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華
【摘要】統計作為一種提供數據和信息的分析方式,對于一個中小企業方方面面都起著重要作用,發揮統計分析的積極性,科學運用統計手段管理企業可以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使企業發展更加平穩。以下將從財務、營銷、成本控制、人力資源等幾個方面來解析統計在中小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創新策略,以期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統計 企業發展 中小企業
統計工作在中小企業的各個環節發揮著重要作用,上至企業戰略規劃,下至個別項目的策劃執行。善用統計的工作方式,不但可以直觀反映公司各板塊的數據,還可以從中分析預測出公司單個環節乃至公司整體的發展趨勢。在科技飛速發展,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更加有效地運用統計的手段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已成為大家更關注的問題。
一、企業統計與中小企業各板塊的關系
(一)統計與財務。統計是企業財務的重要基石。企業管理者們常常忽視企業統計的重要性,因為很多人認為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體制、經營運營在企業管理中擔當的角色更為重要,實則陷入了一個誤區,如果沒有牢靠的統計數據支撐,企業管理者們將像一艘海里的船失去了燈塔,無法對于經營抉擇做出正確判斷。企業存在的本質是盈利,因此企業財務是一個中小企業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財務可以為公司的運營、策略整合、資源分配提供可靠的建議,而這些都需要企業統計來提供基本數據,由這些基本數據再組成一個大的數據庫。所以說,統計的可靠準確可以直接影響眾多中小企業的生存基礎。
(二)統計與營銷。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市場營銷需要對客戶有清楚認知,準確定位,價格因素固然只要,但只會運用價格戰在市場中是遠遠不夠的,況且有些產品價格低廉卻仍然少人問津,所以搞清楚客戶需求才是王道,這就要求我們的中小企業經營者們立足于市場,實事求是,而著眼于數據統計是唯一的出發點。在立項之前,統計就要先行,多層次多角度調查自己的目標客戶群里,確立客戶需求。產品上市之后,也離不開統計工作,市場是一個動態的市場,一成不變的營銷必然無法取勝。作為一個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和營銷人員在產品的整個銷售過程中都要時刻關注數據動態,繼而調整經營策略,緊跟市場,實現利益最大化。廣告投入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資金一定是有限的,要用有限資金實現理想效果就更離不開統計數據了,只有實現精準投放,才可以降低企業投入成本,而在這背后則也是統計數據的支撐。
(三)統計與成本控制。企業的成本控制本身就屬于管理統計的工作范疇。對于中小企業來講,如果成本控制不得當,直接會影響到企業的盈利與發展,甚至生死存亡。而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無差別引進了國外大量的統計學理論,中小企業管理者們應仔細認真甄別這些理論與我國國情以及企業自身的匹配程度和適應性,正確運用企業統計,進行合理的成本控制,一方面要淘汰落后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學習使用先進正確且與自身吻合的先進成本控制理念,避免盲目抓瞎,使管理統計對于中小企業的成本控制領域真正發揮有效作用。
(四)統計與人力資源。我們常常強調“以人為本”,而人力資源在企業經營與管理實踐中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對于中小企業來講,優化內部管理體系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要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彰顯人才優勢。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中,中小企業著想爭取一席之地,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無比注重自身企業的每一個細節,實現自身企業的穩定性增長,善于運用手中的人力資源,全面優化人力資源的作用,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科學有效地利用統計手段,能夠整體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質量,繼而為整個企業的經營發展提供重組動力。首先,在管理實踐中,回歸分析方法具有非常的價值和作用,也能夠整體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精準以及研判分析。第二,懂得利用統計指數來優化企業勞動生產率,企業著想實現長效可持續發展,企業著想優化核心競爭力,必須注重整體提升勞動生產率。最重要的一點,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基于統計分析方法,不僅能夠整體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更能夠依托于動態分析方法來精準研判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各項數據或者指標。
二、企業統計的創新策略
(一)從完善統計管理體制人手來提升企業統計質量。企業管理者應主動完善公司的統計管理體制,以確保企業統計工作的有效性。在管理方面,要采取更為精細的管理方式,責任落實到人,必要的話要成立專門的統計部門,并引進專業人才,對于違反制度的人員要進行嚴格處理,規范工作秩序,創造良好的、高水平的內部環境。
(二)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業統計水平。如今是網絡信息化大時代,企業統計工作應順應時代潮流,運用技術化手段加快信息化進程,以實現企業更加快速的發展。首先,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們應善于懂得應用技術優勢來建立一個信息全面可靠的網絡,加強企業內部人員與部門之間的信息流通,從而提供可靠數據供中小企業管理者參考。其次,中小企業也應加大對于技術設備的資金、技術、軟硬件以及人員的投入,進一步確保企業效益最大化。
(三)提升企業統計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企業管理者應充分重視企業統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及工作水平,因為這決定了統計工作的質量。在企業內,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統計人員的培訓,基于這部分員工學習和發展的機會,開展專業知識講座,并結合績效考核等方式,完善獎懲機制,結合理論與實踐,提升其業務水平,從而提高企業統計工作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企業統計工作的順利實施,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進一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統計工作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企業的管理能力,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統計作為企業監督管理的關鍵環節,能夠針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準確的規劃、預測和評價,進一步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強化企業統計,不僅能夠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實施有效的監督,而且還能為企業的決策活動和戰略布局提供可靠的依據,便于企業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措施,從而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張茜嬋.淺談企業統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企業家2019 (34).
[2]趙霞.企業統計的重要作用及創新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2).
[3]梁金鳳,統計分析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淺析[J].智能城市,2019,5(08):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