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宛辰 郭爽 許宗楨
【摘要】貫徹落實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以育人為導向,結合個性化模塊管理、學生積分化成長體系等創新性概念,構建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主線,高校輔導員、家長、任課教師等全員參與育人、全過程體現學生成長軌跡的智慧管理系統。以利用人臉識別,大數據分析,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量化,客觀呈現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總體狀態,并通過積分體系最大化調動學生的參與度。
【關鍵詞】三全育人 智能管理
1.引言
面對著日益增長的學生數量及各類繁雜的信息采集任務,如何科學、規范進行管理的同時,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有效促進學生個人成長,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本文探討的是在三全育人過程中,通過智能管理系統,加深管理縱深,擴大管理覆蓋面,精細化采集學生信息,掌握學生動態,并融合輔導員、家長、任課教師多方面育人力量,共同參與學生的大學期間全過程培養。以最大化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動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等全方位教育的有機結合,逐步實現校園大數據資源共享,智能管理與育人理念的深度融合。
2.個性化模塊設計
本系統的構架觀念是從不同的數據源讀取數據,而不提供各個事務的具體功能,只是數據的一個載體,整合關于學生成長各個階段的所有數據。在三全育人教育思想的統籌規劃下,與積分成長體系相聯動實現對學生信息全過程,全方位的把握與管理。將由以下幾個模塊來打造具有個性化,便捷化的學生階段性成長規劃。
2.1 學習管理
此模塊引入學習狀態卡的概念。學習狀態卡的內容記錄了學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個人學生信息,每學年GPA,有無重修科目,科目強項方向,弱項方向以及當前的成長積分。在大數據的分析下,可根據學習狀態卡的內容進行學業預警,便于實時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習情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并給予一定的幫助。同時此模塊可查看基礎積分情況和積分歷史記錄。
2.2 日常管理
分為信息收集和輔導員通知兩大板塊。信息收集多為輔導員或其他校內工作者發布的問卷調查和有關學生個人信息的收集,學生可在此模塊進行填寫。輔導員通知可包括一切校內日常任務的通知,例如查寢,院內獎學金公示,活動報名通知等。
2.3 家校互聯
包括輔導員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心理層面的溝通以及與家長溝通情況的反饋等。輔導員與學生的談話記錄可記錄談話時間,地點,在雙方同意的基礎上采集錄音上傳到系統。家長可通過訪問談話記錄,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并與輔導員及時進行溝通。模塊的設計加強輔導員對學生日常管理的同時也方便了家長對學生在校狀況的了解。
2.4 榮譽獲獎管理
此模塊全過程記錄了學生從人學開始,參與的所有校級以上活動的參與及獲獎情況。包括校級及以上榮譽獎學金,體育比賽,知識競賽,創新創業活動,志惠者活動等。與此同時,可在此模塊查看個人榮譽積分情況和積分歷史記錄。
2.4 組織管理
顯示學生參加社團、學生組織及志愿服務組織情況,顯示學生黨員發展過程情況,如遞交人黨申請書時間、確定積極分子時間、確定發展對象時間、召開支部大會確定預備黨員時間、轉正時間,及每季度遞交思想匯報情況,顯示培養過程情況,如參加培訓情況,參加組織生活情況,便于掌握培養過程及信息,提升培養質量。
3.技術可行性及服務分析
3.1 技術可行性
以學生為主維度進而展開的與之相關的數據關系,使用TiDB數據庫,提供多維度、大數據量的關系型和業務邏輯數據。結合mongoDB,更好的適應將來由于業務變化而帶來的數據結構變化以及數據延展性問題。利用區塊鏈技術的防篡改和加密認證機制,通過哈希算法提取數據“指紋”,建立數據和“指紋”鏈接,對數據任何造假都會導致“指紋”變化,實現誠信機制。
3.2 服務分析
(1)對于學生:相對于傳統的學習模式,積分成長體系的導人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主動性。
(2)對于輔導員:個性化模塊的設計有利于輔導員對學生成長全過程掌握,可有針對性的對學生每一階段進行監督、溝通和培養。
(3)對于家長:家校互聯模塊體現了家校合力育人的理念,加強了輔導員與家長的有效溝通效率,同時家長可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生活狀況等。
(4)對于任課教師:學習狀態卡的生成便于任課教師有方向性的督促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
4.積分成長模式
構建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主線的積分模式,以學生,輔導員,任課教師,家長為主要參與者,系統、全過程記錄每名學生從人學到畢業的所有學習生活環節,以RPG元素概念為導向,探索在不同的角色下積分構建與交易。
在學生層面:通過系統實現全過程自我管理,學生成長過程中涉及到的一切學習活動和獎勵等信息通過抓取、自我維護等方式建立一套積分成長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將自我管理融入社交屬性。獲取積分的方式主要分為涉及校內學業業務的基礎積分,和額外的個人榮譽積分。
基礎積分模塊:可在上述學習管理模塊中進行i羊細查詢,獲取方式是參與教學計劃中要求學生所修讀的必修和限選的課程。落實到日常的各個模塊可分為,考勤積分,測試積分,活躍積分,考試積分等,每個模塊的完成都會獲得對應的積分獎勵。同樣,曠課,掛科,考試作弊等行為會實施積分扣除機制,嚴重則影響個人誠信值。
個人榮譽積分模塊:可在上述榮譽獲獎模塊中進行詳細查詢。獲取積分的方式是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體育活動,校內文化類活動,校內外比賽等給予相應的額外積分獎勵。
積分歷史模塊:記錄積分的獲取來源以及分值。
交友模塊:在大數據的分析下篩選積分分值,向成長記錄感興趣的人發送交友請求,同時積分系統內置帶有信息隱蔽功能,可對他人隱藏自己的成長記錄。
積分計算機制模塊:新生人學登記后通過人臉識別生成專屬id并獲得初始積分100的獎勵,每次獲得的積分獎勵進行疊加,每個學年進行一次清零但成長記錄會備份到個人成長曲線中。
排行榜模塊:系統會根據積分的高低進行周排行,月排行以及整個學期的總排行,根據名次給予一定的獎勵。積分每學年自動清空。
積分的虛擬交易模塊:校內設置積分兌換資源空間。可在一棟建筑物中設置學習設施,書籍區域,休閑區域等。積分可用來進行一切校內資源的交易。不同的積分,兌換的等級不同,可兌換實物,學習資源,資格申請等各個方面。以此來激勵學生對于積分的獲取,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誠信機制模塊:利于區塊鏈技術標記學生違規的次數,每一個節點保留一份數據副本,單點數據的丟失不會斷開整條鏈,但會扣除個人誠信值。
5.結語
本系統主要服務于學生,輔導員,任課教師、學生家長以及校內學生管理者,對傳統的管理系統模式進行創新,增加了學生積分成長體系,利用RPG概念構建虛擬積分體系與交易,全方位全過程的記載每名學生的成長曲線,真正實現三全育人下的智慧管理。
參考文獻:
[1]王曉敏,鄺孔式.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第四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2]劉承功.高校“三全育人”的核心要求、目標任務和實現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9(11).
[3]楊輝軍.高校學工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長沙大學學報,2016,30(2).
[4]程毅.嵌入、建構、增能:學校社會工作視角下高校學生工作的功能拓展[J].中國青年研究,2010(2).
課題項目:2019年大連交通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知行.學工云”項目相關研究成果。
通訊作者:郭爽。