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淑芳
【摘要】統計作為現知今政府、企業(yè)乃至個人工作進程中的一項重要構成部分,確保其真實性、精準度以及公信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海量信息數據的涌現,也為相關的數據統計工作提升了工作難度。基于此,本文通過縈繞新時期統計工作展開探討,將確保統計信用作為前提,進而為其探究相應的措施與策略來進一步增強統計數據方面的工作質量。
【關鍵詞】統計信用 統計數據 質量
在統計工作當中,統計信用以及統計數據質量是其有效開展相關工作的前提跟重點。通過運用更為科學恰當的方式,可以充分施展統計工作于信息化時代中的效用,從而有助于開發(fā)新的信息資源與數據,實現統計工作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一、統計信用以及統計數據質量方面的概述
統計信用:通常是指國家、政府以及企業(yè)等,使用統計者或者是被統計者的身份進入統計工作當中,通過運用科學恰當的方法獲得數據,并且為其提供切實可靠的信譽等級。這則定義,我們可以從兩方面進行理解:其一,統計者在整個過程中,需要運用科學有效的方式來實施統計工作,不可實施違規(guī)違法的操作;其二,被統計者在配合統計者實施統計的進程中,一定要積極主動地提供最為真實、有效的數據,嚴禁出現虛擬編造數據致使統計工作信譽降低的現象。統計數據質量:通常是指統計工作之中所獲得的各類數據、信息,一定要擁有有助于推進統計工作有效開展的性質。就此性質而言,應當包含有數據信息的完整性、數據信息提供的及時性以及數據信息的真實性。
二、統計信用以及統計數據質量所具有的重要性
統計工作作為現如今企業(yè)與單位日常工作之中的一項重要構成部分,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效用跟意義。通過統計工作可以從數據、信息之中剖析出當前企業(yè)單位在經營、運作以及管理方面的切實狀況,從而給企業(yè)的發(fā)展決策方面提供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對此我們應當充分的認知到統計信用以及統計數據的質量,是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的。但是隨著目前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噴涌而出的各類信息數據也使得統計工作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挑戰(zhàn)跟考驗。
三、提升統計信用的有效措施
(一)統計工作的系統化。就其信息化時代中的統計工作來講,不僅需要確保數據處理以及數據運用的效率,還要確保其統計數據的真實性跟精確性,因此統計信用作為衡量標準而誕生。若想更具成效的提高統計信用,就需要給統計工作建設相應的平臺,從而進一步推動統計工作規(guī)范化、標準化以及系統化的發(fā)展。通過構建標準化的統計工作體系以及構建科學恰當的數據統計流程,來構建一套新型的統計工作模式來提升統計工作的效率。同時,還應當注重建立健全信用評估方面相關體系,從而來更加全面、客觀的進行評價,為統計信用方面予以充分的保障。
(二)注意提升統計工作者的綜合素質。落實統計工作的工作人員,其專業(yè)化技能以及綜合素質水準將會直接影響到統計工作的信用。因此,若想確保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就需要工作人員于工作進程中擁有嚴謹、端正的工作態(tài)度、責任意識以及專業(yè)化的技術跟能力。對此,我們需要對工作人員實施綜合化的培訓。在實施綜合化的培訓進程中,需要注意專業(yè)技術、實踐操作、業(yè)務能力以及思想品質、職業(yè)道德教育的綜合化培訓,同時還要注意它們彼此之間的相互融合。從而令工作人員在快速、高效且熟練的落實統計工作的同時,還可以保障其數據統計的信用跟質量。
(三)提升社會公眾的監(jiān)督強度。增強社會公眾對統計信用方面的認知,不僅有助于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而且在社會公眾的強力監(jiān)督下,還有助于對統計工作及其員工實施更加規(guī)范化的約束,從而更具成效的保障統計數據的真實性跟精準性。當統計工作贏得社會公眾信任之時,不僅有助于保障統計工作可以更加平穩(wěn)有序的進行開展,還有助于大大提升其所具有的社會公信力,提升其統計信用。
四、保障統計數據質量的有效方式
(一)標準化的進行數據統計。若想有效保障統計數據的質量,那么首先就應當對其數據統計實施標準化操作。運用科學、恰當的標準來對統計數據的質量進行評估、衡量,不僅有助于提升統計工作中的數據統計質量,還有助于推進標準化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但是由于我國當前于數據評估制度、標準等方面還不夠完善,也致使評估標準未能統一,評估質量、方法也是各不相同、良莠不齊。對此,我們建議國家政府的相關部門可以對此方面予以健全、完善跟統一,從而令統計工作有標準規(guī)范作為依托,在確保統計數據質量的同時,能夠充分的施展其數據統計工作所具有的價值。
(二)依法治理。由于統計工作不僅具有幫助企業(yè)獲得經濟信息的效用,同時其更是企業(yè)經營決策中的一項重要參考依據。因此,需要為其構建獨立化的部門來實施統計工作,以及為其構建完備的法律體系進行依法管控。這不僅有助于確保統計數據質量,還有助于保障統計工作的安全。對此,應當嚴格遵循國家所頒布的《統計法》及其相關內容,并于內部構建相應的執(zhí)法隊伍來嚴格、嚴謹的對統計工作進行監(jiān)管跟審查,同時再搭配上社會公眾的全方位監(jiān)督,從而有得以進一步的杜絕各類違法性統計操作,進而給統計工作打下堅實的規(guī)范化操作基礎,有助于提升統計數據方面的質量。
(三)注重原始數據的收集跟管理。由于統計工作所具有的宗旨就是,通過剖析數據來發(fā)現問題或是預測出相關問題的發(fā)展趨勢。因此,于信息噴涌的信息化時代中,如若能在第一時間落實好這些原始數據信息的搜集、管理工作,不但能夠省去許多不必要的工作流程,起到有效降低工作量跟工作強度的功效,同時還具有提升統計工作效率,以及提升統計數據質量的效用。
結語:綜合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統計信用以及統計數據的質量,在企業(yè)單位經營、運作等方面的重大決策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效用,是決策制定的一項重要參照內容。因此,統計工作的信用度與質量將是非常關鍵的。隨著現如今信息化網絡時代的到來,各類信息、數據呈井噴式涌現。若想在此背景中確保統計工作的信用度以及統計數據的質量,本文主要通過圍繞這兩大中心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探討,進而為其探尋有效的提升方式,以便更好的服務于企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翠玲.統計信用與統計數據質量的研究[J].數字化用戶,2019,25(5):280.
[2]董淑娜.建立健全統計信用體系初探[J].統計與管理,2019(3):41-43.
[3]詹威.淺析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現狀與思考[J].消費導刊,2019(4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