學校“第二課堂”的現狀與價值
高校社團不同于像學生會、團委會等學生組織,社團的存在不是為了管理學生,而是一幫因愛好一致,自發組織在一起的學生團體,所以這對于廣大的青年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可以促進交流,增強人際交往能力的平臺。近年來各高校社團成立比比皆是,社團的迅速發展,展現出了社團無限的生命力,同時社團功能的增強得到了主流社會的認可,所以社團承擔起了補充第一課堂的責任,這也是社團被定義為學校“第二課堂”的主要原因。可目前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社團的規模也在逐漸的擴大,同樣各種問題也隨之呈現。
1.學生素質各不相同。高職的不斷擴招,學生的素質也參差不齊,因為有著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不同的生活環境等問題,學生的素質無法得到統一。社團里面只要有一個學生是散漫的,則會導致社團內部的大多數人員出現懶散、管理不當、自制力自控力不強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學生社團如果引導正確將會發揮很大的正向作用,如果管理不得當將會是阻礙高校健康發展的重點人群。可是因為素質的不同,我們要如何來引導高校社團學生的思想呢?作為一名思政教師,筆者始終認為學校應不斷加強思政教育,只有教育跟得上,學生的認知才會提高,學生的素質才會統一。
2.資源有限導致的管理困難。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屬高職院校,目前大大小小社團近90個,其中分為三大種類型:藝術類社團、體育類社團以及專業類社團。龐大的數字給學院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困擾:①教師配比不足。無法保證每一個社團都有一個專業對口的社團指導老師,所以作為管理部門或者是社團的學生只能與有相應愛好的老師進行溝通、交流,看是否愿意對本社團進行指導管理,受專業的限制,所謂的指導也就只能是從規范紀律、規范活動等幾個方面出發;②學校資源有限。因為社團專業種類各不相同,所以各社團需要分場地進行訓練,可是學校的資源有限,很多社團并沒有固定的訓練地點,甚至于連訓練的合適場地都沒有,就比如目前騎行社的同學們,按照學校相關規定自行車不可以進入到校園。所以他們面臨因為學校的規定導致沒地方存放設備,從而無法舉行相應的活動導致社團出現了邊緣化問題,甚至面臨解散。同時做過一定的調查研究發現,確實資源的有限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難度;③經費有限。學院校領導對于“美”的要求標準非常高,非常嚴謹,美育課程的開設,也是為大力強調讓同學們提高對美的認識,所以我院的文藝、藝術氣息濃厚且活躍,如果一個學校藝術氣息濃厚,勢必要經常組織文藝演出、文藝活動,可是每次晚會的經費都是非常的有限,這個問題確確實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參演社團的發揮,學校雖然已經在盡最大的努力提供好的條件,但還是存在有這一定的差距。正是因為以上這些個問題,給管理社團無形中帶來了很多的困難,所以社團陸續出現不規范、邊緣化以及組織異化等現象。
3.高校學生社團存在的價值。社團的成立和存在促進了學生知識結構的不斷完善。一方面學生不光是在社團中充分發展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同時還在新的領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增加了廣博的知識,擁有了愉悅的心情并且激發出對生活的熱愛。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社交的能力和范圍。她們感受著來自不同專業同學的思維方式和知識背景。這就是經常家長會講的一個問題,雖然還在學校,但是已經跨進了社會的一大半,社團也是一個“小社會”見得人多了,自己的認知也就隨之提高了。現在的大學生喜歡獨來獨往,社團的成立,其實是對很多大學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增加了大學生走出宿舍的幾率,社團為學生的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只有這樣空間的存在,才能夠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隨著時代的變化,大學生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而想要作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必須掌握基本應對困難的能力。而各種社團的開展,正好為很多學生提供了很多的機會和支持。
二、科學管理,與社團良性同存
無論什么原因導致問題的出現,即使存在各種的困難,也應該努力找到出路,筆者認為作為高校社團都應該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決不能忘記開設社團的最初目的,每個社團的社長是由社員投票選舉產生的,社長們個個都是很有威信很有責任并且很有擔當的,所以這個重要的角色,也在時刻的影響著社團內部的其他成員。作為管理部門,不斷增進與各社長的溝通、交流顯得格外重要。
1.學校需要有一定的”優惠政策”來扶持。社團招新時,很多學生都是抱有理想和信念的,甚至對即將加入的社團,期待滿滿,所以怎么樣能夠讓社團成員們覺得自己加入了一個有未來的社團呢?這個問題顯得非常重要。比如學分的兌換,又或者是可以參加評優等方式。其實在筆者做的調研中不難發現大部分社團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想被學校認可,被同學認可。可是就像在第一個問題中提到的,學校現在連訓練的場地都無法保證,社團成員對管理者的意見其實是很大的。老師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可是學生確很難從老師、從學校的角度考慮,學生不會考慮學校是否有困難。但其實在對待社團建設的問題上學院校領導、校黨委、校團委都已經是在積極努力為社團創造最好的條件。學校的付出,總是需要有媒介,通過媒介傳播給學生,讓學生明白學校的苦心,與學生打破那層隔閡,才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與方法。同時在這個問題上做為社聯指導老師對社團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中,工作方法是否扎實,與學生溝通是否準確,在此刻便能夠體現出來。
2.配備齊全的社團指導老師,每個社團都應該有一名指導老師。考慮是高職院校,所以在選定指導老師的過程中,可以要求指導老師的專業與所帶社團的專業不一定必須相符合,雖然專業不相符,但是對社團的管理要求必須是統一的,選定指導老師的目的也是為了要起到規范社團、監督社團、活躍社團的作用。
經過這段時間的工作總結出,只有與社團和諧同存,才能夠保證各社團的正常開展,才能夠保證與社團之間良性共存,社團才能夠在學校內起到好的帶動作用。
三、創社團之新,活校園之氣
管理社團除了以上幾點傳統的管理模式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吸引力,也就是要有創新有亮點,要想辦法調動各個社團的積極性。個人認為可以多組織群體性的活動,比如文藝演出或者特色展示等,推動社團共同參與到活動當中去。一個活動的參與度代表了一個活動的價值,那么活動的策劃顯得非常的重要。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發展,普通的社團活動已經不能夠滿足現在社團學生的需求,他們喜歡出現的新事物、新熱點和社會上的重大變革,他們也在不斷適應新事物的發展,例如: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社團創新創業以及娛樂。
事物發展都具備兩面性,我們需要正確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事物觀,選擇對自身發展有利的信息,需要具備快速吸收新事物的能力。學校對學生社團的社長班子建設,制度建設,檔案管理,社團會員等信息需要做好完善的統計和考核。采用淘汰制度,對于不及格的社團,要求整改,并且采用末位淘汰制度,從而促進學生社團的良性發展。只有用創新的、健康的管理模式才能吸引社團參與,只有與社團成員“打成一片”,才能從根本上進行引導,讓社團這個群體承擔起豐富學校“第二課堂”的責任。
高校學生社團始終還是要堅持走創新之路,增設各種健康向上的活動,只有社團參與度高了,學校第一課堂外的生活才能豐富多彩,社團生存的才能長久。作為一名做學生工作的教師,一名思政教師,應以身作則,時刻關注社團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變化,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只有與同學們深入的溝通交流,才能真正的了解學生。只有自己的工作變得扎實,才能提升自己,堅信通過一次次的分析,可以挑戰自我突破自我,讓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層樓,為學生的成才獻上真心,為學校的管理做出貢獻。同時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社團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載體和第二課堂,對于大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以及思想的塑造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始終相信,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高校學生的不斷關注,我國的大學生將會變得越來越優秀,高校社團也將變得更加清晰,成為綻放在高校學生素質教育的風景線。
(作者單位:惠州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