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丹
摘 ?要:《指南》中明確指出:學前語言教育活動主要包括文學活動、講述活動和聽說游戲活動。本文將圍繞上述三種語言活動展開討論。
關鍵詞:幼兒園;大班幼兒;語言教育活動
大班幼兒好學、好問,思維積極、活躍,富有創造性,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因此,下文圍繞“詩歌的文學教育活動、童話開展的講述教育活動,以及聽說游戲”三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論述。
一、文學活動
文學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學類的語言教育活動是引導兒童體驗文學語言的美感、豐富語詞經驗、表達作品情感。教師能通過音像渲染、語言支持、游戲互動、經驗遷移等多種支持策略進行引導。
例如:一次,剛出幼兒園的大門,大班孩子們欣喜的指著大樹喊著:“老師,老師,你看樹葉在動,是不是風婆婆來了?”因此,教師選擇教授詩歌《風在哪里》,該詩歌用擬人的手法以樹兒、花兒、草兒的口吻告訴孩子們風在哪里,給看不見,摸不著的風賦予了有形的生命。活動中,教師提問:“風在哪里?”期間連連追問:“樹兒怎么說?花兒怎么說?草兒怎么說?”孩子們通過朗讀詩歌,在文章里找到答案:枝葉翩翩起舞,花兒頻頻點頭,草兒輕輕晃動,都告訴我們風就在我們身邊。教師還提問:“風給四季帶來什么變化,你知道嗎?”在學習朗讀詩歌的過程中,促進孩子們更好的理解詩歌內容,師幼一起通過動作表演等理解詞語“翩翩起舞”“頻頻點頭”“輕輕晃動”等。延伸環節,教師請小朋友們一起到戶外感受春風拂面的感覺,鼓勵他們用繪畫的形式把詩歌內容表現出來。“今天老師穿的裙子,也在飄動。”“老師,你看她的頭發在動。還有我自己的頭發也在動……”當孩子們回到教室的時候,不少的孩子發現,跑的時候也有風,頭發,衣服都在動,他們通過繪畫進行“風”的表達。
二、講述活動
講述活動注重語言的交流和運用。老師能運用圖片支架、同伴互動、語音示范等支持策略突破難點,幼兒在看視頻、圖卡和講故事的敘述過程中去獲得感知、運用、鞏固和遷移的核心經驗。
例如:大班選擇了童話《魔術喇叭》,引導孩子們在觀看電子繪本圖片中,進行一系列講述活動。首先,教師在導入環節通過一個“小鴨子游泳手指律動”的魔術游戲激發了全班小朋友的好奇心。借著“小鴨子”這個道具,說著“鴨子變沒了,姐姐還有其它可愛的小動物”,引出了猴子、松鼠、白兔等動物,引導孩子們看著圖片說出他們的食物(桃子、松果、蘿卜)。教師說:“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些小動物,與老爺爺的魔術喇叭的故事”。第二環節,教師問:“接下來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孩子們觀看并理解視頻:老爺爺有個魔術喇叭,可以變出想要的東西。可是小白兔、小猴子、小松鼠,都是在為自己要禮物,魔術喇叭里什么都沒有變出來?教師接著引導孩子們一步步深入理解故事,為什么魔術喇叭里沒有變出來禮物。孩子們閱讀中找到了答案,紛紛興奮地舉手說:“這個魔術喇叭只能為別人要禮物,不能給自己要禮物。”小動物分別為其它小朋友要了桃子,蘿卜,松果,結束全都變出來了。教師趁機問:“小朋友如果你們有一個神奇的魔術喇叭,你想向他要什么?送給誰?”孩子們說著要蘋果送給老師,要葡萄送給媽媽,要香蕉送給姐姐。教師表揚后總結:“今后做事情不能只想到自己,我們應該學會為他人著想。”讓孩子們回家復述故事給家人聽。
三、 聽說游戲
聽說游戲其實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游戲類型,旨在培養兒童傾聽、表達能力。聽說游戲有設置游戲情境、交代游戲規則、引導幼兒游戲、幼兒自助游戲等環節。聽說游戲最主要的是游戲,且教師介紹游戲的規則,它直接決定活動的成敗。
例如:教師一開始拿著手中的糖和餅干吸引孩子們的興趣,說著:“小朋友們,今天咱們來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傳悄悄話。每一組從第一位小朋友開始,一個一個往后傳一句話,最后一個小朋友上來說出傳給他的句子是什么。與第一個小朋友所傳的一樣為勝,那失敗的組就要接受懲罰,懲罰的內容就是上臺來表演一個節目唱歌或跳舞。”孩子們興奮的分成兩組,教師說第一回想讓孩子們嘗試,不算正式的感受一下游戲。教師對每組第一名幼兒耳語一句話,給出了練習句子:“冰箱里有西瓜和蘋果。”每組幼兒分別往后傳句子,第一名幼兒告訴第二名幼兒,依次類推。最后一個與第一個幼兒的原句相同為勝者,小朋友傳錯接受懲罰唱歌,以及傳對則獎勵小餅干。孩子們興奮的掌握了這個語言游戲的規則和玩法。之后游戲開始,看哪一組的悄悄話傳得又快又對。兩個小組的最后一名幼兒站起來,大聲說出本組所傳句子。結果兩組小朋友都沒傳對,選擇接受的懲罰是唱歌。為了鼓勵小朋友大膽上臺的表現,教師獎勵一顆糖,游戲重新開始,幼兒全部起立方便往后傳悄悄話。
總而言之,教師要將語言教育目標滲透到幼兒日常的教學、游戲和生活中去,科學認識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的核心經驗,將領域知識體系靈活有效地通過多元途徑進行實踐,促進幼兒更全面有效地獲得語言的學習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碧丹. 培養大班幼兒看圖講述能力探究[J]. 海峽科學,2012(09):95-97.
[2] 李理新. 合作游戲背景下幼兒聽說能力發展的設計與實踐[J]. 新課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